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区县招商 产业园区 企业选址 优惠政策 新闻中心
中央农村工作会议里的数字“三农”

务农重本,国之大纲。岁末年初,当大家纷纷在朋友圈回顾自己一年的工作与生活所得时,中央政府也晒出了“三农”工作成绩单。

作为党中央、国务院部署农村工作的最高规格会议,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于2017年12月28日~29日在北京举行。习近平总书记在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总结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三农”事业的历史性成就和变革,深刻阐述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大问题,对贯彻落实提出明确要求。其中,“8000多万农业转移人口成为城镇居民”、“6600多万贫困人口稳定脱贫”等数字更是直接体现了新时期中国“三农”工作成绩。

“这是党的十九大召开之后中央关于农业农村农民工作的重要会议,一方面,这次会议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分析‘三农’工作面临的形势和任务;另一方面,党的十九大提出的乡村振兴战略该如何实施落地,成为此次会议的主题和重点。”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产业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所长黄汉权在接受中国经济导报采访时表示。

2050年:乡村全面振兴

2017年10月召开的党的十九大上,乡村振兴战略首次被提出。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新时期做好“三农”工作的重要遵循。在去年年底举行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这一战略的目标任务得到进一步明确:到2020年,乡村振兴取得重要进展,制度框架和政策体系基本形成;到2035年,乡村振兴取得决定性进展,农业农村现代化基本实现;到2050年,乡村全面振兴,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全面实现。

黄汉权表示,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把乡村振兴战略划分三个时段,由近及远,既与2020年全面决胜小康社会目标相衔接,也同2020年到本世纪中叶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两个阶段相匹配。三个阶段的目标任务非常明确、科学务实,既注重短期,让广大农民群众尽快增强获得感、幸福感和成就感,增强其参与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又立足长远,提出令人振奋、催人奋进的目标,是指导今后一个时期乡村振兴的明确时间表和精细路线图。“中央为乡村振兴战略描绘了宏伟蓝图和努力方向,为今后乡村振兴战略如何实施提供了根本遵循。”他对中国经济导报说。

在中国社科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研究员李国祥看来,乡村振兴战略的三个目标任务时间点,与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的目标是同步的。他在接受中国经济导报采访时表示,“‘重要进展’是指乡村振兴战略的体制机制基本建立起来,乡村文明、社会治理、产业发展等成效初步显现;‘决定性进展’是指乡村振兴战略体制机制进一步理顺,城乡要素流动障碍全面消除;‘全面振兴’是整个乡村振兴的体制机制和政策都相当完善,城乡之间实现良性互动并相互促进,中国的‘三农’问题得到解决。”

他进一步说,乡村振兴战略会成为整个“三农”工作的总抓手。“国家接下来会制定乡村振兴的具体规划。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不仅仅是‘三农’体制,包括城乡体制等在内的很多国家经济体制都会借此机会进行一番梳理。”李国祥说。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该怎么走?会议提出,必须重塑城乡关系,走城乡融合发展之路;必须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走共同富裕之路;必须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走质量兴农之路;必须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走乡村绿色发展之路;必须传承发展提升农耕文明,走乡村文化兴盛之路;必须创新乡村治理体系,走乡村善治之路;必须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走中国特色减贫之路。

对此,李国祥表示,乡村振兴战略为全面性、根本性解决“三农”问题,提供了组织、制度、资源等各方面保障。“比如,第一条路就是重塑城乡关系,城乡融合发展的道路。过去,我们主要通过取消农业税、给农民补贴等方法发展‘三农’,指导思想是以工补农、以城带乡。这一点还要继续坚持,但未来城乡关系调整好了,城乡是相互开放的,也就是说今后的城市和乡村发展中,会拆除城乡二元体制机制的藩篱,实现资源要素双向流动,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

8000多万:新型城镇化和乡村振兴并不矛盾

如果说乡村振兴战略描绘了一幅未来“三农”的富美画卷,那么,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公布的“三农”成绩单,则为实现这幅富美画卷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城乡发展一体化迈出新步伐,农民收入增速连年快于城镇居民,城乡居民基本医疗和养老制度开始并轨,8000多万农业转移人口成为城镇居民。

“8000多万,与预计目标比较一致,同时也较为合理,体现了稳步推进的原则。如果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速度太慢,则完不成新型城镇化的目标;而太快的话,有些做法可能会违背农民意愿,同时一些城市也还没有做好准备一下子接受那么多农业转移人口。”黄汉权表示,5年累计8000多万农业转移人口成为城镇居民是符合我国国情的,相当于平均每年转移1600多万人,这与我国城镇化率每年提高一点多个百分点相吻合。

李国祥对此表示赞同。“未来还是要有序推进,新型城镇化水平还会不断提升。”

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胡祖才在2017年11月举行的第二届中国新型城镇化理论·政策·实践论坛上曾公开表示,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工作推进扎实有序,城镇化发展水平和质量稳步提高,新型城镇化建设取得了新进展;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稳步推进,户籍制度改革、居住证制度全面落地;武汉、成都、郑州、西安等二线城市纷纷出台吸引大学生落户的政策。

新型城镇化不断推进,越来越多农村人口转移到城市,那么,乡村振兴战略靠谁来实现?

对此,黄汉权表示,新型城镇化和乡村振兴战略并不矛盾。原因就在于,未来城乡要构建资源要素双向流动的机制,实现城乡融合发展。“首先,城镇化是一个普遍规律,随着经济社会发展,一个国家要从传统社会迈入现代社会,走向现代化,其工业化和城镇化水平一定会不断提高。在这个过程中,一定会有农村人口源源不断向城镇转移。但是,即便城镇化水平达到70%,甚至更高,也还有30%左右的人口生活在农村,何况以中国这么大的人口基数,相当于是说还有好几亿的农民留在农村,我们不能让这些人享受不到现代化的成果,所以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其次,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过程中,要处理好城乡关系,构建资源要素在城乡间的双向自由平等流动机制。有意愿来城市的人,就创造条件让他留在城里;有意愿下乡的工商企业,也要畅通渠道让他到农村去。当然,还有资金、技术、人才、信息等要素,当城乡要素双向流动机制构建起来后,会形成一个新的平衡。”

城镇化和乡村振兴并不矛盾,城市和农村的发展从来是互相促进、互相联系,城市和农村就是一个命运共同体。“将来城市的人口、技术、资本和创新的成果会不断流入农村。城镇化继续推进,同时布局乡村振兴战略,这是两个抓手。”李国祥表示。

6600多万: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进展

同8000多万一同出现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的,还有一个数据也引起了业界的广泛关注。党的十八大以来,脱贫攻坚开创新局面,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方略落地生效,6600多万贫困人口稳定脱贫,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进展。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稳定脱贫的数字是6000多万,而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这个数字被精确到6600多万。另据统计数据显示,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贫困发生率从10.2%下降到4.5%。“可以说,近年来中国扶贫工作成效非常显著。”黄汉权认为,6600多万这一数字很了不起。“这些年,我们每年基本上脱贫人口都是1000多万,党的十八大以前脱贫人口数量虽然每年更多一些,但是随着扶贫工作深入推进,越往后越是深度贫困人口,脱贫任务也更加艰巨,所以取得这样的成绩还是可圈可点的。”

黄汉权认为,党的十八大以来,6600多万人口稳定脱贫,主要基于以下三点原因。“一是从国家层面来说,这几年中央提出了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战略,并把它作为党和政府工作的重中之重,‘三农’工作本就是党和政府工作的重中之重,而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更是‘三农’工作的重中之重。二是这些年中国经济发展在全球范围内显得很亮眼,经济中高速增长给贫困人口提供了更多就业机会。三是五年来农业农村发展取得了历史性成就,特别是农村新产业新业态蓬勃发展,为脱贫提供了有力支撑。”

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在湘西考察时,曾这样强调:贫困地区要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把种什么、养什么、从哪里增收想明白,帮助乡亲们寻找脱贫致富的好路子。十八大以后,我国开启了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新征程,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成为新时期扶贫开发的战略指导思想。

对此,李国祥表示,脱贫成效来之不易。“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落地生效。精准扶贫,难度前所未有,让剩下的贫困人口能够一个不落全面过上小康生活,是很了不起的。”李国祥表示。

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指出,“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乡村是一个可以大有作为的广阔天地,迎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让我们共同期待乡村振兴战略的落地与实施,共同期待全面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