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区县招商 产业园区 企业选址 优惠政策 新闻中心
凉山州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农产品加工营销业发展的意见

各县市人民政府,州级有关部门:

经过多年发展,我州农产品加工营销业已成为农业农村经济的重要增长点。但农产品加工营销企业整体实力不强,初级加工比重大,产业链短、附加值低,农产品市场化营销水平不高,仍然是制约我州现代农业发展的短板。为推动全州农产品加工营销业加快发展,推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跨越转型,特提出以下意见。

一、总体要求和目标任务

(一)总体要求。以农业现代化为方向,以促进农民持续增收为目标,以提高农产品加工营销效益为核心,以消费需求为导向,以拉长加宽产业链为关键,以深化“大凉山”特色农产品品牌建设为重点,通过因地制宜建基地、合理布局抓龙头、依靠科技提质量、加强营销拓市场,加快构建“农工贸一体化、产加销一条龙”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把我州建成四川省重要的农产品精深加工基地和集散中心。

(二)目标任务。到2020年,全州县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发展到230家,其中农产品加工企业150家以上。农业龙头企业年销售收入过亿元的26家以上、过10亿元的6家以上。全州农产品加工业实现销售收入260亿元以上。农产品综合加工率达75%以上。

二、大力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业

立足我州丰富多样的农业资源和“大凉山”特色农产品品质优势,加快特色产业基地建设,大力培育龙头企业,着力把农产品加工业发展成为我州重要的支柱产业之一。

(一)粮食加工系列。以安宁河谷地区优质稻米、二半山区马铃薯和苦荞麦为主,调整优化区域布局,提高粮食加工转化增值能力。一是深化苦荞麦加工。依托州内苦荞麦加工龙头企业,开展“优质苦荞GAP生产技术规范”和“优质苦荞基地生产质量管理规范”等专项农业技术、苦荞麦黄酮提取等新技术、新成果转化应用,在已开发的粉、米、面、羹、茶、酒、菜、食品、调味品及日用品等十大系列产品的基础上,引进加工企业和技术,大力发展苦荞饮料、速冻苦荞系列、苦荞休闲食品、苦荞健身茶、苦荞黄酮软胶囊等精深加工系列产品,加强品牌营销宣传,进一步做大、做响“中国苦荞之都”品牌声誉。到2020年,加工苦荞麦5万吨以上,建成全国最大的苦荞产品研发和加工中心。二是优质精米加工。按照无公害、绿色、有机食品标准,以西昌瑞星绿色食品公司、冕宁粳米加工厂等为龙头,重点发展绿色大米、有机大米、特色大米,引进现代加工新技术、新装备,开发生产高蛋白米粉,提高米糠综合利用能力,开发米糠蛋白、米糠营养素、米糠饲料等。到2020年,加工优质稻米15万吨以上。三是延伸马铃薯加工链条。以四川濠吉食品(集团)有限公司、西昌市科兴薯业有限公司、盐源县世富农业有限公司、布拖县安洪淀粉厂等为龙头,引进马铃薯变性淀粉、薯条、薯片加工企业和以马铃薯淀粉为原料的深加工企业,延伸拓宽产业链。重点发展薯类淀粉,积极开发工业变性淀粉、休闲食品等高附加值产品。到2020年,加工马铃薯150万吨,生产精粉、变性淀粉18万吨,粉丝、方便食品、膨化食品2万吨,薯条薯片及全粉2万吨。

(二)烟叶和茧丝加工系列。进一步提升“大凉山”“清甜香型”烟叶质量和品牌声誉。着力招商引资,加强蚕桑综合开发利用,大力发展丝绸产业。一是推进优质烟叶加工。以川渝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西昌分厂为龙头,以生产中高档卷烟为主,到2020年生产卷烟32万大箱。以四川烟叶复烤有限责任公司会理复烤厂、会东复烤厂、德昌复烤厂为龙头,利用先进工艺,形成年打叶复烤烟叶270万担能力。深化与津巴布韦优质烟叶国际合作,加工出口凉山优质烟叶。二是推进优质茧丝和蚕桑综合加工。以宁南县茧丝绸工业集中发展区为主体,以宁南县南丝路集团公司、会东县茧丝绸公司为龙头,有效整合全州茧丝资源,在宁南县、会东县、德昌县等地着力培育茧丝产品深加工企业,加大桑叶、桑葚、桑枝、蚕沙、蚕蛹等附产物综合开发利用力度,依托“桑园观光”“桑葚采摘”等产业,拉长加宽茧丝产业链,努力把我州建成区域优势突出、生产规模较大、产业化水平较高、市场竞争力强,全省第一、全国知名的优质种、茧、丝生产基地。到2020年,全州生产优质蚕种120万张、优质蚕茧60万担、优质生丝5000吨,规划建设200台剑杆织机绸厂1家、桑枝食用菌生产厂1家、桑枝综合利用生产企业1家、蚕沙综合利用生产厂1家。

(三)水果和蔬菜加工系列。积极引进加工企业,以分级包装、冷链贮藏果蔬产品为主,加强残次果和果汁、休闲果品等系列产品开发,创建优质果蔬品牌。一是推进水果加工。以四川宝清果业集团有限公司、四川会理果果果业有限公司、西昌果果果业有限公司、德昌元坤绿色果业有限公司等为龙头,加大特色水果产业集群区和加工产业集群区建设,推广水果保鲜贮藏、商品化处理及分级包装技术,发展绿色鲜食果品。进一步开发石榴汁、苹果汁、桑葚汁等水果浓缩汁和终端产品、特色饮料产品。积极开发特色罐头、果干等高附加值特色水果制品,加强果皮、果渣综合利用。到2020年,生产苹果浓缩汁1万吨、石榴浓缩汁1万吨、石榴果汁饮料5000吨、桑葚浓缩汁4000吨、苹果汁饮料3000吨、苹果干100吨。二是推进蔬菜加工。以德昌县蔬菜藏业开发有限公司、西昌广平绿色蔬菜公司等为龙头,发展蔬菜加工、绿色净菜,积极打造无公害和绿色、有机品牌。引进洋葱、大蒜、小香葱加工企业,生产烘培葱头片、葱叶段、大蒜粉等产品。采用现代技术和设备,综合利用蔬菜渣,实现无废弃物开发利用。以金阳阿果白魔芋公司等为龙头,加工白魔芋精粉、粉丝、芋角、雪魔芋等产品。到2020年,蔬菜加工企业发展到30家,蔬菜加工能力达到20万吨。

(四)冷藏物流业。优先发展农产品冷链物流,加强农产品仓储、冷藏及运输设施建设。以西昌市为中心,辐射冕宁县、德昌县,发展专业型特色农产品冷链物流配送基地,引导企业分区域建立集配中心和冷藏冷链物流中心,实行冷藏物流共同配送,提高冷藏物流效率。以冷藏、冷链、速冻水果、蔬菜、鲜花、肉类、野生食用菌、鲜活水产品等为主,以云南金红祥生态农业发展有限责任公司、凉山宏林农产品流通配送有限责任公司、西昌市义繁冷藏商贸有限公司、德昌凤凰实业公司、会理果果果业有限公司等为龙头,引进一批冷藏冷链和市场营销一体化的企业,实行鲜活农产品错季销售。到2020年,果蔬保鲜贮藏企业发展到20家,鲜果保鲜达到30万吨,冷藏能力达到50万吨。

(五)畜产品加工系列。大力发展适度规模养殖,扶持现有的肉、蛋、奶、蜂等畜产品加工企业做大做强,引进畜产品精深加工企业,提高畜产品加工规模和精深加工水平。一是肉类加工。规划建设生猪屠宰加工企业3户,其中西昌市建设年屠宰加工生猪10万头(一期工程)企业1户;会理县建设年屠宰加工生猪50万头企业1户,辐射会东县;宁南县建设生猪屠宰精深加工10万头企业1户,辐射普格县。规划建设肉牛、肉羊屠宰加工企业4户,其中西昌市建设年屠宰加工肉牛5万头、肉羊50万只的企业1户,辐射安宁河沿县;会东县建设年屠宰加工肉牛1万头、肉羊50万只的企业1户,辐射会理县;昭觉县建设年屠宰加工肉牛1万头、肉羊20万只的企业1户,辐射美姑县、金阳县、布拖县、雷波县;盐源县建设年屠宰加工肉牛1万头的企业1户,辐射木里县。建设禽类屠宰加工企业3户,其中西昌市建设年屠宰加工禽类500万只的企业1户,辐射周边县,德昌县建设年屠宰加工禽类100万只的企业1户。引导鲜肉制品向小包装、细分割、便携带方向发展,熟肉制品向多品种、系列化、小包装、易储存方向发展,生产设备逐步向连续化、自动化、大批量和无菌加工技术方向发展。以西昌思奇香食品有限责任公司、西昌市元农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木里县六合食品厂、西昌华宁农牧科技有限公司、德昌县建昌食品有限公司、冕宁县定云火腿食品有限公司等为龙头,加工生产手撕牛肉、牦牛肉、冕宁火腿、建昌板鸭、手撕板鸭干、西昌板鹅、油坛肉、手撕坛子肉、华宁板鸡、华宁板鸭等畜产品。二是推进乳品加工和蜂产品加工。通过技改扩建西昌三牧乳业有限公司,将乳制品生产加工能力提升到6万吨,并开发适合不同消费需求的功能性、保健型乳制品。技改扩建凉山州绿野结晶蜂业有限公司蜂蜜精深加工厂,将蜂产品年加工能力提升到1200吨;在德昌县建蜂王培育场1个。

(六)调味品系列。以四川濠吉食品(集团)有限公司、西昌市生生调味品有限公司等为龙头,以加工调味品为主,大力发展豪吉鸡精、豪吉松茸精、豪吉味精、炖煮调味料和颗粒调味料、酱油、食醋、调料等,做大做强国家驰名商标、中国名牌“豪吉鸡精”品牌,积极开拓南非、印尼、菲律宾、斯里兰卡等海外市场,发展出口贸易。到2020年生产“鸡精”调料12万吨、“生生”调料2万吨。

(七)林产品加工业。重点发展特色优势经果林产品、木材、森林食品和林药林化精深加工业。到2020年,林产品加工率达60%,林产品加工总产值达100亿元。一是推进特色经果林产品加工。以核桃、青(红)花椒、油橄榄等为重点。立足1000万亩核桃产业基地建设,加快培育引进核桃加工企业,发展以核桃坚果、核桃仁(糖核桃仁、糕点用核桃仁、巧克力核桃仁等)、核桃露、核桃油、核桃粉等为主的干果产品深加工。依托100万亩油橄榄基地建设,以凉山州中泽公司等为龙头,重点发展食用橄榄、油用橄榄,开发橄榄在美容、医药等方面的系列产品。到2020年,核桃产品精深加工率达到30%以上、产能达到8万吨;青(红)花椒加工达到500吨;油橄榄鲜果产量达到10万吨,加工橄榄油1.8万吨。建成四川省最大的特色林果产业加工基地。二是推进木材精深加工。以凉山中天地林产工业有限公司等为龙头,在成凉工业园区建设林产品加工园区,依托速丰商品林基地,充分利用枝叉材、小径材、剩余物,以林板家具一体化为重点,发展中密度纤维板、细木工板、建筑模板和栓皮加工等产品,培育扶持规模大、档次高、品牌响、绿色环保的木材精深加工龙头企业。到2020年,木材加工能力达到20万立方米、产值10亿元。三是推进林药林化加工。依托林药林化原料林基地,以西昌晶康高技术产业开发有限公司等为龙头,重点生产白藜芦醇、紫杉醇等药品。引进知名企业,开发生物制药和生物柴油提炼等系列产品,研发生产林药林化系列产品。到2020年,林药林化加工业产值达到3亿元。四是推进药材加工。以好医生攀西药业公司、四川佳能达攀西药业有限公司等为龙头,引进中药材精深加工企业,采用现代技术,提高中药提取物标准化、规模化生产水平,重点加工以附子、大黄、桑叶、赤芍、杜仲、玛咖、穿心莲、金银花等为原料的中药饮片、含片等。到2020年,加工中药材1万吨、产值3亿元。五是推进森林食品加工。依托州内相关龙头企业,以生产加工华山松籽、中华块菌、松茸、野生薇菜等森林食品为重点,开发野生食用菌即食食品、保健食品和营养饮品。到2020年,森林食品产量达到3万吨、产值达到10亿元,建成四川省最大的森林食品生产基地。

(八)水产品加工。以邛海水产公司为龙头,加强水产品开发。以凉山州虹鳟鱼良种场、四川润生三文鱼产业有限公司等为重点,加快越西县新建年产3000~5000吨三文鱼等冷水鱼养殖基地项目建设,建立虹鳟鱼鱼苗、鱼种及商品鱼基地。引进有实力的渔业养殖企业,按库区渔业发展规划和标准化、集约化、规模化的要求开发利用官地、锦屏水库等冷水资源,建成年产虹鳟鱼4000吨以上的商品鱼基地。规划在越西县建设1000~2000吨、在盐源县和木里县建设3000吨以上的虹鳟鱼产品深加工基地,生产冰鲜及冰熏、烟熏虹鳟鱼产品。

(九)花卉加工。加强与荷兰花卉企业合作,以西昌天喜园艺有限公司、西昌富华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西昌鲜绿种业有限公司、德昌拓鑫城市园林绿化工程有限公司等为龙头,依托西昌礼州花卉产业园区,建成花卉生产基地3万亩,生产中、高档盆栽花卉。大力发展鲜切花,推广贮藏保鲜技术,把安宁河谷地区建成中国西南最大的高档盆花生产基地、四川最大的高档鲜切花和名优花卉苗木繁育基地。以西昌昌泰香料有限公司、越西壮心有限公司等为龙头,建设观光与种植为一体的玫瑰生产园,开发玫瑰深加工产品,生产玫瑰精油、玫瑰精华露等产品。到2020年,种植玫瑰花1万亩,加工玫瑰精油3吨、玫瑰水5000吨。

(十)酒类加工。把握酒类消费变化趋势,立足资源优势,加大酒类产品开发,加强营销宣传,打造区域酒类品牌。一是啤酒加工。以重庆啤酒厂、华润啤酒厂为龙头,重点生产雪花啤酒系列、蓝剑啤酒系列、山城啤酒系列产品。到2020年,生产啤酒30万吨以上。二是白酒加工。以四川火把液酒业有限责任公司等为龙头,重点生产火把液系列产品,打造具有民族特色的阿惹妞等品牌,加强火神、火把液1952、火把液民俗等系列品牌创建。到2020年,生产火把液曲酒2000吨以上。以四川拉玛酒业有限公司、甘洛县凉山魂酒业有限公司为龙头,重点开发生产苦荞酒、燕麦酒系列产品。到2020年生产粮食酒6000吨。三是红酒加工。以德昌元坤绿色果业有限公司为龙头,加快桑葚红酒开发和品牌建设。以西昌正大酒业、四川达祖酒庄有限责任公司等为龙头,重点生产葡萄酒。到2020年生产葡萄酒3000吨。

三、加快发展农产品营销业

按照“拓市场、树品牌、促流通”的要求,把农产品加工营销结合起来,大力实施“大凉山”特色农产品品牌发展战略,加强市场体系建设,拓宽销售渠道,增强农产品市场竞争力,提高农产品市场化水平和产品附加值,让农民获得更多增值收益。

(一)加强品牌建设。修订完善“大凉山”特色农产品品牌创建规划,到2020年再创建中国驰名商标4个以上、四川省著名商标20个以上、四川省名牌产品5个以上、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5个以上。坚持政府引导、品牌主体,到2020年每个主导产业都建立起产业协会。加大“大凉山”特色农产品品牌宣传力度,力争将“大凉山”特色农产品品牌纳入中国优质农产品开发服务协会向国际市场推荐的120个知名农产品品牌。

(二)培育营销主体。鼓励发展储藏、配送、销售等各类农产品专业购销大户、农民经纪人、代理商、批发商等农产品营销组织,通过培育具有市场开拓能力的流通型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带领农民开拓州内外市场,提高农产品生产、营销的组织化程度。推进农民专业合作社及联合社建设,与专合社、种养大户、农村能人加强连接,建立畅通的营销网络。以成凉工业园区农产品物流园为依托,培育扶持一批农产品物流企业从事农产品产后加工、包装、储存、运输和配送等物流服务。鼓励各类营销组织以及农产品经纪人发展农产品多种营销方式,利用联营、连锁、合作等形式发展产供销一体化经销联合体。壮大对外贸易主体队伍,鼓励县市引进加工贸易配套企业,完善产业链,支持有条件的县市和企业发展“资源+食品”外向型产业,鼓励外贸企业进军国际市场,积极参加“万企出国门”活动;支持龙头企业注册国际商标,积极培育出口产品品牌,扩大优势农产品出口。到2020年,农产品营销物流企业发展到5家,创建农产品营销合作社500个以上。

(三)创新营销方式。充分利用西博会、农博会、火把节、展销会、招商会、媒体广告等多种形式,大力宣传“大凉山”特色农产品“大自然的恩赐、人世间的珍品”的品牌定位,提高品牌知名度、美誉度和产品外销率。大力发展“采摘游”、“民俗游”、“体验游”等产品,通过举办石榴采摘节、樱桃节、桃花节等节庆活动,以节拓市,推动农产品营销和旅游业共同发展。大力发展订单农业,积极推广“农超对接”、“农校对接”、“超市+基地”、“超市+公司+农户”等营销模式,推进优质农产品进学校、进社区、进超市,减少中间环节,促进直供直销,做大销售终端规模。支持农产品批发市场依托场内加工配送中心或产地集配中心、田间市场,发展产销一体化经营。应用农产品电子商务等现代交易方式,鼓励生产企业、电商服务企业、创业团队在国内外知名电商平台开展网络营销,建立“大凉山”官方旗舰店,打造统一规范的“大凉山”电子商务平台。与阿里巴巴集团合作建设淘宝网特色中国凉山馆,以原生态精品农产品为突破口,推行协会+企业+供应商电商化+O2O模式。

(四)健全流通体系。支持公益性农产品市场建设,有条件的地方整合财政涉农资金,探索政府回购、政府股权投资、建立基金等方式,改造和新建一批公益性农产品批发市场、农贸市场和菜市场,保障居民基本生活需要。在农产品主产区、集散地和主销区,升级改造一批带动力强、辐射面广的大型农产品批发市场、牲畜交易市场、农产品加工配送中心,完善市场交易、检测检验和信息服务等设施。支持利用工业企业旧厂房、仓库和存量土地资源兴办农产品市场。在符合规划和用途管制的前提下,鼓励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依法以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使用权入股、联营等形式与其他企业、个体共同兴办农产品市场。实施重点乡镇农贸市场升级改造,培育骨干公益性农产品批发市场、产地集配中心。到2020年,改造、新建农产品批发市场17个,按照清洁化、优美化、秩序化、制度化要求,升级改造农贸市场34个。

四、强化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州农业产业化发展领导小组负责研究制定和组织实施农产品加工营销业发展规划以及政策措施。州级有关部门要在领导小组的统一领导下,明确部门职责,细化工作任务,形成责权明确、分工协作、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县市要认真贯彻落实州委、州政府的决策部署,加强组织领导,落实部门责任,强化要素保障,加快农产品加工营销业发展。

(二)加快基地建设。把现代农业园区建设纳入凉山州“十三五”经济社会发展规划,根据加工营销业对原料的需求和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建立与加工企业配套的农产品标准化生产示范区和无公害生产示范基地。鼓励农业企业以自主、“订单农业”或农企共建等方式建设农产品基地,大力培育区域优势农产品产业带。实施园区提档升级,把西昌临港经济区(含成凉园区)培育为省级工业园区,宁南茧丝绸产业园区培育为省级重点园区,加快推进盐源、德昌、会理、会东、越西、冕宁、金阳、布拖、美姑、普格、昭觉等县11个农产品加工园区协作配套发展,加快构建市场牵企业、企业连基地、基地带农户的良好格局。

(三)大力培育龙头企业。实施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排头兵”工程,每个主导产业确定3—5个重点支持的龙头企业,鼓励其规模扩张、做大做强。引导企业加强品牌创建,形成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知名品牌。积极扶持一批基础好、生产规模较大、有发展前景的加工营销龙头企业,围绕主导产业,利用资金、技术、品牌、市场等优势,通过联合、兼并、资产重组等途径,提高企业规模化经营、专业化生产和网络化销售水平,促进企业开展精深加工,由传统销售向现代营销方式转变,培育一批农产品加工营销企业集团。

(四)提高科技水平。加大州级农业科技创新专项资金支持力度,支持农产品经营主体开展优势特色农产品种植、加工、冷藏、物流产业链科技项目试点示范。鼓励企业与科研院所合作开展科技攻关,转化应用农产品加工和营销产业链关键技术和共性技术,支持企业积极申报国家、省、州相关科技项目,增强企业创新能力。引导鼓励企业设立国家和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重点实验室、院士(专家)工作站等研发机构,支持州内外大专院校、科研机构科技人才到企业服务,推进产学研用合作。加强烟草、油橄榄两个省级国际科技合作基地建设,支持龙头企业开展国际技术合作,探索种植、加工、冷藏、物流、电子商务等新模式,引领和推进我州农产品加工营销业发展。

(五)着力招商引资招大引强。实施充分开放合作战略,重点引进从事有机、休闲、保健等中高档食品、丝绸服饰、农产品冷藏和分级包装、畜禽屠宰加工、家具用品、日用化妆品、药品等精深加工和营销的企业。认真落实历届西博会、四川农博会等展会签约项目。注重农业产业链招商,引龙头、延链条、补短板,在引进农产品精深加工项目的同时,加强副产物综合开发利用;积极引导和鼓励民营经济进入农产品加工营销领域创业发展。支持企业利用资金、技术、品牌、人才、市场、管理等优势,通过入股、租赁、流转农民土地入驻凉山发展。

(六)强化质量安全。县市、州级有关部门要高度重视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建设,采取切实有力措施,加强农产品质量管理,督促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组织在农产品加工、营销过程中从源头、基地建设、加工流程上落实农产品质量安全措施,强化仪器设备配备,落实监管人员,自觉接受相关部门监督、检测、检验检疫,科学采购采收加工原料,按标准生产加工合格农产品。

(七)落实扶持政策。实施农产品加工流通项目中央、省、州财政贴息、补助、以奖代补和龙头企业贷款州级财政贴息政策。加大农产品加工流通重大项目规划、立项、申报的支持力度,加快前期工程进展,对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科技含量高、环境污染小的农产品加工营销项目,建立环评审批“绿色通道”。把农产品加工企业用地、农产品产业园区用地纳入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统筹考虑,合理安排,优先保障。鼓励和引导金融机构把农产品生产、加工和流通作为涉农金融服务工作的重点,加大涉农贷款投放力度,力争全年涉农贷款增速不低于当年各项贷款平均增速,贷款增量不低于上年同期水平。增加农产品加工营销的科技创新投入,落实鲜活农产品运输“绿色通道”政策,保障鲜活农产品配送车辆在城区便利通行和停靠,为农产品加工营销提供保障。

凉山州人民政府

2015年4月1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