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区县招商 产业园区 企业选址 优惠政策 新闻中心
山西省商务厅关于进一步规范招商引资工作的实施意见

各市商务局、投资促进局: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进一步规范和加强招商引资活动,健全招商引资工作机制,根据商务部《关于进一步规范招商引资活动加强监督管理工作的通知》及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强招商引资活动管理的意见》的精神,制定本实施意见。一、加强招商引资项目库管理,夯实招商引资工作基础认真做好招商项目的开发、设计、论证和筛选工作。各市、县招商引资主管部门要根据国家产业政策及省市“十二五”规划,从本地区的资源禀赋、产业基础、科技、人才等实际出发,以改造提升传统产业为基础,以发展壮大新兴产业为先导,按照低碳发展、循环利用、节能减排的要求,科学地策划、设计、论证及筛选招商项目,认真编制招商项目建议书,项目招商内容和招商条件要全面客观准确,成熟度高,对项目应精心包装。严格项目审核程序,提高项目会审质量。进一步改进和完善省、市两级项目会审联席会议工作制度,由项目会审牵头部门不定期组织召开各有关部门参加的项目会审联席会议,对上报的招商项目认真审核,是否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省市产业规划,是否符合项目建设用地、环境保护、城市建设规划要求。及时发布项目,加强动态管理。充分利用国内外各类投资展会平台及网络等多种方式,对外及时发布推介项目。省、市、县三级招商引资主管部门要加强对本级项目库的动态管理,及时更新项目库项目,提高项目发布的时效性。二、转变招商引资理念,创新招商引资方式围绕我省转型综改试验区及培育战略新兴产业的需要,重点支持引进“7+2”战略新兴产业项目和现代服务业项目,加快推进由招商引资向招商选资的转变。将以会展招商为主的模式,向产业链招商、园区招商、网络招商、委托招商等多种招商方式转变,实行定点式、跟进式、持续式的精细化招商引资模式。认真总结推广运城、晋城、阳泉三市探索“飞地经济”合作的经验,在现有开发区和各类产业园区的基础上,搭建承接产业转移的平台,加快与东部沿海开展“飞地经济”合作,积极构建承接产业转移的新平台。突出招商重点,大力吸引央企及境外世界500强企业与我省开展全方位、宽领域、深层次合作,对来我省投资建设产业基地、产业园区或投资规模大、产业拉动强、具有战略意义的重大项目,实行“一事一议”、“一企一策”,健全协调机制,落实相关优惠政策。在传统的合资、合作、独资方式的基础上,鼓励支持外商通过股份公司、股权并购、资产并购、跨境换股、战略投资、境内外资企业再投资等多种方式在山西投资发展,进一步扩大我省利用外资的规模。三、坚持引资引技引智并举,不断提升招商引资的综合效益和总体水平树立“引资”和“引技”、“引智”相结合的理念,进一步完善人才引进政策。大力引进掌握先进技术、管理经验的高端人才,建立人才引进的竞争机制和退出淘汰机制,以引进优秀人才带动引进资金和项目,以重点实验室、重点创新项目、高新技术开发区为载体,引进海外高层次领军人才,提升我省自主创新能力。鼓励支持世界500强企业及知名跨国公司在晋设立总部,包括区域总部、研发中心、财务中心、营销中心等重大引资引智引技结合项目,在办公场地、办公设备、人才引进、筹办、运营等方面给予扶持。四、按照节俭务实的原则,进一步规范各类招商引资活动精简招商活动,严格控制举办大规模综合性招商引资活动。整合各类展会,严格控制参展参会的次数和规模。按照控制总量、优化结构、务实节俭、注重实效的原则,加强整合各类展会。省商务厅按照《山西省商务厅展会管理办法》,负责全省境内外招商引资展会的管理和指导工作,省投促局负责具体的组织和实施。严格控制招商引资活动的规模、人数和成本,严格财务预算管理,杜绝追求排场和铺张浪费;不得入住豪华酒店、举办奢华宴请、赠送高档礼品等问题;不组织文艺演出、烟花燃放;不得以公款邀请明星、名人参加招商活动;不安排与招商活动主题无关或无实质性内容的活动;不组织与招商活动无关的地区、企业、人员参加招商活动;实事求是发布招商引资成果数据,不搞浮夸,不含水分。加强境外招商活动因公出国管理。严格控制出访人数、国家数和在外停留天数。出访地应限于举办招商引资活动的国家和地区,如无实质任务需要,不得安排顺访或经停其他国家和地区。出访团组参加招商引资、项目洽谈等实质性公务活动应按照务实高效的原则统筹安排。杜绝形式主义。各地、各部门均不得组织一般性的、没有实际内容的招商活动,不再参加与我省招商引资目标无关、没有实效的“捧场式”展洽会。五、规范招商引资统计制度,建立科学有效的招商引资评价制度严格规范招商项目征集、会审、签约、落地等环节的统计工作流程,各级招商引资主管部门是招商引资项目数据录入、统计、上报的责任主体,确保数据的真实性和准确性。完善《山西省招商引资信息管理系统》,充分运用电子报送、电子审核、电子签章等技术手段,实现科学、透明的信息报送和信息公开制度,实事求是发布招商引资成果数据。制定出台《山西省招商引资评价办法》,建立全面完整、科学有效的招商引资工作评价体系,实现由单一的引资额度评估,向招商引资综合评价转变。要加大引进先进技术、管理、人才方面的权重,加大对引进综改转型项目及战略新兴产业项目的权重,提高招商引资的质量,改善结构,更加注重节能减排、安全生产等要素,把追求实效作为招商引资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制止层层分解招商引资指标,纠正在招商引资数量、规模上的盲目攀比之风。要树立正确的政绩观,不盲目追求招商引资规模,不得通过签订合同书、责任状等形式层层分解加码招商引资指标,不搞全员招商,不简单以引资规模作为政绩考核和奖惩的依据。六、优化投资环境,加强投资促进服务体系建设规范招商引资优惠政策。认真组织清理违反国家法律法规的招商引资优惠政策,不得违规变相出台新的优惠政策,杜绝招商引资中的恶性竞争。把提高审批效率、优化政务环境作为优化投资环境的核心,严格落实首问负责制、限时办结制度、一次告知制、公开承诺制等制度。推行并联审批方式,积极探索在线审批、网上审批。对招商引资项目实行“一集中三统一”、“三个一律”。各市设立集中办公的政务大厅,统一受理申请、统一送达决定、统一对外开展服务。各部门审批事项一律进驻政务大厅,所有审批权限一律下放窗口,所有审批事项一律在窗口办结,严格执行首问负责制、限时办结制、责任追究制。实行三个24小时直通车制度。对于招商引资项目推进中遇到的重大问题和事项,分级实行三个24小时办理机制:项目单位24小时内报告所在市、县主要领导;市、县领导24小时内研究、提出处理意见;承办单位24小时内将处理结果反馈项目单位。 山西省商务厅 2014年2月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