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区县招商 产业园区 企业选址 优惠政策 新闻中心
商业新常态下的促销危机

随着圣诞平安夜购物狂潮的过去,2014年年末一波波购物狂欢季在喧嚣中落实下了帷幕。在经济下行压力下,2014年的消费,呈现出什么样的特点?

每年的年末到春节前夕,是商家最在意的销售旺季,辛苦了一年,就靠这个黄金时段提升销售额,商家自然不会放过这个最赚钱的机会,总要拿出花样迭出的促销手段,卖力地吆喝,希望留住每一个消费者,让年终的成绩单显得好看些。似乎一切皆如往年,就连促销手段也没有什么新意。“双十一”“双十二”、店庆日、平安夜,一轮轮的狂轰滥炸,似乎难以撬动消费者心中的购物狂澜。购物狂们、“剁手党”们依然淡定,消费者已经习惯于每年促销日的买赠、返券、打折等等手段,难道不是吗?商场的促销难有新意,虽然搞打折促销总比没有强,但在如今更多的选择下,他们花钱不再那么冲动,不再那么随意,不是还有淘宝、京东、麦网吗?面对日益理性的消费者,商家还真得适应这种“新常态”。

在国外,圣诞节平安夜进行狂购,是因为商家给的折扣全年最低,商品价格的奇低,引发人们的购物狂潮,经常可以听到平安夜促销制造的销售奇迹。国内商家也大打圣诞促销牌,掀起新一轮购物季。2014年的平安夜,我市各大商场也是人头攒动,热闹起来。凤展搭建起圣诞舞台,演奏手吹奏的乐曲吸引了许多消费者驻足观看。在圣亚,人声鼎沸的商场中,一位国外年轻的女“圣诞老人”为孩子分发礼品,被许多年轻人追着合照。在商场外,搭建的两个兑奖台前,买了商品的消费者冒着严寒等待开奖,期待自己的购物票能够带来大奖。但仔细看,前些年平安夜兴奋、焦虑的购物浪潮不见了,长长的交钱队伍、兑券长龙难觅踪迹,人们看看走走,闲散淡定,好像圣诞节带给他们的不仅仅是购物,还有消遣娱乐。有消费者说:“我关注的羽绒服并没有什么优惠,所以我就没有买。别看商家声势大,但并不是所有的商品都优惠得令人心动,我们只是凑凑热闹,看看罢了。”价格合适了就买,不合适就不买,许多人的气定神闲,真是今非昔比。

据一些经营者反映,2014年零售业整体销售额相比往年有所下降,少的10%,多的达到30—40%。生意不好做,是许多经营者的共识。在此情况下,打折促销虽然能够凝聚人气,提高销售额,但成效不可同日而语。那么传统商业如何创新促销方式,依然是个难题。如今的消费者越来越不买账了,传统的一些促销手段,特别是所谓的返券,就像套头衫,把你牢牢套在店内消费,越来越丧失了吸引力。而打折则因为来得实际,更受消费者青睐。但现实中,仍然有个别店家名为折扣很大,实际偷偷抬高原价,玩的是瞒天过海的花招。有的商店摸奖搞得轰轰烈烈,兑奖的时间往往选在消费者已经等不及了或者人很少的时间,其诚意值得怀疑。还有所谓的大奖实际是吊人胃口的悬念,真正有谁获奖了,并没有得到验证。所有这些促销中的问题,都是老生常谈的事,没有多少新鲜的内容,但如果商家还是抱残守缺,陶醉其中,恐怕靠促销大幅提高销售额的愿景也要打了折扣吧。

为什么消费者淡定看待各种促销,互联网带来的冲击不容小觑,对此,商家的感受恐怕更加直接。晋城市的商业折扣少,平时商业氛围清淡,冲刺销售额大多要靠这几次促销活动。在这样严峻的形势下,商家更要慎重对待促销活动,多拿出实实在在的优惠取悦消费者,少用返券等促销手段制造销售红火的噱头。同时积极创新销售策略,才能在激励的市场竞争中胜出。

少了些冲动的消费者碰上满怀期待的商家,会出现两全其美的结局吗?但愿类似圣诞节这样的购物季,能够为这个冬天带来更多的暖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