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区县招商 产业园区 企业选址 优惠政策 新闻中心
精准出击招大商——渭滨区招商引资工作纪实

年末岁首,渭滨区招商引资工作捷报频传:据统计, 2016年全区招商引资到位资金 99.19亿元,完成年度计划投资的 148%,引进亿元以上产业化项目 23个、 10亿元以上项目 5个。项目多、项目大、 500强、智能化、网络经济等关键词,成为 2016年招商引资工作最鲜明的符号。

而 2015年,渭滨区招商引资到位资金56亿元,引进亿元以上产业化项目 12个、 10亿元以上项目仅有 1个。仅一年,大环境并没有发生显著变化,渭滨区的招商引资工作为啥能有如此大的突破?采访发现,他们的秘诀就四个字——精准招商。

夯实责任体系 明确“怎样去招商”

2016年,渭滨区制定了重返全省经济社会五强区的发展目标。

要实现这一目标,不但要有显著的经济增量,还必须引进一批行业领军企业,培育诸多新的经济增长点。为此,区委、区政府秉承“把招商引资作为首要任务”“项目是招商引资生命”的理念,确定了招商引资工作的五大突破方向和五大产业板块:驻区大企业大集团转型升级、旧城改造和城中村改造、商贸业态晋档升级、文化旅游互融互动、培育新兴产业特别是互联网经济。“经济进入新常态,招商引资工作不能再盲目粗放、贪多求全,更不能坐等观望,而应该跟进新常态,树立新思维,认真钻研,实行精细化、精准化、务实化招商。”区委书记张德科说。为此,渭滨区对自身资源进行了细致梳理,知晓自己的优势所在,并将区位和环境优势、产业特点、现有要素、所需项目等整理编制成册,印制了《渭滨区招商引资工作实际操作方案》,为推介宣传、明确主攻方向、找准适合项目打好了基础。同时,区上还加大项目包装力度。反复审视资源禀赋,围绕产业主攻方向,提炼招商项目,安排专项资金进行策划包装,印制渭滨区投资指南,并配套制定优惠政策,大大提升了项目对接的精准度,提高了招商引资的命中率。

招商引资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靠“雷达型”搜索、“宝塔式”盯防,才可能有成效。因此,要想提高招商引资的效果和效率,就必须明确“由谁去招商”,有人统战,不打乱仗。为此,区上把招商引资作为全区一号工程、作为镇街和部门一把手工作,建立由区招商局牵头抓总的一体化组织体系,组建了 36个招商小分队,形成了“方方面面都动员、全区招商一盘棋”的工作机制。同时,区上明确招商引资主体责任,联合考核,奖惩兑现,明确区委常委和四大班子成员必须带队外出招商,真正将招商任务分解落实到位。

专业的事情交给专业的人做。区上借力各地商会,聘任了 20个招商顾问,并从上海、西安聘请专业人士来区培训自己的招商团队,有针对性地提高招商实战能力。区上还对 36个招商小分队做了对口分工,农业小分队专门瞄准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去招商,工业小分队专门瞄准工业企业去招商,新兴产业小分队则瞄准智能制造、机器人产业去招商等。招商小分队分工的细致化、专业化,有效避免了外出招商的盲目粗放和撒网漫灌。现阶段,为了抢占一带一路发展制高点,东部发达地区不少企业也在寻找西部合适的投资洼地,而这样的信息很容易通过专业的招商团队获得。区上就聘请西安极目公司等专业招商团队,帮其分析定位、精心策划、主动衔接。经过专业招商团队的牵线搭桥,招商引资的主攻方向就找到了。

在实际招商过程中,渭滨区委托浙江绍兴和广东深圳两家公司,聘请杭州、绍兴、上海 3地的 4位招商顾问,在当地开展委托招商、借梯登山、借力发力,促成复旦软件园、浙江万邦智能科技公司、绍兴金沙旅游发展股份有限公司等知名企业来渭滨投资签约。“招商季”活动期间,由区级领导带队, 36个招商小分队分头出击 49次,与目标企业进行一对一衔接。由于行动有计划、有方案,加之前期专业团队已经做足了工作,所以双方围绕“我们有什么优势,企业有什么需求”展开面对面洽谈,很快就能找到合作的共同点,招商成功率显著提高。“上门之前基本已经谈成了,我们来主要就是谈合作的细节。”区长苏少敏说。据悉,仅在成都西博会 4天期间,渭滨区就与成都 2家公司达成投资意向,并促成投资 10亿元的传化物流宝鸡公路港项目落地渭滨工业园区。

上一页123下一页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