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区县招商 产业园区 企业选址 优惠政策 新闻中心
安康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装备制造业发展的意见

各县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工作部门、直属机构:

为进一步加快推进我市装备制造产业发展,扩大规模,培育龙头骨干企业,延伸产业链,提升装备制造产业层次和经济效益,跟进全省发展水平,根据《陕西省装备制造业调整和振兴规划实施方案》,结合我市产业实际,现就加快促进我市装备制造业发展提出以下意见:

一、重要意义

装备制造业是为国民经济发展提供技术装备的基础性、战略性产业,具有产业关联度高、产品链条长、带动能力强、规模效益明显和污染相对较小的特点。近年来,我市装备制造业得到较快发展,目前已有从业人员4000 多人,规模以上企业20 户,形成了专用汽车、汽车零部件、水利水电设备、电梯设备、农业机械、球墨铸件等30 多个品种。2013 年底,全市装备制造业规模以上工业实现产值40 亿元,占工业比重的6%,成为全市第三大支柱产业。但由于我市装备制造业起步晚,存在总体规模小、无成套设备、自主创新能力弱、缺乏大项目和自主品牌、协作程度低、市场竞争力不强等突出问题,迫切需要进一步做大做强。随着建成全省第二大交通枢纽战略的加快实施,我市的区位优势将更加凸显。抢抓各级重视装备制造业发展、政策环境良好的历史机遇,依托良好的区位优势和正在壮大的产业基础,进一步加快发展装备制造业,对于推动循环发展,实现美丽富裕新安康目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总体思路

(一)指导思想。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紧紧围绕“循环发展、工业强市”战略和中、省装备制造业调整、振兴规划以及《丹江口库区及上游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确立扩大总量、提升质量、优化结构、做大做强,增强综合竞争力的总体发展思路,以提升现有产业发展层次和核心竞争力为基础,着力营造良好发展环境,做大现有装备制造业,积极培育新兴产业,吸引产业聚集,力争通过5—8 年努力,把安康装备制造业建成优势突出、特色明显、协作紧密、配套完善、布局合理的支柱工业,不断提高我市装备制造业的整体素质和市场竞争力。

(二)基本原则。

1. 政策引导,市场推动。在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对资源配置起决定性作用和企业主体作用的基础上,把加快发展装备制造业作为促进安康绿色、循环和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重点,加强政策引导、激励和服务支持,促进产业资本、生产要素、科技资源向装备制造业聚集,大力营造产业发展的良好环境。

2. 突出重点,发挥优势。依托安康毗邻重庆、武汉、西安等汽车发展重点城市的区位条件,根据《陕西省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13---2017)》,大力发展专用汽车及汽车零部件,立足现有基础,不断完善提升,实施规模扩张,构建具有安康特色的装备制造产业格局。

3. 自主发展,扩大开放。加大对现有企业在产品核准、市场开拓、核心技术攻关、高端人才引进的政策支持力度,不断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和发展水平。继续扩大对外开放合作,引进大集团、大项目、大品牌落户安康,力争在较短时间内打造3—5 个国家或省内知名龙头企业,带动安康装备制造业向“成套、精密、自动化”方向发展。

(三)发展目标。依托现有装备制造企业和在建项目,到“十二五”末,培育装备制造业产值过10 亿元企业1 户,过5 亿元3 户。到2020 年,装备制造业产值达到200 亿元,占全市工业总产值比重12%以上,成为我市新兴支柱产业;培育产值过20亿元企业2 户,过10 亿元6 户,过5 亿元10 户;创建1-2 个省级以上产业技术中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三、发展重点

(一)壮大发展现有装备制造业。

1.专用汽车:在巩固现有专用车产品的基础上,支持企业通过技术引进、自主研发和技术改造,拓展品种,扩大规模,提高产品附加值。以现有的专用汽车企业为依托,重点发展重型厢式运输车、混凝土搅拌车、压缩式垃圾运输车、无水式保洁车、路面多功能检测车、多功能沥青路面养护车、矿山专用运输车、油田专用车、多功能电力维修车等产品,努力加快新能源汽车发展。

2.汽车零部件:发展壮大汽车零部件产业集群,引导零部件企业通过引进和合作,开发高端品种和系统组件。重点发展高强度轻质轮毂、高强度钢车轮、制动器总成、离合器、曲轴、传动系统、精锻精冲齿轮及配件等。拓展开发与成套设备配套的紧固件、高强度叶片刮板、钢圈钢套、钢体钢架以及特殊钢铸锻制品等。鼓励研发与成套设备配套的系统组件。鼓励混合动力汽车关键零部件的研制、应用和产业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