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区县招商 产业园区 企业选址 优惠政策 新闻中心
循环利用 浙江农业探索绿色发展模式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绿色发展”的重要理念,要求坚持绿色富国、绿色惠民的发展思路,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在“七山二水一分田”的浙江,农业的“绿色发展”模式显得尤为重要。早在2003年,时任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就审时度势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十多年来,浙江省委省政府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在发展绿色农业的道路上走得越来越坚实……

  在衢州全旺省级粮食功能区,农管部门已经开设了6个肥料试验区,通过施用控释BB肥、木质素缓释肥和脲铵等不同品种类型的缓释肥,从而控制肥料的施用总量,并达到生态施肥的效果,同时通过商品有机肥和沼液等有机养分替代部分化肥。目前,功能区内化肥总施用量比非功能区减少20%。“通过对比试验,下一步我们将根据不同区域的耕地力条件展开是法案推广。全旺省级粮食功能区土肥站副站长吴锡良告诉记者,他们预计通过3年的摸索,使全区化肥施用量再减10%以上。”

  不仅是在全旺,这种减肥、减药的生态种植模式已在浙江全省范围内“生根发芽”。据浙江省农业厅有关负责人介绍,仅去年,浙江就同比减少使用化肥量3.31万吨,减少农药使用量2350吨。

  在秸秆综合利用区中,农机人员正在通过稻草打捆机对水稻的秸秆进行打捆、回收。“稻草打捆后,可用于冬季青饲料、畜禽垫栏、食用菌基质和制作有机肥料。”农机站站长黄卫平告诉记者,自2011年起,粮食功能区已建成了占地20亩、年处理力7万吨的秸秆资源化处理中心,中心利用粉碎处理、生物发酵等技术,将废弃秸秆进行肥料化、基料化、饲料化处理。

  吴锡良介绍,功能区采用害虫诱杀技术,即安装吸入式杀虫灯和性诱剂,连片设置诱杀;并在道路和沟渠边种植香根草,利用其对螟虫的诱集效应进行诱杀。

  “以生物防治的绿色防治方式代替化学防治可以说是一举两得。”吴锡良给记者算了一笔账,通过绿色防控机制,今年,全旺粮食粮生产功能区的晚稻近使用化学农药2次,比常规减少1.3次,每亩减少化学农药使用剂量211克,下降比例52.2%,每亩节本增收162元。

  除了种植业,畜牧业也是浙江农业中的主导产业之一,但同时也对环境造成污染。畜禽养殖业的转型也是浙江农业转型的必经之路。那么,如何融合养殖业和种植业?近些年,浙江探索出一条生态循环的道路。

  在衢州“开启农业”养殖场,猪粪经过发酵后产生的沼气被用来发电,沼渣则被当做生产固态有机肥。“传统的养殖方法对周边河流污染太严重,如今,我们建起了废弃物资源化及沼气发电工程,一劳永逸地解决了污染问题。”养殖场负责人朱有标说,如今的养殖模式既环保,也能保证经济效益,是真正的生态循环农业。

  如今,在现在的浙江大地上,“开启农业”养殖场的经验已被广泛应用,再加上“五水共治”工程全面深化后对养殖业的倒逼作用,浙江畜禽养殖业转型升级的步伐越迈越矫健。截至今年9月,全省已关停或搬迁畜禽养殖场、户7.46万家,调减生猪存栏566万头,年存量50头以上畜禽养殖场11004家。

  除了排泄物,病死畜禽也是禽畜养殖业中一大污染源。为了实现病死动物无害化处理,龙游县在2014年率先开展生猪保险与无害化处理联动试点工作,探索建立养殖户、处理中心、保险公司和政府部门四方共赢的模式。

  作为被农业部列为全国病死猪无害化处理长效机制试点县,龙游按照“政府监管、企业运作、财政扶持、保险联动”思路,采取养殖户出一点、财政补一点办法,率先实现生猪保险全覆盖。当地的浙江集美生物技术有限公司通过“三个结合”的方法实现了病死动物无害化处理工作:通过电话和数据库的共享,实现收集点—处理中心—监管部门网络平台信息互动的结合;通过生猪保险全覆盖和无害化处理数量作为保险理赔依据的实行,确保病死动物收集率、无害化处理率、保险理赔准确率达到100%,实现保险、勘查、理赔与病死动物无害化处理的结合;病死动物无害化处理与生物质炭化技术的结合。

  在龙游的带动下,浙江省现在已建成运行病死动物无害化处理设施36座,并在22个县(市、区)推行病死生猪无害化处理与保险挂钩制度。

  放眼全省,像全旺粮食功能区、“开启农业”养殖场这样的例子可以说是比比皆是,越来越多的农业主体将绿色、循环、生态的发展理念融入到了生产中。今天,在浙江大地上,生态循环农业已经“枝繁叶茂”,截至目前,浙江已在3个设区市、41个县、市、区整建制推进现代生态循环农业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