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区县招商 产业园区 企业选址 优惠政策 新闻中心
晋城:煤炭企业,在逆境中砥砺前行

2014年,受经济下行压力不断加大、煤市低迷的影响,煤炭企业效益持续下滑、亏损面加大,全行业面临重重困难。但令人欣慰的是,在困难与挑战面前,我市范围内的煤炭企业没有就此消沉、退缩,而是坚定信心,苦练内功,积极应对,确保了全市经济稳步增长。

天地王坡煤业有限公司购入的螺旋溜槽防止了煤炭生产中的二次破碎,提升了炭块率,保证了煤炭质量。本报记者 张理锋 摄

大阳矿 降本增效有良方

煤矸石砖厂余热利用是该矿节能减排的一项大工程,项目于2013年10月份投运以来,年可节约锅炉燃煤1890余吨,节省锅炉维修、人工费、燃煤费等260余万元,还可大量减少二氧化硫排放量14.28吨,减少氮氧化物排放量19.09吨,达到了“节能、环保、减排”的目的。

修旧利废是该矿降本增效的又一“利器”。在困难面前,职工们本着能修复的尽量修复、能回收的尽量回收,最大限度地减少新品投入,有效降低了企业生产经营成本。2014年,矿上先后整理散落在各处各种皮带架3600余架、溜槽600余节、皮带800多余米,总计节约资金10多万元。

2014年,该矿建成投运地面瓦斯抽放系统后,闲置下大量的PE管路,如果按照废旧材料处理的话,价值约在10万元,浪费十分严重。如何才能将闲置的材料充分利用起来呢?矿各部门紧密配合,通过查资料、找用途,将这些管路作为矿综放工作面上隅角瓦斯埋管抽放的材料,仅此节约材料费近180万元。

“要想使节收增支常态化、制度化,就必须与职工的切身利益联系起来。”矿负责人说。为此,该矿在各班、队组实行节奖超罚制度,严格控制材料费支出。 快速接头是矿上所必备的物资,但这些物资在使用过一次之后容易出现漏气和罗丝锈蚀等问题,最后不得不当废品处理,从而造成了极大的浪费。针对这个情况,通风科与矿使用单位仔细研究,发现只要更换快速接头内的胶垫和罗丝即可重新使用。而这个“金点子”,使矿上每年可回收利用1000个快速接头,节约资金3万元左右,通风科因此得到了矿上的奖励。不仅如此,对在降本增效上作出成绩的机修厂和综放二队、洗煤厂等基层单位也分别给予了重奖,使很多员工真正得到了实惠,由此更加激发了人们降本增效的积极性。

凤凰山矿 技改创新保煤质

在当前煤炭市场价格持续低迷的大背景下,晋煤集团凤凰矿选煤厂通过技术创新,有力保障了煤炭质量,提升了市场占有率。

去年上半年,有部分用户反映中块限下有点高,这让凤矿人担心不已。“煤质就是企业的生命,保煤质就是保饭碗。”为了找出问题,矿选煤厂相关人员对火车各转载点进行仔细观察、查看,发现原来火车转载点的高度有两三米,中块在经过时必然要摔碎一部分,无疑增加了中块限下。找到问题就要想办法解决,厂技术人员一刻也不敢耽搁,立即拿出改造方案,通过在溜槽落煤点安装布袋,减小垂直高度,让中块在下落的过程中避免与钢板碰撞,以此减少破损,进而保证煤炭质量。

“同火车运输一样,汽车也是煤炭外运的主要渠道,装车同样来不得半点马虎。”矿选煤厂负责人说。去年夏天,凤凰矿选煤厂机头溜槽经过前期改造,在没有火车的情况下也可以装运汽车,但由于溜槽底部与汽车车帮有4米的距离,装车时块煤四处迸溅,影响了块率。针对这种情况,厂技术人员经过认真分析,决定在原放煤溜槽外围再增加一个可以上下活动的溜槽,并固定一块皮带,同时在活动溜槽与原溜槽之间吊挂保险绳,避免事故发生。改造后,放煤司机可自行控制按钮放下活动溜槽,不仅减少了块煤块损,降低了噪音,而且保持了地面卫生,收到了一举三得的效果。

为保障煤质指标不超限,该矿还对跳汰机前的给料机闸板进行改造,保证了给煤连续、均匀,从而大大提高了分选精度。同时,加大对新设备、新工艺的应用,通过更新末煤跳汰精煤脱水筛、使用新型弹性聚氨酯筛板等办法,既保证了筛子的正常运转,又提高了商品煤发热量。此外,严把煤炭源头管控力度,根据原煤质量情况和商品煤质量指标,合理调整入洗煤量,并对风、水、煤量协调控制,确保洗选出合格的煤炭产品。

东峰矿 主动求变拓市场

该矿在稳定已有传统用户、争取新用户的基础上,重点发展一批长期稳定的战略大用户,并与其签订长期战略合作协议,建立长期稳定的供销关系。同时,对用量稳定、回款好、信誉好的战略用户实行一户一策,单独跟踪管理,培养其强大的购买力,提升抵御市场风险能力,实现了双方合作共赢。此外,根据市场化情况和用户实际需求,重点提高核心用户的量价优惠和供应保障力度,对销售淡季和销售旺季采取浮动价格等策略来应对市场变化,增强企业市场应变能力,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面对环境保护及用户对煤炭品种、质量的不同需求,该矿坚持以技术创新为抓手,进一步优化产品结构,加大对原煤的洗选、筛选和深加工力度,不断开发和生产出适销对路、具有高附加值的新产品。为提升产品形象,该矿不断强化督促井下原煤生产、地面洗选、装车外运等环节的规范化煤质管理体系,并全力协调生产、检修、销售等重要环节,使矿井煤质管理逐走向标准化、制度化、长期化。同时,强化售前、售中、售后服务,时时、事事考虑如何方便用户,最大限度地满足用户需求,促进企业与用户互信互惠,从而进一步稳固了市场。

围绕“六型”转变 打造煤炭产业升级版

在煤炭“六型”转变上, 我市已经做出了有效尝试和积极探索,通过实施“关小、改中、建大”战略和煤炭资源整合、煤矿企业兼并重组等举措,淘汰了一大批规模小,技术水平低、资源消耗严重、安全无保障的小煤矿,煤矿资源回收率、机械化生产水平和安全生产保障得以大幅度提升。特别是在煤炭市场持续低迷的大背景下,我市以打造安全型、科技型、效益型、绿色型、幸福型“五型”煤炭为目标,全面提升煤炭工业科学发展水平,加快推动转型步伐。同时,认真落实省政府“煤炭17条”、煤焦公路运销体制改革,并先后出台了“煤炭十条”和“清理规范涉煤收费工作方案”,推动了煤炭产业由数量扩张型向质量效益型的转变,促进了煤炭经济平稳运行。

当前,全国经济增速放缓、能源供给多样化、资源环境约束加剧等因素,对我市煤炭需求总量和市场份额将形成巨大挤压,对晋城资源型经济发展将形成新的约束。在这种情况下,加快煤炭“六型”转变,可以说切中了我省和我市煤炭产业的要害,对推动整个行业持续健康发展将起到至为关键的作用。而要实现“六型”转变,就必须要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以清洁开采为突破、以科技创新为引领,努力实现高碳产业低碳发展、黑色煤炭绿色发展。要不断提升矿井的现代化水平,走出一条产业集中度高、经济效益好、科技含量高、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安全高保障的现代化之路。要努力延伸煤炭产业链条,大力发展煤炭循环经济,真正实现单一资源开采向综合开发利用的转变。要加大采煤沉陷区治理力度,全面实施矿区生态修复,加快建立生态补偿机制,推动煤炭产业向“生态环保型”转变。同时,进一步落实安全生产责任,不断加强安全工作措施,全面提高煤矿安全生产水平。唯有这样,才能做好煤炭这篇大文章,走出一条“革命兴煤”新路,确保全市经济平稳健康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