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区县招商 产业园区 企业选址 优惠政策 新闻中心
朔州:消费品市场逐季向好 流通业快速发展

今年以来,随着居民收入的增长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不断推进,面对国内、国外复杂形势,朔州市委、市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的政策措施,并随着居民收入的增长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不断推进,经济运行出现更多积极变化。消费品市场保持稳步增长,商贸流通运行表现向好。一、朔州商贸流通业发展现状(一)消费品市场稳步发展1-3季度,全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24.3亿元,同比增长7.2%,增幅比上年同期提高了0.4个百分点。1、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逐季加快。1-3季度,零售额的增速本季分别为6.6%、7.5%、、7.3%;累计增速分别为6.6%、7.1%、7.2%,累计增速呈逐季递增的良好态势.2、城乡市场共同发展,乡村略快于城镇。1-3季度,全市城镇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157.1亿元,同比增长7.1 %;乡村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67.2亿元,同比增长7.3%。乡村略快于城镇0.2个百分点。3、餐饮市场持续回暖,商品零售企稳回升,商品零售仍占主导地位。随着居民收入的稳定增长,餐饮业市场呈现出消费群体稳定,大众消费成为主流的特点。1-3季度,全市实现商品零售195.8亿元,同比增长7.2%,餐饮收入28.5亿元,同比增长7.1%,商品零售占全部零售额的87.3%。4、从限额以上单位类值零售情况看,升级类消费平稳增长,汽车类零售额增速回升,石油及制品类零售额降幅收窄。一是与消费升级有关商品销售情况良好。1-3季度,随着居民消费能力的提升,消费结构升级步伐加快。全市限额以上企业(单位)金银珠宝类同比增长6.6%;电子出版物及音响制品类同比增长29.0%。二是汽车类零售额增速回升,石油及制品类降幅持续收窄。1-3季度,全市限额以上企业(单位)汽车类零售额增幅由去年的-0.9%转正为11.8%,增速较上年同期提高12.7个百分点。受汽车销量增加、国内油价回稳等因素影响,油品销售出现转机,石油及制品类零售降幅收窄。石油及制品类零售额降幅为2.7%,较去年同期收窄了4.1个百分点。(二)商贸流通业发展呈快速发展1、在煤炭市场回暖的带动下,批零业销售额呈现快速增长的好势头。1-3季度,批发业实现销售额158.8亿元,同比增长17.3%,零售业实现销售额142.5亿元,同比增长9.9%,分别领先消费品市场10.1个百分点和2.7个百分点。2、住餐业转型效果明显,大众餐饮逐渐成为消费主力军。高档餐饮重新定位,积极转变经营理念、商业模式,走大众化消费经营之路,降低门槛和消费档次,吸引顾客消费;并借力团购、外卖等实现线上引流线下消费,住餐消费回稳向好。1-3季度,住宿业实现营业额5.4亿元,同比增长10.4%,餐饮业实现营业额28.9亿元,同比增长11.7%,分别领先消费品市场3.2个百分点和4.5个百分点。二、市场运营中存在的问题(一)百货店和大型超市的发展缓慢百货店和大型超市作为传统零售业态,总体虽保持平稳增长,但企业之间发展极不均衡,大部分企业增长乏力。居民消费需求从以衣食为主的生存型向文化、娱乐、旅游、教育等享受型、发展型转变。现阶段,传统百货业和超市为了扩大市场只能依靠定期打折促销,甚至价格战的方式来完成,压低利润换销售成为业内普遍现象,发展前景不容乐观。(二)网上购物分流影响较大随着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网上购物新型业态迅速崛起,传统零售业面临的冲击与挑战不可逆转,造成一定程度上的居民消费分流。阿里巴巴、京东等互联网行业巨头对我市以本区域销售为主的企业来说影响巨大。同时,由于互联网的快速发展,网上价格越来越透明、公开,对电脑、电子设备及家用电器分流明显,实体店不再具有价格优势。在消费增长放缓、市场容量不会迅速扩大的前提下,网络零售的冲击加大了实体零售业的生存压力。(三)汽车行业进入发展瓶颈期朔州市是资源型城市,其经济活力受煤炭市场行情的影响极大,2016年下半年开始,随着煤炭价格上涨,朔州市经济有所回暖,汽车销售也实现了小幅回升,1-3季度全市限上汽车零售业实现零售额11.0亿元,同比增长11.8%。但朔州市的汽车市场经过长期的高速增长已经达到了一个瓶颈期,同时随着城乡居民出行方式的多种选择,导致消费者的购买欲望下降,销售量下滑是必然的趋势。三、促进消费市场发展的建议(一)打造多业态新兴商业模式相对传统百货商场,集餐饮、文化、娱乐、休闲等功能于一体的大型城市商业综合体更能聚集人气,带动消费。城市综合体在发挥商品品牌优势的基础上,增加了餐饮、影城、亲子游乐等多种业态,通过丰富体验业态,实现由传统销售场所向社交体验、家庭消费、时尚消费、文化消费的转变。加强现有商业网点和业态研究,促进商业规划与城市规划相配套,科学布局各类商业设施,并强化规划执行,避免形成局部同业恶性竞争,维持商业网点与消费能力的总体均衡。优化商圈布局,积极引进商务楼宇经济,合理利用商业设施设备;着力建设社区商业网点,大力发展餐饮、日用品、生活服务、文化、休闲、娱乐服务业等各类日常生活需要的商业。合理布局便民、利民、为民的社区商业网点。(二)线上线下融合发展线上零售市场快速发展的同时,消费者从注重产品价格、性能等基本需求逐渐升级至追求个性化、体验性和情感性等高层次需求。在此背景下,单纯的线上消费无法满足消费者的多元化需求,而线下零售实体店能够为消费者提供社交、餐饮、休闲、娱乐、教育、售后维修等多方面生活服务和深度体验消费。实体零售企业转型升级具有巨大潜力和广阔空间,发展线上线下互动融合的新零售业成为大势所趋。鼓励企业创建自营电子商务平台,入驻第三方电子商务平台。近年来一些实力强、基础好的大型商贸企业纷纷试水电子商务,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作为对实体门店的延伸和补充。将线下门店布局、参与体验、供应链体系等优势与线上流量获取、支付便捷、配送时效等优势相结合,更好满足消费者日益提升的消费体验需求。只有实现了电子商务与实体的融合才能促进消费市场的快速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