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区县招商 产业园区 企业选址 优惠政策 新闻中心
1-10月临汾市经济运行情况

.TRS_Editor P{margin-top:5px;margin-bottom:5px;line-height:1.5;font-family:宋体;font-size:12pt;}.TRS_Editor DIV{margin-top:5px;margin-bottom:5px;line-height:1.5;font-family:宋体;font-size:12pt;}.TRS_Editor TD{margin-top:5px;margin-bottom:5px;line-height:1.5;font-family:宋体;font-size:12pt;}.TRS_Editor TH{margin-top:5px;margin-bottom:5px;line-height:1.5;font-family:宋体;font-size:12pt;}.TRS_Editor SPAN{margin-top:5px;margin-bottom:5px;line-height:1.5;font-family:宋体;font-size:12pt;}.TRS_Editor FONT{margin-top:5px;margin-bottom:5px;line-height:1.5;font-family:宋体;font-size:12pt;}.TRS_Editor UL{margin-top:5px;margin-bottom:5px;line-height:1.5;font-family:宋体;font-size:12pt;}.TRS_Editor LI{margin-top:5px;margin-bottom:5px;line-height:1.5;font-family:宋体;font-size:12pt;}.TRS_Editor A{margin-top:5px;margin-bottom:5px;line-height:1.5;font-family:宋体;font-size:12pt;}.TRS_Editor P{margin-top:5px;margin-bottom:5px;line-height:1.5;font-family:宋体;font-size:12pt;}.TRS_Editor DIV{margin-top:5px;margin-bottom:5px;line-height:1.5;font-family:宋体;font-size:12pt;}.TRS_Editor TD{margin-top:5px;margin-bottom:5px;line-height:1.5;font-family:宋体;font-size:12pt;}.TRS_Editor TH{margin-top:5px;margin-bottom:5px;line-height:1.5;font-family:宋体;font-size:12pt;}.TRS_Editor SPAN{margin-top:5px;margin-bottom:5px;line-height:1.5;font-family:宋体;font-size:12pt;}.TRS_Editor FONT{margin-top:5px;margin-bottom:5px;line-height:1.5;font-family:宋体;font-size:12pt;}.TRS_Editor UL{margin-top:5px;margin-bottom:5px;line-height:1.5;font-family:宋体;font-size:12pt;}.TRS_Editor LI{margin-top:5px;margin-bottom:5px;line-height:1.5;font-family:宋体;font-size:12pt;}.TRS_Editor A{margin-top:5px;margin-bottom:5px;line-height:1.5;font-family:宋体;font-size:12pt;}1-10月,临汾市经济运行总体保持稳中向好态势,工业生产增速放缓,固定资产投资继续加快,限额以上消费品稳定增长,公共财政预算收入持续快速增长。尽管部分生产需求指标增速有所放缓,但全市就业形势持续向好,物价水平总体稳定,结构调整继续深化,新的动能不断积蓄,质量效益稳步提升。与此同时,全市经济运行仍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需引起进一步关注和重视。一、全市经济运行总体呈现稳中向好发展态势(一)工业生产增速放缓。今年以来,全市工业经济一直保持逐月回升态势。进入10月份,受十九大期间煤矿停产以及环保攻坚工作的深入推进,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完成33.4亿元,同比增长-18.1%。从累计看,1-10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完成351.3亿元,同比增长1.8%,增速比上年同期加快0.4个百分点,较前三季度回落2.6个百分点。10月份,全市六大高耗能行业增加值29.7亿元,环比下降7.1%,同比下降0.2%。(二)投资增速继续加快。1-10月份,固定资产投资519.1亿元,按过渡性新口径计算,同比增长5.1%,增速比前9个月份回升1.5个百分点。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完成投资额40.3亿元,同比下降23.4%;第二产业完成207.3亿元,增长9.5%;第三产业完成271.5亿元,增长1.8%。高新技术产业投资完成28.0亿元,同比增长25.2%,高于全市投资20.1个百分点。(三)消费保持稳定增长。1-10月份,全市限额以上消费品零售额完成134.8亿元,同比增长4.5%。在限额以上单位商品零售额中,体育娱乐用品类和建筑及装潢材料类同比分别增长10.3%和13.0%。(四)进出口继续快速增长。1-10月份,进出口总额137572万元,同比增长29.9%。其中,出口91287万元,增长26.6%;进口46285万元,增长36.8%。(五)就业形势持续向好。今年以来,“放管服”改革不断深化,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持续推进,有效激发全社会创业创新活力,创业带动就业效应明显,成为经济运行中的突出亮点。1-10月份全市城镇新增就业43283人,同比增加1046人,完成全年省定目标任务的96.2%。(六)物价水平总体稳定。1-10月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同比上涨0.2%,与前三季度持平。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上涨30.8%,较前三季度回落0.1个百分点,表明市场供求关系继续改善,有利于促进企业生产经营良性循环。二、经济运行稳中有进、稳中有升,转型升级亮点纷呈(一)供给侧改革取得新进展,产业结构调整不断深化今年以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断推进,“三去一降一补”取得进展。去产能、去库存进展顺利。截至10月末,全市退出煤矿4座,压减煤炭产能390万吨;压减粗钢产能170万吨。10月末,商品房待售面积79.0万平方米,同比减少70.8万平方米,下降47.2%;商品房待售面积消化周期7.9个月,同比减少5.9个月。去杠杆、降成本效果明显。9月末,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资产负债率为79.8%,比上年同期下降1.8个百分点。1-9月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每百元主营业务收入中的成本为82.7元,比上年同期减少7.3元。短板领域投资快速增长。1-10月份,全市基础设施投资完成116亿元,占比为22.4%。其中,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投资56.5亿元,过渡性口径同比增长1.43倍;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业投资完成16.9亿元,过渡性口径同比增长1.12倍。产业结构调整不断深化。随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入推进,有效提高了供给结构对需求的适应性和灵活性,产业发展加快向中高端迈进,有力支撑经济发展。1-10月份,高技术产业和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分别增长80.3%和71.1%,分别快于规模以上工业78.5和69.3个百分点,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分别达到0.9%和4.0%,同比提高0.2和0.6个百分点。(二)创新驱动战略深入实施,新动能不断积蓄今年以来,全市上下着力培育壮大新动能,加快发展新产业,持续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新的经济增长点不断涌现,发展可持续性进一步增强。新产业快速增长。技术含量高、资源消耗少、符合转型升级方向的新产业新产品快速增长。1-10月份,全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完成增加值15.6亿元,同比增长47.4%,占全市工业比重4.4%,较同期提高1个百分点,拉动全市工业增长2.1个百分点。其中,新能源汽车增长3.7倍、新材料产业增长60.6%、节能环保产业增长58.4%、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增长25.2%。新模式蓬勃发展。“互联网+”行动计划推动线上线下加快融合,以网络销售为代表的互联网经济快速增长。1-10月份,全市通过公共网络实现的商品销售额1.3亿元,同比增长34.2%。(三)经济效益明显提升,发展质量继续改善全市上下以新发展理念为统领,以提高质量效益为中心,加快经济转型发展,着力振兴实体经济,着力改善生态环境,全面节约和高效利用资源,不断取得新成效。企业利润大幅增长。1-9月份,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76.1亿元,较上年同期增加90.3亿元,为2011年以来前三季度实现利润总额的最高水平。财政收入增长明显好于上年。1-10月份,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86.5亿元,同比增长21.0%,增速比上年同期加快30.4个百分点。其中税收收入完成65.1亿元,增长53.0%,比上年同期加快64.0个百分点,比前三季度加快0.7个百分点。节能降耗成绩突出。1-10月份,全社会用电量同比增长2.83%,增速比前三季度回落0.4个百分点。高耗能行业用电量回落。1-10月份,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用电量增速分别比前三季度回落0.19和3.51个百分点。三、经济运行好中有忧、忧中存机,三方面问题不容忽视(一)从运行环节看,工业经济受环保治理影响较大,增速回落。在冬季到来之际,为保障冬季空气质量的改善,全市上下提前预警,对环保不达标企业一律停产改造。10月份,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停产68户,占全部规上企业的18.9%,增加值增速下降18.1%。受影响较大的主要集中在煤炭、钢铁、焦化、有色和电力五大行业。投资施工项目数减少。1-10月,全市有投资额的固定资产投资施工项目1249个,同比下降59.5%,其中新开工项目998个,下降63.3%。财政收支矛盾突出。1-10月,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同比增长21.0%,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增长24.3%,其中污染防治支出同比增速高达1.7倍。传统行业仍是财税收入快速增长的主要来源,存在受工业品价格波动影响的风险和隐患,届时其他产业的税收将无法弥补财税收入下降的问题。(二)从结构调整看,传统产业仍是工业经济的绝对主导。1-10月,全市煤焦冶电四大传统产业完成增加值315亿元,占全市规上增加值的比重达到89.7%。其中,煤炭行业占工业的比近六成,全市“一煤独大”的工业格局仍未改变。新兴接替产业规模偏小。1-10月,全市新兴产业中占比超过1%的就只有装备制造(4.0%)、化工(3.1%)和食品工业(1.2%),其余行业各自占比均不足1%。(三)从全年目标看,部分考核指标完成任务有困难。今年全市规上工业增加值目标任务是增长3%,前十个月增长1.8%,差1.2个百分点,四季度受环保停产影响,完成全年目标有较大压力。煤炭产业占比降低率目标为降低5.4%,10月底为提高5.8%,差11.2个百分点;高新技术增加值目标占比2.0%,10月底为占比0.9%,差1.1个百分点。四、抓住机遇、奋力转型,我市经济发展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下一步,全市上下要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总书记视察山西重要讲话精神,紧抓国家进一步支持我省深化改革促进资源型经济转型发展的重大政策机遇,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大力实施创新驱动、转型升级战略,统筹推进促转型、调结构、增动能各项工作,确保我市经济继续平稳运行,力争实现全年目标。(一)大力推进产业转型。深入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支持山西省进一步深化改革促进资源型经济转型发展的意见》和山西省《贯彻落实国务院支持山西省进一步深化改革促进资源型经济转型发展意见行动计划》,抓住政策机遇,以区域经济转型升级考核指标体系为引领,加快推进产业转型。要围绕打造“4+6+N”现代工业体系,加快煤焦冶电四大传统行业升级改造,加快培育新能源、节能环保等新兴产业,促进新旧动能转换。(二)强化生态环保治理。近两年,我市受大气污染困扰严重,主要经济指标均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生态环保治理迫在眉睫。要强化各县市区对环保的监督反馈,完善应急预警发布平台,扎实开展好秋冬春季节大气污染治理攻坚行动。加快对工业企业的深度治理和清洁改造,进一步扩大清洁取暖改造,确保空气质量持续改善。(三)扎实推进项目建设。要进一步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优化投资环境,引进更多大项目、好项目,做好各项准备工作,狠抓项目落地进度。全面梳理全市重点项目建设中的问题,保证已开工项目加快施工进度,未开工项目尽快开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