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区县招商 产业园区 企业选址 优惠政策 新闻中心
昌吉回族自治州奋勇争先谱写发展新篇章

在昌吉回族自治州各族干部群众的心中,这个金色的10月,饱含着收获的喜悦和对党的十九大即将召开的无限憧憬。

回顾辉煌历程,开创美好未来。党的十八大以来,昌吉州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不断改善民生,经济建设取得巨大成就。截至2016年,昌吉州地区生产总值和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双双过千亿,公共财政预算收入过百亿,人均GDP突破一万美元。这些巨大成就的取得,为昌吉州今后加快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转型升级谱写新型工业化新篇章

党的十八大以来,昌吉州积极主动适应发展新常态,经历了一场场攻坚战,下出一招招先手棋,经济建设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为保持经济持续较快发展提供了可以复制的“昌吉样本”。

一系列数字,展现出昌吉州经济发展的辉煌成果:

在41个工业大类行业中,昌吉州已建有28个,并形成了以煤炭、电力、有色金属冶炼和加工、电气机械装备制造、化工、新型建材、纺织、食品制造等多种行业并存,中央、区属、地方与国有、股份制、民营企业竞相发展的工业格局;全州地区生产总值2012年为700亿元,此后连续四年每年净增100亿元以上,到2016年已达1118.2亿元,经济总量比2012年翻0.6番,年均增长13.2%,成为改革开放以来全州经济总量增加最快的四年。2016年,昌吉州GDP总量在全疆各地州中名列第二位,与乌鲁木齐共同成为全疆GDP总量进入千亿俱乐部的两个地之一。

党的十八大以来,昌吉州三次产业结构由2012年的25.4:46.8:27.8,调整到2016年的20:48.6:31.4,一产比重下降5.4个百分点,二产比重提高1.8个百分点,三产比重提高3.6个百分点。二三产业比重不断提升,新型工业化进程不断加快,经济转型升级取得显著成效。

这五年,昌吉州一个个新型工业化项目上马、一座座现代化厂房拔地而起。

高起点、高水平、高效益推进新型工业化建设,这是昌吉州的战略选择。在党中央的关怀下、在自治区和对口援疆省市的大力支持下,昌吉州超前谋划、科学引领,工业经济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越来越突出。

规模化、集团化是昌吉州迈向新型工业化的一条清晰轨迹。目前,全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由2012年的292家,增加到2016年的346家;企业户均实现增加值由2012年4992.5万元/家,增加到2016年的8638.4万元/家,比2012年翻0.8番,企业做大做强基础进一步巩固。

这五年,昌吉州工业总量持续增长,2012到2014年连续三年保持30%以上的增长,2015年和2016年分别增长18.1%和10.6%。同时,工业产品的自主创新、更新换代步伐不断加快,工业产品不再仅是“昌吉制造”,还出现了“昌吉创造”,实现了新的跨越。随着新型工业化的快速发展,目前昌吉州工业经济已形成了以现代煤电煤化工、有色金属冶炼及加工、先进装备制造业、石油天然气开采及深加工、特色农产品精深加工、新型材料六大支柱产业为支撑的工业发展格局。2016年六大支柱产业产值达到1136.0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83.5%;增加值达到262.5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80.5%。

在工业经济如火如荼发展的同时,昌吉州各市县给人们的印象依然是天蓝、地绿、水清、城靓。这也正是昌吉州坚决落实和持续推进绿色发展的结果。去年6月6日,在新疆天龙矿业股份有限公司厂区内,随着“轰隆”一声巨响,该厂厂区内的一座80米高的废弃烟囱成功爆破拆除。当日,阜康全市共爆破拆除水泥等行业废弃烟囱18座。而这仅仅是昌吉州强力推进淘汰落后产能,推动传统产业“转领域、转空间、转动力”的一个缩影。5年来,昌吉州累计完成重点减排项目454个,约占自治区总任务的五分之一;累计投入220亿元实施大气、水、土壤污染治理项目746个。

在绿色发展理念的引领下,昌吉州坚持积极引导企业用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新管理,实现产品升级、产业转型,让老企业、老产业焕发新活力。正如昌吉州经信委副主任陈义华所言,工业经济发展必须以绿色为底色,这样发展才能更为长远。

提档增速构建现代农业新格局

呼图壁县雀儿沟镇雀儿沟村牧民阿黑哈提,是草畜联营专业合作社不断发展的受益者。

2012年9月,呼图壁县在全疆首创草畜联营合作社发展模式,合作社集中管理牧民的牲畜、草场,牧民按牛羊和草场折合股份分红,腾出精力务工、经商。阿黑哈提当年把牛羊、草场交到村里的草畜联营合作社,按估价分配了130股的股份,第二年就分红2万多元。自家的牛羊在合作社有专人照顾,阿黑哈提腾出手来做牛羊贩卖生意。“我经常去塔城、阿勒泰买羊,买回来育肥后再卖出去,一年能挣10万元。”10月6日,阿黑哈提乐呵呵地对笔者说。

事实上,昌吉州到目前已组建了各类农牧民合作社3971家,在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带动农牧民持续增收等方面发挥了突出作用。

党的十八大以来,昌吉州紧紧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这一核心,坚持新发展理念,持续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经营体系和生产体系,强化基地建设、市场开拓、加工转化和科技支撑四大能力建设,抢占种业、农产品质量安全、自动化发展和可控农业四个制高点,推进第一产业转型升级,现代农业发展突飞猛进。2016年,农牧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2012年的11776元增加到16439元,年均增长900元以上。

这五年,在昌吉州的广阔土地上,到处演绎着现代农业发展的变奏曲。

农业产业化成为推进农业现代化主引擎。昌吉州围绕农业重点产业,突出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截至去年底,全州农产品加工转化率达到80%,农牧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78%来自于农业产业化带动。全州各类农产品加工经营组织达到2000多家,农产品加工企业达到380余家,州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达到180家,其中国家级8家、自治区级55家、自治州级117家。农产品加工企业营业收入从2012年的212亿元增加到2016年的320亿元,增长了50.9%;5年间,全州累计申报新疆农业名牌产品191个。

这五年,昌吉州农牧业现代化水平全面提升。采棉机、GPS精准播种、农用无人机等,这些高科技或装备在农业生产中早已司空见惯了。到2016年,全州主要农作物良种覆盖率达到98.0%,种植业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93.6%,分别比2012年高出1.0和5.6个百分点;棉花机采模式化种植达到110万亩;农用无人机飞防作业304万亩,现代科技的示范引领作用日益凸显。

这五年,昌吉州全面深化农村综合改革。2015年,昌吉州开展了包括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农村产权交易体系、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两权”抵押贷款在内的多项改革。很多改革实践形成了“昌吉经验”,在全疆推广。

这五年,昌吉州全面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去年,昌吉州被农业部批准为农产品质量安全地创建试点单位后,制定出台了《昌吉州打造绿色有机农产品基地创建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州实施方案》。目前,昌吉州已经形成州县乡村四级监管体系、州县乡三级检测体系和州县联动执法体系的基础。在此基础上,全州正在着力构建农业标准化推广体系、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体系、“三品一标”认证管理体系和农业综合执法体系。目前,昌吉州建设了州级农产品检测中心,州县七个农产品检测中心通过“双认证”,各县市风险监测参数达到26个。全州有效使用“三品一标”的农产品达到288个,绿色基地达到142.8万亩,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化示范园35个。

招商引资驱动经济快速发展

招商引资是促进经济增长的重要抓手。这五年,昌吉州持续强化招商引资力度,积极主动“走出去”宣传推介,真诚热情“请进来”考察洽谈。全州坚决推进“州县联动、县市为主”的招商工作机制。州领导高位推动,率队前往发达省市开展招商对接活动;各县市开展小分队专业化招商活动,必要时县市、园区主要领导亲自上阵,让对接项目始终处于招商阵地的最前沿。

在招商引资工作中,昌吉州以行业龙头企业为重点,大力发展飞地经济、总部经济。围绕较为完善的园区、企业,利用丝绸之路经济带创新驱动实验区的建设机遇,积极争取世界500强、中国500强的中高端企业在昌吉州设立区域性总部及区域性交易中心、营运中心、研发中心和结算中心,重点引进全国领先技术研发分支机构在昌吉州注册;充分利用飞地经济的各项优惠政策,采取合作共建、整合托管、“飞地”园区等方式,支持大企业集团与高新区、农业园区、准东开发区合作共建园区,建设产业转移示范区、对口援疆合作园区、安防智能设备产业园等,加速生产力布局调整,促进生产要素向条件适宜地区聚合集中,为实现地区经济健康发展发挥重要支撑作用。

昌吉州还积极支持商会建立专业化招商团队,开展精准招商。根据昌吉州主体功能区规划,围绕10大产业链,商会协会协助提供项目和人脉资源等,提供有实力的企业集团名录,每年不定期协助昌吉州举办产业对接会,进行以会招商、以企招商、以商招商,不断创新异地商会定向招商、龙头企业带动集群招商等模式,促进“以商招商”。

在这些措施的促进下,昌吉州这五年招商引资到位资金额大幅提升。特别是2014年至2016年连续三年到位资金突破千亿元大关。现在的昌吉州,已经成为中东部地区产业转移投资的热土。

五年回首,砥砺奋进的昌吉州谱写了波澜壮阔的发展新篇章;展望未来,处在发展黄金期的昌吉州依然潜力巨大、前景广阔。在总目标的引领下,全州各族人民万众一心,向着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阔步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