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区县招商 产业园区 企业选址 优惠政策 新闻中心
1-10月份吕梁经济运行情况

.TRS_Editor P{line-height:1.75;font-family:宋体;font-size:12pt;}.TRS_Editor DIV{line-height:1.75;font-family:宋体;font-size:12pt;}.TRS_Editor TD{line-height:1.75;font-family:宋体;font-size:12pt;}.TRS_Editor TH{line-height:1.75;font-family:宋体;font-size:12pt;}.TRS_Editor SPAN{line-height:1.75;font-family:宋体;font-size:12pt;}.TRS_Editor FONT{line-height:1.75;font-family:宋体;font-size:12pt;}.TRS_Editor UL{line-height:1.75;font-family:宋体;font-size:12pt;}.TRS_Editor LI{line-height:1.75;font-family:宋体;font-size:12pt;}.TRS_Editor A{line-height:1.75;font-family:宋体;font-size:12pt;}.TRS_Editor P{line-height:1.75;font-family:宋体;font-size:12pt;}.TRS_Editor DIV{line-height:1.75;font-family:宋体;font-size:12pt;}.TRS_Editor TD{line-height:1.75;font-family:宋体;font-size:12pt;}.TRS_Editor TH{line-height:1.75;font-family:宋体;font-size:12pt;}.TRS_Editor SPAN{line-height:1.75;font-family:宋体;font-size:12pt;}.TRS_Editor FONT{line-height:1.75;font-family:宋体;font-size:12pt;}.TRS_Editor UL{line-height:1.75;font-family:宋体;font-size:12pt;}.TRS_Editor LI{line-height:1.75;font-family:宋体;font-size:12pt;}.TRS_Editor A{line-height:1.75;font-family:宋体;font-size:12pt;}今年以来,吕梁市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扎实做好稳增长、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各项工作,全市经济运行呈现转型升级成效明显,经济结构不断优化,运行质量和效益显著提升的良好态势。(一)工业生产较快增长1-10月,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709.7亿元,同比增长12.2%,增速高于全省水平4.7个百分点,较上月回落0.3个百分点。主要呈现以下特点: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总量及增速一是近八成行业实现增长。1-10月,全市24个工业大类行业中有18个增长,增长面为75%。增加值占比在1%以上的11大行业共实现工业增加值691.7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达97.5%。二是主要产品产量增长较快。1-10月,全市主要工业产品产量大部分呈增长趋势。其中,原煤9223万吨,同比增长7.4%;洗精煤6012.5万吨,同比增长4.7%;焦炭1601.8万吨,同比增长11.5%;发电量155.3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1.7%;氧化铝911万吨,同比增长6.8%;氢氧化铝493.9万吨,同比增长6.9%。白酒产量继续延续去年3月份以来的增长态势,实现较快增长,同比增长36.9%。三是非煤工业和非传统工业稳步增长。1-10月,在总量中,非煤工业增加值345.1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48.6%,同比增长10.2%,拉动规模以上工业增长5.6个百分点;在总量中,非传统工业增加值112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15.8%,同比增长15.9%,拉动规模以上工业增长3.3个百分点。四是主导产品价格大幅上涨。10月,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PPI)为141.2,同比上涨41.2%。其中,煤炭开采和洗选业价格同比上涨54.6%,农副食品加工业价格同比上涨1.9%,炼焦加工业价格同比上涨83.9%,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价格同比上涨28.7%。五是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高技术产业较快发展。1-10月,在总量中,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13.2亿元,同比增长15.3%,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1.9%;在总量中,高技术产业增加值1.2亿元,同比增长19%,占规模以上增加值的比重0.2%。六是工业产品销售率稳步提高。1-10月,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品销售率99.8%,较去年同期提高1.4个百分点。分县(市、区)看,1-10月,13个县(市、区)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均实现增长,与全市水平(12.2)相比,增速呈现“五高八低”。临县33.7%、柳林28.3%、方山24.9%、汾阳21.3%和离石21.2%等五个县(市、区)实现两位数增长且增速高于全市水平;交城、兴县、石楼、文水、中阳、交口、孝义、岚县等七县增速低于全市水平,其中岚县最低,仅增长2.4%。(二)投资保持平稳增长1-10月,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完成382.5亿元,同比增长2.7%。从三次产业看,第一产业完成投资27.8亿元,同比增长5.1%;第二产业完成投资209.8亿元,同比下降9.1%;第三产业完成投资144.9亿元,同比增长26%。主要呈现以下特点:一是投资结构不断优化。1-10月,三次产业投资结构由前三季度的6.7:56:37.3转变为7.3 :54.8:37.9。第一产业投资比重提高0.6个百分点,第三产业投资提高0.6个百分点,投资结构进一步优化。二是第三产业投资增速加快。1-10月,第三产业投资同比增长26%,增速较上月加快9个百分点。三是基础设施投资快速增长。1-10月,基础设施投资完成70.6亿元,同比增长50.3%。四是商品房待售面积减少。商品房待售面积73.2万平方米,同比下降18.8%。五是高技术产业投资平稳增长。1-10月,高技术产业完成投资6.3亿元,同比增长6.3%。固定资产投资总量及增速1-10月,分县(市、区)投资相差较大。从总量看,排前三位的是:孝义市完成105.7亿元、离石区完成49.3亿元、柳林县完成38.7亿元,这三个县(市、区)共完成投资193.7亿元,占全市投资逾一半(50.7%);排后三位的是:交口县完成11.4亿元、方山县完成9.6亿元、石楼县完成7.5亿元,这三个县共完成投资28.5亿元,仅占全市投资的7.5%。从增速看,排前三位的是:交城县(35.2%)、石楼县(21.4%)、文水县(20%);排后三位的是:柳林县(-27.1%)、交口县(-30.5%)、汾阳市(-46.5%)。从占全市投资的比重看,排前三位的是:孝义市(27.6%)、离石区(12.9%)、柳林县(10.1%);排后三位的是:交口县(3%)、方山县(2.5%)、石楼县(2%)。(三)消费市场增速加快1-10月,限额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4.6亿元,同比增长3.7%,增速高于全省水平0.9个百分点,较上月加快1.8个百分点。主要呈现以下特点:一是城乡消费市场同步增长。1-10月份,全市城镇市场零售额52.4亿元,同比增长4.5%;乡村市场零售额12.2亿元,同比增长0.4%;城镇市场增速高于乡村市场4.1个百分点。二是餐饮收入和商品零售收入平稳增长。1-10月,餐饮收入2.8亿元,同比增长1%;商品零售额61.9亿元,同比增长3.8%。三是批发业和住宿业较快增长。1-10月,批发业零售额9885万元,同比增长25%;住宿业零售额4730万元,同比增长29%。四是基本生活类消费较快增长,汽车类销售降幅收窄。1-10月,全市限上粮油、食品类零售额4.2亿元,同比增长13%;服装鞋帽类和金银珠宝类分别增长7.1%和4.1%;化妆品类和体育、娱乐用品类增幅均在10%以上,分别增长15.8%和47.1%。汽车类销售实现11.9亿元,同比下降5%。五是信息消费稳步上升。随着移动互联4G网络的普及,通讯类商品的消费继续保持较快增长。1-10月,限额以上通讯器材类消费同比增长24.2%。限额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及增速1-10月,分县(市、区)限额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呈现“九正四负”,六个县(市)增速高于全市平均水平。九个县(市、区)实现增长,增速分别为石楼县52.6%、兴县25.3%、交城县11.9%、柳林县11.8%、汾阳市4.7%、文水县4.7%、孝义市3.5%、离石区2.5%、交口县0.2%;四个县增速下降,分别为岚县-2%、临县-3.6%、中阳县-6.3%和方山县-20.8%。(四)财政收支大幅增长1-10月,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累计完成121.9亿元,同比增长72.5%,增速高于全省水平50.6个百分点。1-10月,全市税收收入突破百亿,完成100.6亿元,同比增长94.2%,增收48.8亿元,增收额站到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收额的95.3%,成为支撑和推动财政收入高速增长的主要动力。分税种看,主体税种增值税同比增长157%,增收31.5亿元;企业所得税同比增长2倍,增收8亿元;资源税同比增长9%,增收7.6亿元。以上三大税种共增收48.5亿元,占财政收入增收额的比重高达99.3%。一般公共预算支出243.8亿元,同比增长25.2%。教育支出48.9亿元,同比增长19.9%;科学技术支出1.6亿元,同比增长155.7%;文化体育与传媒支出3.8亿元,同比增长39.8%;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32.2亿元,同比增长10.4%;医疗卫生支出30.2亿元,同比增长18.2%;节能环保支出9亿元,同比增长104.5%;城乡社区事务支出18.4亿元,同比增长17%;农林水事务支出34.6亿元,同比增长35%;住房保障支出9.9亿元,同比增长54.2%。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总量及增速(五)市场物价小幅上涨1-10月,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为100.1,同比上涨0.1%。八大类消费价格同比“六升一平一降”。价格上涨的有:衣着类价格同比上涨0.3%,生活用品及服务价格同比上涨1.1%,交通和通信类价格同比上涨0.5%,教育文化和娱乐类价格同比上涨1.7%,医疗保健类价格上涨4.8%,其他用品及服务类价格同比上涨4.5%;下降的有:食品烟酒类价格同比下降2.6%;居住类价格同比持平;。商品零售价格同比上涨0.8%。(六)对外贸易降幅收窄1-10月,外贸进出口总额完成13.6亿元,同比下降20%,降幅较上月收窄1.6个百分点。其中:出口9.8亿元,同比下降3.8%,降幅较上月收窄1.9个百分点;进口3.9亿元,同比下降49.2%。(七)企业综合能耗增加1-10月,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综合能源消费量1443.6万吨,同比增长12.5%。能源消费情况六个行业增长,一个行业下降。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综合能源消费量329.9万吨标准煤,同比增长24.3%;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综合能源消费量258.3万吨标准煤,同比增长34.7%;炼焦加工业综合能源消费量216.6万吨标准煤,同比增长2%;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综合能源消费量210.3万吨标准煤,同比增长10.4%;非金属矿物制品业综合能源消费量59.9万吨标准煤,同比增长7.1%;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综合能源消费量18.9万吨标准煤,同比增长18.8%;煤炭开采洗选业综合能源消费量307.8万吨标准煤,同比下降1.2%。(八)金融市场运行良好10月末,全市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2001.9亿元,比年初增加190.8亿元,增长10.5%,同比少增37.8亿元。其中,住户存款余额1429.4亿元,比年初增加100.2亿元,增长7.5%,同比多增3.8亿元,占各项存款余额的比重71.4%;非金融企业存款余额320.9亿元,比年初增加58.3亿元,增长22.2%,同比少增17.6亿元,占各项存款余额比重16%。10月末,全市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1041.9亿元,比年初增加91亿元,增长9.6%,同比多增81.9亿元。其中,住户贷款余额276.8亿元,较年初增加41.9亿元,增长17.8%,占各项贷款余额比重26.6%;非金融企业及机关团体贷款余额765.1亿元,较年初增加49.1亿元,增长6.9%,占各项贷款余额比重73.4%。全市金融机构存贷比为49.1%,比年初下降1.4个百分点。(九)邮政业务较快发展1-10月,全市邮政和快递服务企业业务收入完成3.47亿元,同比增长18.85%;业务总量完成3.80亿元,同比增长29.17%。1-10月份,邮政服务业务总量累计完成2.08亿元,同比增长14.45%;邮政寄递服务业务量累计完成4272.18万件,同比上升0.69%,邮政寄递业务服务收入累计完成2062.34万元,同比下降6.16%。1-10月份,全市快递服务企业业务量累计完成858.96万件,同比增长50.45%;业务收入累计完成1.14亿元,同比增长53.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