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区县招商 产业园区 企业选址 优惠政策 新闻中心
乌鲁木齐经开区打造绿色生态发展样板

曾经无人问津的荒山沟壑如今变成了乌鲁木齐家喻户晓的生态名片--大小绿谷,金风科技、万达等60多家“中国500强”“世界500强”企业投资项目纷纷落户这里,经过多年的建设,乌鲁木齐经济技术开发区(头屯河区)(以下简称为乌鲁木齐经开区)成为全疆乃至西部最具增长活力以及发展潜力的区域之一。近日,已顺利通过国家级环保部、商务部、科技部三部委验收,成为西北首个创建成功的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

了解到,三部委组成的验收专家组一致认为,乌鲁木齐经开区档案齐全、资料完备、数据可靠,基本条件和指标达到《综合类生态工业园区标准》和建设规划目标的要求,经开区注重资源高效循环利用、区域低碳发展,不断完善生态工业链,在环境管理、生态改造、节能降耗等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为西北地区生态工业示范园区创建起到了示范作用。

乌鲁木齐经开区自2013年启动创建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工作以来,绿色增长逐渐成为经济发展新特色,园区也形成了全国绿色低碳循环发展样板、西北地区生态再造样板、生态文明国际合作创新样板等三大特色。

调结构 促转型 不断完善产业格局

创建五年来,经开区始终坚持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两业并举”,园区开发与城市建设“双轮驱动”,进一步优化空间布局和产业结构,全力推进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加快建立以绿色低碳为特征的产业体系,逐步形成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协调发展的产业格局。先进制造业基础不断巩固,先后引进上海大众、铁建重工、广汽集团、中国中车等50多个重点项目,形成了以风电、汽车、轨道交通、工程和农牧机械为支撑的先进制造业体系。现代服务业快速发展,现代商贸物流、金融服务、软件信息、互联网、文旅健康、新能源等新兴业态加速聚集。

五年间,园区实现工业总产值4369亿元,占乌鲁木齐市的40%,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达到15.7%,服务业占三产比重从38%提升到56%。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入推进,“三去一降一补”全面落实,逐步淘汰一批落后产能,关闭一批“僵尸”企业,推动了园区产业向高新高端、低碳环保的跨越式转型。同时,严格执行环保一票否决制,建立涵盖环保、经发、招商、规划、国土等部门的信息互通机制,确保建设项目环评率和“三同时”执行率达到100%。2013年以来,累计否决污染项目近30个。

优布局 重靓化 加快生态环境建设

园区始终坚持产城融合,以产业集聚优化城区发展空间,构建各具特色、协调发展的功能板块。高铁片区重点增强总部经济集聚、国际商务交流、高端生活服务功能,建设成为现代国际化城区。白鸟湖新区东区(二号台地)重点发展文化旅游健康、教育培训等产业,建设成为中央休闲区。

为改善区域生态环境,全力推动各项生态修复、绿化建设工程,园区累计投入资金15亿元,先后实施了大绿谷、小绿谷、白鸟湖、王家沟等生态再造工程,打造了苏州路、新医路贯穿全区的绿色生态长廊,累计新增绿地面积2万亩,建成100处小游园、15处小水面,城区绿化覆盖率超过40%,形成了“两带串五园”绿化生态格局,大小绿谷成为首府家喻户晓的生态名片,园区的面貌日新月异,辐射带动城市功能的不断完善和第三产业的加速发展,充分体现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

防污染 降能耗 树立绿色发展样板

园区以改善区域环境质量为目标,持续深化重点领域和重点行业污染治理。加快推进节能减排,关停散乱污企业,对企业锅炉和居民燃煤锅炉实施清洁能源改造,完成12家重点企业中水回用工程。全面推广企业五大节能工程以及建设集中供热企业能耗监测体系,每年节能3万多吨标煤;依托福克油品等企业以及建立危险废物处理站,走出了具有开发区特色的“以废治废、变废为宝、综合利用、安全处置”的发展道路。

五年来,园区单位工业增加值新鲜水耗下降42%,工业用水重复率达86%,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达95%,超过国家标准。紧紧依靠“一带一路”机遇,先后开展中国-中亚生态环保示范基地、中德低碳生态示范城区、联合国工发组织绿色丝绸之路项目示范工业园区建设。同时,依托生态环保合作海外基地,加快构建面向中亚的环保技术与产业国际合作服务平台,积极建设清洁能源产业和静脉产业示范园,打造西北地区生态环保产业发展新引擎,推动经开区生态建设“走出去”,参与绿色丝绸之路建设的热潮当中。

乌鲁木齐经开区区委副书记、管委会主任、代区长张峻祥表示,经开区获批“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为全区今后进一步提升工作水平指明了方向。今后,将继续坚决贯彻好新发展理念,牢固树立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定不移地走绿色发展之路,努力打造乌鲁木齐市乃至全疆宜业宜居、充满活力的首善之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