走到武义县城东部的阿里街,一幢造型奇特的建筑吸引着路人的目光。这是由4个巨型圆柱体状建筑组合而成的10层大厦,外立面用原色水泥沙浆粉刷,科技感十足。
走进大厦,圆形的空间被隔成一个个办公室,程序员正在里面撰写着一条条代码,工程师在组装精密仪器,电子商务客服正在接洽网上的客户……这就是武义科技城,谁能想到,如此整洁干净的办公场所,原本要开一家尘土飞扬的大型水泥厂。
据了解,这家大型水泥厂2002年开建,厂房和4个“大烟囱”状的水泥储存罐建好后,武义县委县政府叫停了该项目,这里地处武义三江口附近,水泥厂一旦开工,会污染河水和附近空气,这一停就是10年。“三改一拆”开展以来,武义县委县政府决定重新开发这一闲置地块。不过拆除了其他建筑后,问题也随之而来,4个“大烟囱”破拆难度很大。“这几个储存罐设计容量是1.5万吨水泥,墙体都是30至90厘米厚的钢筋混凝土,能抵御8级地震。如果强行爆破,花费要几百万元。”武义县科技城管委会党工委委员杨旭波说。
武义县委县政府组织专家讨论后决定,与其拆除重建,不如改造利用。最终,武义投入1900多万元资金,将4个储存罐打通改造,成功将水泥厂变成一幢39.55米高、1万多平方米的科技城创新大楼。目前,科技城已成为当地科技集聚区,吸引了47家高新产业企业前来落户,涉及电子商务、软件开发、信息服务、精密仪器开发设计等众多领域。
科技城管委会副主任邹贤文介绍,科技城将集公共服务区、新兴产业孵化园、高新技术研发总部、电子商务产业园、微电子产业园、生活街区等六大功能,县里还将通过出台优惠政策、提供办证、专利申请便利等措施,孵化助力园区内科技企业的发展。
“三改一拆”推进以来,武义县累计拆违总量达到509.92万平方米,其中不乏科技城改造这样的典型案例。当地东皋后门地块,4.5万平方米的区域内原先分布着许多低小散加工点,拆除违建后,这里将变身成为村民公寓;开发区原先门企云集的旧厂房区经过拆除、改造后,成为一站式购物的华东工业材料城;柳城畲族镇堰下村也计划通过畲族老民居改造和村前土地流转,开发畲族民宿以及观光农业项目,打响“畲族村寨”旅游品牌,让村民享受更多实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