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区县招商 产业园区 企业选址 优惠政策 新闻中心
浙江21个国家级经济开发区试点多项改革

行政审批大瘦身,抢滩开放型经济,力推产业转型升级......今年9月,全国国家级经开区工作会议召开后不久,浙江省21个国家级经济开发区启动多项改革试点,持续至今。围绕推进体制机制创新、促进开放型经济发展、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坚持绿色发展等深化改革,各开发区更多活力被激发,进入发展新常态。

简政放权大幅提高行政效率

不久前,来自美国的新能源新材料专家马昕博士,再次来到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他在开发区国家级高科技孵化器已经设立了自己的办公室。他说,开发区适合人才的创业平台、相关产业配套、良好的行政效率等因素,最终吸引他留了下来。

行政效率提升的背后,离不开杭州经济开发区简政放权改革。开发区一名负责人表示,目前,经开区保留的权力事项721项,累计清理减少权力事项907项,清减率为56%。同时取消了文明施工、计划生育等“搭车”审批,实现了行政审批“大瘦身”。

此外,衢州经开区率先完成了“大部制、公司化”改革,明确“管委会协调、公司化运作”模式改革方向。据介绍,该经开区撤并16个内设机构、9个事业单位,精简为综合办公室(宣传部)、人力资源部(组织部)、投资促进部(市决策咨询服务办)、安全环保与市场监管部等8个大部门,管委会层面精减机构约70%,只保留精干人员。

而记者从省商务厅开发区处了解到,在推进体制机制创新方面,各经开区以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为重点,不断创新完善体制机制。围绕“审批流程最优、服务效能最优、投资环境最优”的目标,各经开区进一步转变职能、简化程序、压缩流程,行政服务效能不断提升。

抢滩开放型经济攻坚产业转型

9月,阿里巴巴美国成功上市,登顶IPO,无限风光。而与阿里巴巴有紧密战略合作关系的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也凭借基础雄厚的杭州电子商务产业进入大众视野。近年来,经开区与阿里巴巴集团跨境贸易团队建立了共建全国试点示范区域的战略合作关系,使其成为全国试点城市中唯一一个与天猫国际、菜鸟物流直接建立合作的区域。目前,阿里集团70%以上的保税进口业务是在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内运作完成的。

在促进产业转型升级方面,杭州、萧山、富阳等经开区抓住智慧经济发展的重要机遇,以制造业智慧化和智慧产业为重点,加快实现产业的高端化、集聚化发展,努力抢占新一轮发展的制高点。长兴经开区则大力培育新能源汽车及关键零部件、家用电器、装备制造三大主导产业,错位发展生产性服务业,进一步拉长产业链、整合供应链、延伸价值链,推动产业集群化发展。

据了解,自1984年10月设立第一个开发区—宁波经济技术开发区以来,在商务部和省政府的领导下,经过30年的建设发展,浙江省已建成了21个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和46家省级经济开发区、7家海关特殊监管区、4家对台经贸合作区。

近10年来,开发区主要经济指标均保持两位数的增长,远高于全省平均增幅。经济开发区,以占浙江约7%的土地,贡献了全省过半的工业增加值和合同外资、近半的进出口总额,以及超过30%的税收。截至2013年末,浙江省开发区累计实际利用外资636亿美元,实有投产外商投资企业1万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