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区县招商 产业园区 企业选址 优惠政策 新闻中心
玉溪:打造绿色发展升级版

滇中腹地,幸福玉溪。

5年来,玉溪市坚持发展为第一要务,确立了“5577”经济社会发展总体思路,以“生态立市”,落实绿色发展理念;以“产业富市”,协调发展、补齐产业发展短板、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推进跨越发展;以“创新强市”,转变发展方式、提高发展质量、增强综合实力;以“开放兴市”,加强外引内联,实现借梯上楼、借船出海、互利共赢;以“共享和市”,推进共建共享、促进社会和谐。

五大发展战略如同五大“引擎”合力驱动,打造出玉溪经济社会发展的“升级版”。

经济换挡不失势

进入“十二五”时期,经济发展由高速增长向中高速转折,经济面临较大的下行压力。在困难挑战空前集中的情况下,玉溪市一方面着力抓好稳增长,为深化改革、经济转型赢取时间和空间;另一方面不断优化经济结构,为转型升级、经济发展增添动力和活力,走出了一条转型升级和加快创新的发展道路,激活力、补短板、强实体、控风险,确保了经济增长换挡不失势。

5年来,玉溪以“产业富市”不断优化经济结构,卷烟及配套、矿冶及装备制造、高原特色现代农业三大传统支柱产业转型升级提速,生物医药及大健康、文化旅游、信息、现代物流四大新兴产业蓬勃发展,三次产业结构由9.7:62.4:27.9调整为10.3:52.2:37.5,非烟经济比重由62.7%提高到66.3%。民营经济占生产总值比重由32.4%提高到35.3%。玉溪高新区升格为国家高新区,工业园区产值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90%;县域经济争先进位,红塔区经济总量稳居全省县市区第三,新平、通海先后跻身GDP百亿元阵营,易门县经济增速连续三年全省第一。

细数过去,玉溪市生产总值2012年突破千亿元,2016年达1311.9亿元,年均增长8.6%;人均生产总值相继跨越了6000、7000、8000美元三级台阶,城镇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由2012年的21384元、7628元提高到2016年的32177元、11968元,年均分别增长10.8%、11.9%;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指数接近西部标准的90%。

一次次变革换来的是一串串喜人的数字,玉溪交出了经济总量稳步攀升、产业结构不断优化的满意答卷,实现了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了坚实基础。

立足生态促发展

享有“高原水乡”美誉的玉溪,水色秀丽,波光迷人。抚仙、星云、杞麓三湖和阳宗海连片成群,犹如云贵高原上一串晶莹璀璨的明珠。

既要金山银山又要绿水青山,面对发展经济与保护环境的双重压力,玉溪市确立了“生态立市”发展目标。

“我们始终遵循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规律,把推进绿色发展作为长久发展之策,切实把生态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竞争优势、发展优势,实现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共赢,为子孙后代留下可持续发展的‘绿色银行’。”玉溪市相关负责人介绍,通过保护与开发,抚仙湖稳定保持Ⅰ类水质、荣获2016年全国81个水质良好湖泊保护绩效考评第一名,成为玉溪以碧水为底色的绿色名片。

“保生态是发展之本、强产业是发展之基、抓创新是发展之源、促开放是发展之策、建共享是发展之要。”玉溪市委书记罗应光介绍。

5年来,玉溪坚持生态立市、环境优先,严守生态红线、坚守发展底线,逐步实现了从生态自觉到生态自信的转变。

大力践行“山湖同保、水湖共治、产湖俱兴、城湖相融、人湖和谐”的理念,倾全市之力治湖护湖爱湖,全面落实“河长制”,着力实施“四退三还”,累计投入“三湖”保护治理资金27.3亿元,星云湖、杞麓湖水质实现劣Ⅴ类向Ⅴ类的逐步好转。

实施森林玉溪等“六大工程”,森林覆盖率由54.2%提高到57%。淘汰落后产能,推进节能降耗,强化PM2.5监测发布,单位生产总值能耗年均下降6.6%,获批第三批国家低碳城市试点,中心城区空气质量优良率位居全国城市前列。

做好治水文章,实施蓝天工程,改善农村环境基础设施,让生态优势成为发展优势,玉溪建设生态城市的脚步更加坚定。

民生福祉大改善

一大早,峨山县小街镇四组村民王春明准备到小街卫生院中医馆看病。“我们一般都喜欢看中医。以前看病要跑10多公里到县城的中医馆,现在方便多了,在镇上就能看。”说起这些年看病就医的变化,王春明脸上露出了满意的笑容。

衣食住行,看病上学,一枝一叶,事关民生。

5年来,玉溪市委、市政府始终把人民群众放在心中最高位置,自觉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接地气、察民情、聚民智,倾情倾力为民干实事、办好事、解难事,将财力的70%以上用于改善民生,5年累计投入691亿元。

5年来,玉溪医疗卫生教育事业突飞猛进。区域卫生信息化、大病救治二次补偿等走在全省前列,被列为全国首批健康城市试点。美丽100校园行动计划暨校安工程建设圆满收官并成为全省样板,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水平居全省第一,“互联网+教育”玉溪模式被列为全国智慧城市优秀实践案例。

“五网”建设按下快进键,跑出加速度。玉蒙铁路、昆玉电气化铁路建成运营,玉磨铁路开工建设,玉溪至北京、郑州动车开通,玉溪迎来高铁时代;高速公路在建7条、主体完工2条,全市公路通车总里程17012公里,高级、次高级路面比重由24.2%提高到37%,公路货运周转量年均增长10.3%。互联网建设步伐加快,行政村实现光纤宽带和4G全覆盖,邮电业务总量达32.5亿元。水网、能源网、航空网建设齐头并进。

一项又一项民生新政接连出台,一件又一件民生实事落地生根,玉溪市循着“民生为本”的路径,不断加大民生投入,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进一步增进民生福祉,向幸福玉溪不断迈进,群众的幸福感和获得感日益增强。

5年成绩骄人,源自不忘初心,展望美好愿景,继续砥砺奋进。五大发展战略犹如“富民兴玉”的五根手指,在不断地改革创新中,已握指成拳,全力开拓玉溪跨越发展的新境界。

本报记者胡梅君严家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