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区县招商 产业园区 企业选址 优惠政策 新闻中心
新疆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年活动

兵团第一师十团住村工作组:技术帮扶结出累累硕果

4月初,新疆南疆春天虽显荒凉,但万物复苏的脚步依然坚强有力。在漫天的浮沉下,一行行发芽泛绿的青杨驻守在公路两旁,为赶路的人们指引着远处的方向。

“住村干部亚克西!来家里走访我们也没有来得及喝碗茶就走了。今天我特意送来一箱自家种的苹果,想答谢你们!谢谢你们了!”当记者刚刚踏进新疆温宿县共青团管理区托万克佳木村村部大院时,退休多年且已76岁高龄的老支书胡达拜迪·热买提握着兵团党委党校、第一师十团住该村工作组组长王小平的双手,好像有说不完的话语。

而在村委大院南面,村民司马义·毛拉吾提正在他自己的23亩红枣地忙碌着……

以前,司马义·毛拉吾提只是种植玉米、麦子等传统农作物。2009年,虽按村委会要求将红枣苗栽种在地里,但疏于管理,而产量与质量一直上不去。

“按科学管理要求,枣树必须要修枝、去丫。”最初当听到兵团技术人员在枣园里的这一席话,司马义·毛拉吾一再坚持认为“枣树就是要自然生长的,枝丫就像孩子的手一样,动弹不得!”

不久,当工作组又组织司马义·毛拉吾和其他村民一同到兵团十团田间地头参观,介绍团部的枣农每亩地最高可收600公斤红枣时,司马义·毛拉吾恍然大悟,突然认识到给枣树修枝嫁接的重要性。

“现在不仅红枣的产量提高了,质量也提上来了,多亏了兵团技术员,不然哪有我现在的好收成!”司马义·毛拉吾如数家珍,细说着住该村工作组如何将抓好科技扶持作为促进民族团结工作的抓手而给自己枣园带来的巨大变化。

授人鱼不如授人以渔。今年3月11日,经过住村工作组与第一师十团及“十团绿颜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的精心筹备,司马义·毛拉吾和村民们迎来了无偿送来的5000棵蔬菜种苗及专业种植技术的科技扶持。

此次科技扶持,十团不仅提供新鲜、健康的蔬菜种苗,同时还带着专业技术人员来到村里,针对村民提出的关于蔬菜春季温棚种植提出的问题,进行一一解答,并对关键种植节点例如:幼苗入土后水、肥用量和时间点、温棚温度的控制、病虫害的防治、及如何鉴别秧苗发育是否健康等做了详细阐述和现场指导。

“我们团技术人员还计划今年不间断的来实地查看和讲解传授后期配套管理技术,从根本上教会村民科学规范的种植管理。”十团政法委书记武装部部长、工作组副组长贾世春不忘当时给村民发放种苗时的承诺。

“这样的科技扶持已经不是第一次了,在过去的两年时间里,住村工作组联系十团先后为我们村召开地头现场会、建立示范田、投资建立红枣厂、组织村民到十团田间地头参观等一系列的帮扶活动。”村支书记兼主任阿力木·艾拉介绍说,住村工作组经常会与他们商讨,如何通过科技技术帮扶,把民族交流、交往做得更加深入和彻底,打破村民的困局,有效利用现有资源、拓宽村民致富渠道。

说起村里的民族团结,支部书记兼主任阿力木·艾拉再次给记者描述起在今年的3月8日,村支部与住村工作组以庆祝“三八”妇女节为契机,联合开展的以本村为主,邀请周边村队一起成功举办的一场以“基层维汉农民相互交流、交往”为主题的文化活动:虽然条件有限,没有太多的服装、道具、和宽阔的场地,但村民们表演起来却都非常认真和努力。一个个精彩的节目深深的感染了村民们,一张张质朴的脸上露出会心的笑容。

表演期间频频有村民上台为表演的维吾尔族、汉族演员献上礼物,有简单而富有维吾尔族特色的小花帽、丝巾,也有深情地拥抱和竖起的大拇指。这样的场面不经让在场的人感受到维吾尔族和汉族一家亲。

“活动历时近5个小时,不仅有维吾尔族、汉族和其他民族的传统舞蹈,还有形式新颖多样、内容丰富的节目和村民喜爱的斗羊、斗鸡、拔河等娱乐活动。”阿力木·艾拉说。

“我们对此次活动成功举办感到高兴之余,也感受到了自己肩上的压力。如何尽全力做好每一项工作,在帮助群众创业、致富的同时,多出点子,多想办法充实村民们的业余文化生活,从点滴小事上为南疆的长治久安贡献自己的力量是我们一直在思考的问题。”住村工作组组长王小平说。

住村工作组的技术帮扶得到了村民的认可和感谢,住村工作组也在住村过程中与村民结下了深厚情谊。现在,在住村工作组的技术帮扶下,托万克佳木村村民的种植技术、种植理念都发生了较大的变化,特别是红枣产量得到显著的提高。林果业面积由2007年的2510亩,增加到现在的6180亩,全村人均收入达到10126元,比2007年增加了4918元,村民们都住上了安居富民房,用上了洁净的天然气,过上了幸福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