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魏丽娟报道 近日,记者从市林业局了解到,2016年,我市完成营造林面积73.3万亩,其中实施人工造林50.8万亩、封山育林6万亩、森林抚育16.5万亩。以城市绿化、绿色长廊、产业建设为重点,“林业十大工程”和“五个百万亩基地”建设持续有力推进。
身边绿色越来越多
去年,榆林绕城快速干道西段绿化32.8公里,栽植以樟子松、油松、长枝榆等乔木为主的苗木350万株,实现了榆林绕城快速干道108公里全线绿化全覆盖。榆阳区实施了金鸡滩循环产业园二期、榆林沙漠国家森林公园、补浪河女子民兵治沙连基地等重点绿化项目,栽植各类苗木35万株。神木县完成城区迎宾大道景观绿化244亩,完成“两山”森林公园九曲黄河园景观绿化300亩。定边县马莲滩沙漠公园建设完成投资3000万元,景观绿化800亩,栽植乔灌木28万多株。靖边县自筹资金1188万元,实施城区五台森林公园“一路一品”景观绿化工程,栽植各类常绿树种和花灌木22万株。
绿色长廊建设成果显著,开展了高速公路、国道、省道和铁路沿线、县乡公路以及园区、通村道路绿化和补植补栽工作,绿化总里程1064公里,各县区栽植更加注重美观性和实用性相结合。樟子松基地建设按照统一规划、集中连片、整体推进的要求,新栽11万亩。资源开采企业造林绿化5万亩。全市新栽经济林8万亩,对低产枣园等经济林实施改造5万亩。完成千村万户绿化工程14个,完成美丽乡村绿化51个。
林业建设实现大提升
2016年,市委、市政府决定开展“林业建设五年大提升”,全力推动林业建设。市林业部门安排早、行动快,高起点设计、高标准施工,绿化美化兼顾,打造绿化精品工程。
造林继续开展技术集团承包,市直林业技术单位成立技术集团承包小组,包抓红枣、核桃示范点23个,以点带面,形成规模。各县区改革创新,活化机制形式多样。子洲县在乡村道路绿化和美丽乡村建设中,采取林业局保障苗木和技术、乡镇政府组织实施、村组群众投劳的方式,鼓励乡政府和个人承包部分工程,农民每栽一棵树可以获得12元补助,同时承担后期管护工作,把造林和管护责任落实在了基层和农民手中。
清涧县鼓励扶持林下经济发展,大力扶持店则沟镇和平枣业有限公司、双庙河乡龙源农林专业联合合作社、李家塔兴盛种养专业合作社等7个规模较大、管理科学的林下种植养殖基地,林下种植养殖业发展快速,全县林下种植柴胡等中药材4000亩,带动一大批贫困村自发进行林下养鸡、养黑土猪等模式,依靠林下经济脱贫致富。府谷县碛塄农业园区通过筹集融资的创业模式,从河北引进500多只鹅苗,成立园区首家大学生村官林下养鹅创业试验园。
活化造林机制解决矛盾
针对造林绿化用地矛盾突出的问题,我市活化造林机制,在全市推广“企业+基地+农户”的土地流转经营模式,各县区采取不同措施落实造林绿化用地,佳县益民枣业公司在上高寨乡采取土地流转的模式,集中连片营造经济林。米脂县银州镇高硷村农民姬桂玲自筹流转土地500亩种植苹果。为了确保收益,榆阳区与人保财险公司合作,参保大扁杏4.66万亩。投资30万元采取财政补贴的形式,向群众发放杏核分离机具190台,调动群众发展产业的积极性。
同时,实行育苗造林一体化,对红枣、核桃等经济林基地建设工程,以及在国有林地上实施的工程不进行招投标,均实行育苗造林一体化,由群众和林业单位组织实施,缩短了前期准备时间,减少了因林地纠纷导致的阻工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