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川西平原东北部的成都市青白江区,是我国西南地区“工龄”最长的老工业基地之一。国家“一五”时期建设的这座工业重镇,因工业而辉煌半个多世纪之后,遇到了严峻危机。
2014年-2016年,曾为青白江区两大“擎天柱”的川化集团和攀钢成都公司,前者全面退出化工产业,后者彻底关闭冶炼生产线。巅峰期占到全区工业产值近7成的两个“巨人”,只能断腕求生,艰难支撑。
两大企业的关停,使青白江在告别工业污染的同时,也面临经济下行与职工分流的双重压力。一些人说,青白江这下“遭了”。
然而,就在川化集团和攀钢成都关停的这两年,青白江经济总量竟然不降反增,2016年GDP增幅达到8.7%,高于全国、全省增幅。
“在国家‘三去一补’政策背景下,高污染、高耗能产业的全面关停,是一只迟早都要落下的靴子。”青白江区委书记刘筱柳说,但是,拆掉的砖瓦也能砌新墙,跌落的浪头里也有新风口。改革倒逼之下,青白江反而摸索出一套适合自己发展的“去”与“补”辩证法。
首先是“去计划、补市场”。曾在攀钢成都工作几十年的退休职工王鸿钧,把青白江区与川化集团、攀钢成都的关系比喻成“包办婚姻”,那只“搞包办的手”就是计划经济。“别的地方早都市场经济了,青白江还得补课。”
然而,青白江的“补课”是跨越式的。在近7000亩的攀钢成都厂区土地上,一个名为“积微”的智慧产业园正迅速崛起。攀钢集团的转型企业——积微物联,自2015年7月上线积微物联网以来,在线交易额由不到10亿元爆发式增长到去年底的400多亿元,成为西南最大的钢铁电商交易平台之一。
在即时更新的积微物联网上看到,物流承运商通过下载积微物联网络APP,就可以像“滴滴”司机一样抢单运货。“今年底解决保险问题后,个体货车司机也能上线随时抢单了。”该公司副总经理陈志强说,“虽然我们是攀钢集团全资子公司,但完全独立市场化运营,攀钢集团就是我们的一个VIP客户。”
其次是“去产能、补产业”。当年,为给两大企业提供运输配套,青白江建设了密集的铁路专线。如今,这些铁路成了深处内陆的青白江得以拥抱“开放红利”的最大优势。2013年4月,第一辆中欧班列满载货物从青白江驶向波兰罗兹,拉开了成都国际铁路港建设的大幕,也成为成都深度融入国家“一带一路”的重要窗口。目前,青白江至罗兹的单程运输时间仅为10.5天,是国内效率最高的中欧班列之一。去年,蓉欧快铁开行数量达到460列,居全国首位。成都一跃成为我国西向、南向开放的新高地。
成都国际铁路港的建设直接推动了青白江产业的重构与升级。近2年,以成都国际铁路港为“吸盘”,青白江迅速吸引了电商物流、新材料、智能装备、旅游等产业约800亿元的投资,成为快速消化分流职工、重新筑牢经济增长“底盘”的重要支撑。
再其次是“去管制、补服务”。“别的地方是‘城乡二元’,而青白江还是‘厂乡二元’。”青白江区副区长张彬说,工厂大门一关,外面的进不去,里面的也出不来。管理的割裂造成城市建设与服务的严重滞后。
一条全长1.6公里的智慧大道打破了封闭几十年的厂区。2014年起,青白江开始实施“政区合一”,将园区经济与行政社会功能融合发展,统一改善基础设施,恢复生态绿化。原川化、攀成钢片区规划了智慧产业城,总占地约2000亩的长流湖生态湿地公园,让新兴的产业园区实现了生态化、绿色化、宜人化发展,而整个青白江区,也从此告别“傻大黑粗”,走上了产城融合、宜居宜业之路。
一扇历史的窗关上,一扇未来的门就会打开。在“去”与“补”的辩证法中,高炉烟尘散尽之日,正是新生机喷薄而出之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