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区县招商 产业园区 企业选址 优惠政策 新闻中心
“红色产业”为巴州添彩

图为 在博湖县乌兰再格森乡乌兰再格森村的田间地头,当地农民正在晾晒辣椒。

时下,巴州焉耆盆地30余万亩的辣椒进入采摘、晾干、分离高峰期,在道路两旁的戈壁滩上会出现一片一片的“红云”,漫山遍野,颇为壮观,这就是晾晒辣椒的场面,一望无际的“红色海洋”成了巴州地区辣椒重要集散地的“地标”。现在,以辣椒为代表的“红色产业”为原本以雪山、绿洲、黄沙“白绿黄”为主色调的巴州增添了新的视觉内涵,赋予了更多的现代色彩。

“红色产业”让农户增收致富

10月中旬,和硕县龙驹小区的一家棋牌室里,53岁的唐建新正和老伴打扫着卫生,虽然现在把土地交给了女儿、女婿种植,但他依然挂念着辣椒的采收、晾晒情况。今年,他家一共种植了300亩的色素辣椒,9月中旬就进入了采摘期,全家6口人都没闲着,现在200亩的干辣椒已经销售告罄,只剩100亩的辣椒还在晒场上,马上就要干了。

已经种了8年多色素辣椒的唐建新已经算是位“土专家”了,8年前,他做了一个大胆的决定,试种了的几十亩色素辣椒,没成想破天荒的丰收了,销售价格比他家种了多年的棉花要好的多。唐建新感觉看到了希望。第二年,他一下子扩大到了100亩,没想到却赔了个精光。他分析过多种原因,认为最主要的是辣椒不适合大水漫灌,要采取滴管种植,这也确定了他必须跟着科学种农田的决心。就这样他在这8年里,经历失败、成功,再失败、再成功。于是到现在,他只需要和老伴打理好棋牌室,带带孙子就好了,经验他已经传授给了孩子们了。

眼下与和硕县接壤的博湖县也沉浸在丰收的喜悦中,放眼望去,田间地头一片火红,该县乌兰再格森乡乌兰再格森村3组村民张先知正在自家地里晾晒辣椒。

他说,近两年辣椒市场行情很好,今年种的80亩辣椒,都不用往外推销,采收前就跟一个印度收购商签好了收购协议,以11.5元每公斤的售价卖出,再加上40亩工业番茄的收入,今年纯收入保守估计也能有26万元。

与博湖县毗邻的焉耆县也是一派辣椒丰收景象。该县四十里城子镇阿克墩村1组农户南博文说,今年他种了120亩色素辣椒,亩产量基本保证在420公斤左右,一亩地纯利润能达到约2000元,这样的高收益是他原来难以想象的。他说,以前辣椒就是自家种着吃,最大的好处就是拿到集市上换一些油盐日用品,没想到现在成了带领我们增收致富的新产业。

“红色产业”为巴州添色增彩

今年9月,第十一届全国辣椒产业大会在和硕县召开。吉林工商学院教授朱珠在开幕仪式上说“中国辣椒看新疆、新疆辣椒看巴州。”实际上,在巴州地区,尤其是焉耆盆地有着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和气候条件,也就是大家常说的“山湖效应”,非常适宜辣椒的种植和生长,辣椒红色素积累较快,辣椒红色素色度较高,使得巴州生产的辣椒干成熟早,品质和产量优于内地其他地区,在国内外市场上具有很高的知名度和市场竞争力。

辣椒种植户张先知说,很多人只知道辣椒是用来吃的,却不知道它是口红主要原料之一,很多国际大品牌口红的原料都是辣椒红色素。

借助辣椒发展大好形式,巴州地区很多辣椒企业也参与其中。新疆晨曦椒业有限公司负责人刘凤海说,该公司有辣椒红天然色素原料生产线2条,今年为扩大生产规模,引入先进生产设备,实现日加工干辣椒600吨。此外,还有一条番茄红素生产线,主要产品有辣椒颗粒、番茄红素、辣椒籽等,主要销往河北、山东、东南亚、欧美等国内外市场。

和硕县农业局高级农艺师葛胜武说,以前,谈起巴州的各类农业种植产业,人们首先想到的是“一黑一白”——石油和棉花。然而,随着近年来巴州不断调整产业结构,具备更高经济价值的“红色产业”成为一匹“黑马”,成为当地农民增收的主角之一。与酿酒葡萄、番茄并驾齐驱,三分巴州“红色产业”天下,成为全国重要的制干椒原料基地。

获悉,今年博湖县8万余亩加工辣椒喜获丰收,实现产值3.7亿余元。新疆农业广播电视学校博湖县分校校长高传光介绍,为提升特色品牌效益,将辣椒生产瞄准国际、国内市场,着力打造优质辣椒生产基地,还扶持合作社进行分级包装,辣椒产品除满足本地市场供应外,还远销山东、河北、宁夏、日韩、欧美等海内外各地。

而和硕县辣椒种植面积也逐年持续增加,预计到“十三五”时期,辣椒种植面积将达到15万亩以上。该县将充分利用好该县光热、气候、地理位置、交通便利等优势,全面提升农产品质量和效益,增强市场竞争力,做大做强优势特色产业。

焉耆县下一步则继续提供项目支持,强化资金投入,加大农产品产地初加工项目补助力度,减少农民自筹和地方配套,依托已形成工业番茄种植基地和辣椒种植规模,积极引导番茄加工企业扩能提产和番茄系列产品研发。力争“十三五”期末番茄酱加工企业实现年加工番茄40万吨生产规模,生产番茄酱达5万吨,加工辣椒5万吨规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