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机构性改革,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增绿。宣威依靠得天独厚自然优势,做大做强中药材产业。
宣威拥有“云药之乡”的美誉,气候、地理位置比较适宜中药材生长。全市现有重楼、当归、白术、板蓝根、丹参、天麻、党参、银杏、半夏、蒲公英、黄连、葛根、杜仲、雪上枝蒿、茯苓、柴胡、金银花、生地、车前草等300余种野生中药植物。
科学规划,建高效中药材基地。按照中药材生长习性,结合宣威的地形地貌,因地制宜进行药材生产区域布局,发展重点乡、重点村、重点户。南片区以热水镇为中心,辐射落水、板桥、东山等乡镇;西片区以得禄为中心,辐射务德、西泽、龙潭等乡镇,北片区以来宾为中心,辐射龙场、格宜、宝山、文兴、阿都等乡镇。大而积连片轮作“市场需求量大而稳定,适宜本地种植、单产高、质量优、效益好”的品种,高效建成万亩大乡、千亩大村、百亩大户,促进基地上规模、上质量、上档次。
依靠科技,推动中药材产业发展。依托宣威市特色经济作物科技示范园,着力搞好良种苗木的引进、试验、示范、扩繁,提高良种的繁育水平,加大中药材技术创新,为中药材产业发展提供不竭动力。加大中药材产业的科技服务,构建技术支撑体系,引进人才、技术、品种和先进的管理方式,切实加强中药材技术队伍建设,培养中药材专业人才。科技人员深入生产第一线,推广普及先进、适用、优质、高产的骨干技术,强化对农民的技术培训,不断提高农民素质,提升中药材种植的质量和水平,推动中药材产业的发展。
培育龙头,实施品牌带动战略。树立“扶持龙头企业就是扶持产业化、就是扶持农民”的理念,按照“引威龙、扶强龙、壮小龙”的要求,引进一批强势龙头企业、择优发展一批龙头企业,引导培育中药材种植专业合作社、种植大户等新型主体,对引进培育的企业使用土地只征不转,实行低地价。建立完善中药材产品推荐、申报组织程序,帮助企业做好前期准备工作,切实加大名牌农产品申报认证工作,利用多种媒体加大农业品牌的宣传力度,为品牌创立提供一个良好的工作氛围。
加大投入,扶持中药材发展。争取各级财政的大力支持,重点用于中药材良种繁育基地及种质资源库、中药材标准化种植基地、市场信息服务体系建设、技术培训补助及中药材加工企业扶持、中药材知名品牌奖励。
创新机制,健全中药材产业服务体系。一是实行合同制,合同签订须公证,龙头企业与农户之间订单生产,最低保护价收购,保护农户利益;二是建立担保机制,鼓励农民自保、农户之间联保互保、财政担保,使企业、农民大胆放心发展中药材种植,解决资金短缺问题。三是引进企业,通过土地流转形式集中发展;四是建立营销体系,大力培养和发展中药材中介组织和经纪人队伍,提高药农的组织化程度,减少交易成本,扩大我市药材的市场份额,推动全市中药材产业的发展壮大。
截止目前,宣威中药材种植面积达10余万亩。在西宁建成年生产1000万株的中药材脱毒种苗组培中心1个,开展白芨,石斛、金线莲、黄金等名贵中药材脱毒组培,在热水建成灯盏花种植基地5000亩,年加工1万吨灯盏花的龙津药业,建成百亩以上中药材示范基地36片,发展中药材种植大户、合作社、家庭农场165个。2016年,实现产值5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