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区县招商 产业园区 企业选址 优惠政策 新闻中心
陕西省“构筑新高地” “三大区域”发力 自贸区培育新优势

陆凌根是浙江屹立装潢公司西安分公司的总经理。8月20日,他刚刚与西咸新区签约了一笔金额达2.2亿元的投资,这是他的公司在西安市落地的第一个项目。“2007年,我就来到陕西投资,早先的项目多在咸阳市,今年才来西安市投资。”他说,“西安市现在的行政效能提高了,以前注册公司,需要1个月至2个月的行政程序,现在最多3天到5天就可以办结。”

浙江屹立装潢公司西安分公司的注册地址在未央路138号,距离西安市政府很近。陆凌根说:“选择北郊,是因为这里交通相对方便,距离高铁站、飞机场都不远,而且地铁能够和其他交通方式无缝对接。”在他看来,便捷的交通,是促进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

1企业奔着“新高地”来

打造“一带一路”核心区、打造高水平自贸试验区、打造军民深度融合发展示范区、打造全面深化改革先行区、打造区域特色发展引领区,被许多专家称之为构筑新高地需要着力打造的“五区”。

构筑新高地,因此成为吸引企业家们来陕西投资的关键。

陕西省浙江丽水商会会长杨金融说:“今年以来,来陕西投资的浙商不断增多,仅丽水市来陕西投资的企业就有20多家,投资意向高达万亿元。一个城市的市场开放度越高,就越容易吸引资本要素聚集。”

仅用3个月就落地运营的西安港进口红酒基地,创造了“浙商西进”的陆港速度。高效的服务,吸引了美国安博物流公司、苏宁云商集团公司等11家国内外知名企业相继落户西安国际港务区。据了解,围绕迈入“万亿级”城市目标,西安市强力推进“三廊三轴三带一通道多中心”建设,紧盯高端产业,加快培育3个万亿级产业、10个千亿级产业集群。

西北大学经管学院院长、博士生导师任保平说:“打造‘一带一路’核心区,让陕西从内陆腹地,一举变为开放的前沿;打造高水平自贸试验区,扩大了陕西对外开放的范围,提高了陕西对外开放的层次。”

西安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任晓今说:“西安市正抓紧创建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区和自主创新示范区,同时发挥西咸新区国家创新城市发展方式试验区综合功能,充分利用先行优势,构建西部创新创业新高地。全市推行‘行政效能革命’,深化‘放管服’改革,有效激发了各类市场主体活力。”

众多军工企业,为陕西的军民深度融合提供了载体。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第一飞机设计研究院(一飞院),正成为推动陕西军民深度融合的“排头兵”。

“‘运20’是一个军民深度融合的典型例子。在整个研发过程中,陕西有27家单位参与型号研制,涉及航空、电子、兵器、化工等多个行业,占全部参与型号研制单位的30%;参与新材料研制的90家单位中,有7家是来自陕西的民营企业。”一飞院党委书记王剑介绍说,“这是陕西航空产业落实军民深度融合的成功范例。此外,依托军工型号研制衍生的普通发明,其专利数量十分可观,如果能够实现快速转化,将为陕西经济建设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持。”

陕西省第十三次党代会提出,要围绕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抓住重点领域,把握关键环节,深层次推进改革,全方位扩大开放,加快建设资源配置能力强、体制机制活、服务效能高的改革开放新高地。打造“一带一路”核心区、打造高水平自贸试验区、打造军民深度融合发展示范区、打造全面深化改革先行区、打造区域特色发展引领区。

占据高地,才能赢得主动。陕西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苏园林说:“构筑新高地,是要打造制度创新的高地,不仅是产业发展、要素聚集、区域增长的制高点,更是制度性开放和创新的策源地。新就新在机制新、格局新、路径新、模式新,高就高在市场化程度高、开放水平高、创新水平高。”

西安咸阳国际机场。宁波摄

2开放型经济的平台

9月21日,2017欧亚经济论坛正式开幕。

本届论坛旨在通过政商学界的广泛对话,加强政策协调和发展战略对接,发掘欧亚地区市场潜力,促进地区投资和消费,增进沿线各国的人文交流,打造产业互补、协同发展的合作新格局。同往届相比,2017欧亚经济论坛突破“一会一展”的旧模式,采用“论坛、博览会、投洽会”三位一体的新模式,使欧亚经济论坛服务经济发展的宗旨得以全面体现。

从2005年举办首届欧亚经济论坛至今,12年里,欧亚经济论坛吸引了不同肤色、不同语言、不同国度的国家元首、政府高层、商界名流、专家学者云集西安。

欧亚经济论坛之外,陕西搭建的多个高层次对外开放平台,正在为构筑新高地“引资、引技、引智”。

“丝博会暨西洽会”“杨凌农高会”“中国西部跨国采购洽谈会”“陕粤港澳经济合作活动周”等经贸交流活动,正在构建陕西“全球招商”的服务网络。

陕西省商务厅厅长赵润民说:“构筑新高地,必须坚定不移抓好招商引资工作,创新方式方法,加强平台载体建设。深入开展精准招商和专业对接,不断扩大引资规模,提高招商质量,确保项目不断档、投资不减速、发展不停步。”

陕西省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所长裴成荣认为,构筑新高地,必须重点推进大通道、大平台、大产业和大环境建设,形成公路、铁路、航空三大交通枢纽,构筑口岸、保税区、自贸试验区相互协作的内陆开放体系,为开放型经济快速发展创造新环境。

许多专家建议,陕西要加强与长江三角洲城市群、长江中游城市群、京津冀城市群、成渝城市群等城市群的战略互动,建设融入全球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的国际产能合作中心,构筑产业合作的新高地。

3带着产业走出国门

构筑新高地,为陕西企业走出国门提供了机会和平台。带着产业走出国门,又推动陕西形成开放包容的经济大环境。

“‘一带一路’倡议给省属国有企业提供了‘走出去’的机遇,为企业拓展了发展空间。”陕西省国资委主任胡保存说。

支持企业“走出去”,就是要引导企业大力发展外向型经济,鼓励企业在工程承包、油气矿产资源开发等领域,参与国际产能合作,推动国有企业主动融入全球产业与贸易之中。

努力打造内陆改革开放新高地,重点在于拓展海外发展新空间,培育开放竞争新优势。围绕“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抓住全球产业链布局的新机遇,不断拓展“海外陕西”的发展空间,是陕西一批有远见、有实力的企业家共同努力的目标。

努力打造内陆改革开放新高地,要加强与中亚各国在能源资源、装备制造、商贸旅游、现代农业等领域的合作,加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互联互通,加快陕西经济全面深度开放。

任保平说:“要以全面开放助推追赶超越,使陕西经济从资源依赖型走向创新型,从汗水型走向智慧型,推动陕西经济实现数量和质量的全面提升。”(陕西日报记者沙莎见习记者陈卓珂)

“三大片区”的试验——陕西“构筑新高地”观察之二

自4月1日揭牌运行以来,陕西自贸试验区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成绩单:截至9月8日,新增注册企业5219户,其中外资企业58户;新增注册资本1693.03亿元人民币,其中外资企业注册资本28548.72万美元。

记者刘强摄

8月23日,沣东自贸产业园正式开园。

这里是陕西自贸试验区沣东新城功能区的重要承载区,是陕西自贸试验区首个建成的以自贸为主题的产业园。

这里也是陕西首个低密度绿色生态办公空间,海航资本、博联平行进口车等百余家企业陆续入驻园区。

“沣东自贸产业园根本不愁招商,凭借着自贸试验区和服务贸易示范区双试叠加的政策优势、区位优势,现在很多客户都是主动找上门的。从开园到现在,每天都有10多家企业到园区来了解情况,寻求合作机会。”沣东自贸产业园招商经理郝栋自豪地说。

这是陕西自贸试验区揭牌运行170多天来,用制度创新赢得发展新空间的缩影。截至9月8日,陕西自贸试验区新增注册企业5219户,其中外资企业58户;新增注册资本1693.03亿元人民币,其中外资企业注册资本28548.72万美元。

1自贸试验区围绕大西安布阵

4月1日,陕西自贸试验区在西安高新区揭牌,标志着陕西正式开启自由贸易试验区时代。

陕西自贸试验区包含三大片区、9个功能区,实施范围119.95平方公里。其中,中心片区87.76平方公里(含陕西西安出口加工区A区0.75平方公里、B区0.79平方公里,西安高新综合保税区3.64平方公里,陕西西咸保税物流中心〔B型〕0.36平方公里),西安国际港务区片区26.43平方公里(含西安综合保税区6.17平方公里),杨凌示范区片区5.76平方公里。

这三个片区外向型经济活跃,既有共性,也有个性。共性是以全球视野汇聚高端要素,培育高端产业;个性是各有重点发展方向,且十分清晰。

陕西自贸试验区中心片区将重点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着力发展高端制造、航空物流、贸易金融等产业,推动服务贸易,促进体系建设,拓展科技、教育、文化、旅游、健康医疗等人文交流的深度和广度,打造面向“一带一路”的高端产业高地和人文交流高地。

国际港务区片区重点发展国际贸易、现代物流、金融服务、旅游会展、电子商务等产业,建设“一带一路”国际内陆中转枢纽港、开放型金融产业创新高地及欧亚贸易和人文交流合作新平台。

杨凌示范区片区以农业科技创新、示范推广为重点,通过全面扩大国际农业领域合作交流,打造“一带一路”现代农业国际合作中心。

俄罗斯库尔斯克州占地两万多亩的杨凌库尔斯克农业科技合作园正在加快建设。园区内,农业大棚已经初具雏形,水电气等基础设施正在建设当中,预计2018年就能启用。

陕西自贸试验区空港新城功能区总投资高达10.6亿元的法国赛诺菲梅里亚动物疫苗生产基地项目,已经进入建设准备阶段,预计今年年底开工。

陕西自贸试验区秦汉新城功能区“一带一路国家文物数字化交流合作”创新模式案例,作为陕西自贸试验区首批“最佳实践案例”正式上报商务部,并得到充分肯定。

……

“利用自贸试验区在全球价值链体系中促进陕西产业的转型升级,高标准对接国际经贸规划,扩大对外开放的范围,在更广领域、更大范围和更高层次上形成各具特色、各有侧重的开放开发格局,提高陕西对外开放的层次。”西北大学经管学院院长、博士生导师任保平说。

5个月的时间,中航电测总部、中民投国际物流融资租赁有限公司、宝能集团西北总部、海航现代物流等一批具有产业风向标意义的大项目纷纷落户陕西自贸试验区,在金融、物流、军民融合、现代农业、投资贸易等领域,推动世界前沿技术和高端产业落地陕西。

2自贸试验区里都试验些啥

“做好陕西自贸试验区建设,加快培育外贸竞争新优势,着力发展国际货运,加强大通关建设,优化整合口岸监管服务功能,推动航空港和陆港联动发展,积极培育跨境电商、外贸综合服务企业等新型贸易方式,拓展‘陕货’境外市场,使自贸区成为带动陕西经济全面深度开放和国际化水平大幅度提升的新平台。”任保平提出。

自贸试验区建设的核心是制度创新。陕西自贸试验区最大限度地发挥制度创新带来的开放优势,向市场放权以激发市场的活力。

在陕西自贸试验区国际港务区片区,创造了2小时完成注册资本20亿元的企业注册速度。

过去需要一年多才能履行完审批手续的建设项目,现在在自贸试验区50天左右即可办结。

服务于通关便利化的电子口岸建成并顺利运行,企业通关时效提高70%以上。

……

在陕西自贸试验区内,对标国际的营商环境建设快速推进:“一口受理、多证合一、多项联办”商事登记制度改革正在稳步推进;创新企业投资项目核准和备案方式方法,对所有行政审批和服务事项,实行“一口受理、并联审批、限时办结”,大幅缩减审批时间;陕西省政府将213项省级部门审批管理事项,下放和委托自贸试验区各管委会办理。

在陕西自贸试验区内,投资贸易便利化改革成效明显:全面推行负面清单的管理模式;服务于企业内外双向投资的“走出去一站式服务平台”已经建成;国家统一标准的国际贸易“单一窗口”上线运行。

杨凌示范区片区发起成立了由中美15所大学签约组成的“中美大学农业推广联盟”。

西安咸阳国际机场国际客运航线达到57条,货运航线达到13条。

……

“在创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人文交流新模式方面,积极开展‘五项探索’,即结合我省的特色和优势,围绕科技、教育、文化、旅游、健康医疗等五个重点领域,促进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民心相通。”陕西省商务厅厅长赵润民说。

数月来,陕西自贸试验区依托陕西在人文、旅游、医疗、科技、现代农业等方面的优势,不断探索国际合作新模式。着力扩大医疗卫生领域对外交流合作,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9个城市签署了医疗机构合作意向书;加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教育领域合作;出台了《陕西省文化金融综合服务中心建设方案》,举办丝绸之路国际旅游博览会和丝绸之路国际艺术节;新增西安至芝加哥、西安至阿姆斯特丹两条洲际货运航线,加密中欧班列,为陕西打通一条立体化国际物流大通道;在境外启动建设了中哈现代农业示范园、中美农业科技产业园、中俄现代农业科技园等6个国际合作园区。

3自贸试验区带来的生活体验

由于通关流程缩短、物流成本降低、销售环节减少,自贸试验区内进口商品的价格远低于市场上其他渠道的进口商品,这是自贸试验区带给普通百姓最直接的“礼包”。

在沣东自贸产业园,博联平行进口车公司正在加紧装修。据园区内负责博联平行进口车公司项目的工作人员介绍,该公司有150人的专业团队,预计年销售各类平行进口车百余辆,年营业额2亿元以上。不久,普通百姓就能从这里买到物美价廉的进口车了。

在自贸试验区里,允许进口商直接从原产地进口汽车,这样平行进口汽车售价比传统4S店便宜15%至30%。“灵活的保税规则是商品价格较低的原因之一。通过自贸试验区‘保税展示交易平台’,商品在展示过程中是保税的,卖出去才交进口关税,供货商不用事先垫付税款。因为降低了资金成本,所以商品价格也降下来了。”沣东自贸产业园副总经理孙萌介绍。

按照自贸试验区相关方案设计,许多类似于平行进口汽车这样的商品,将随着自贸试验区建设的推进,更加便利地进入百姓的生活之中。

在陕西自贸试验区西安国际港务区片区,澜博跨境购物中心里来自世界各地的商品琳琅满目。该项目依托陕西自贸试验区的政策优势与西安港的口岸功能优势,结合境外产业购物旅游新理念,创新商业运营模式。

此外,外资培训、外资医院、外资金融机构、外资旅行社在自贸试验区里的设立条件也将进一步放宽。未来,不出国门享受国外教育、医疗、理财等服务或将成为现实。

“三大区域”齐发力——陕西“构筑新高地”观察之三

关中、陕北和陕南,在地理上形成特色各异的三大区域。强关中、稳陕北、兴陕南,充分利用三大区域独特的自然条件、产业优势和人文资源,为构筑新高地打造区域特色发展引领区。

汉中的春天,油菜花带给人一派诗情画意。陕西日报记者刘强摄

8月28日,全长828.5公里的陕西沿黄观光路正式通车。陕西沿黄观光路沿线经过榆林、延安、渭南、韩城4市12县、72个乡镇、1220个村,直接受益人口达220多万。陕西沿黄观光路建成通车,进一步完善了我省陕北和关中东部地区路网结构,对沿黄地区旅游开发、生态保护、脱贫致富影响巨大。

交通对经济社会发展有重要作用。陕西沿黄观光路连接了陕北与关中两大区域,串起了沿线好风景,也盘活了当地资源。

构筑新高地,要着力打造区域特色发展引领区。这需要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也需要以产业分工协作、城镇化综合体系的完善为抓手,推动全省三大区域找准定位、发挥优势、各显其长、协调发展。

关中要强怎么强?

关中强则陕西强。据统计,2016年关中地区GDP总量占全省的65%,优势明显。

“过去,外国人来西安,大多是对中国古代的历史文化感兴趣,以旅游为主。如果工作的话,一般就是教外语或者开餐厅,现在可不同了。”在西安做外贸生意的土耳其商人哈桑告诉记者,外国人在西安从事工作的类型日益丰富多样。

哈桑说:“我的朋友大多在高新技术、金融和外贸三个行业工作。我们小区前段时间还搬进来几个创业做电商的留学生。身边的朋友都很看好西安的发展前景,我和家人也常住西安,西安是我的第二故乡。”

凭借在经济、科技、文化、社会等多领域的发展优势,西安市正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外国人安家立业,这也让大西安更具“国际范儿”。

不光是外国人,西安市对各类人才的吸引力也逐年增强。“筑巢引凤”,打造人才高地,为强关中注入了源源不断的活力。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双创”对经济的推动力不可小觑。继西咸新区获批成为首批国家双创区域示范基地之后,今年6月,杨凌示范区、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西安光机所等3家单位获批国家第二批双创示范基地,陕西双创示范基地达到了4家。

值得关注的是,依靠科技创新助推产业升级,已成为关中地区转型发展的亮点。

渭南市以3D打印设备生产、3D打印材料研发生产、3D打印应用型人才培养为抓手,主动将3D打印技术培育成当地主导产业,开启了“3D打印+”新模式。

另外,关中地区日渐提升的对外开放水平和逐步改善的营商环境,也引得众多知名企业纷至沓来。

今年以来,华侨城、海航、京东、正泰、浙民投等一大批企业落户西安,将在西安的文化旅游、装备制造、生物医药、金融物流等诸多领域开展全方位深度合作。7月18日,西安市政府与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正式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吉利集团将在西安市经开区投资建设吉利新能源汽车产业化项目。

关中要强,怎么强?

省第十三次党代会报告提出,关中要把握后工业化社会特征,赶超全国工业化进程,适应信息技术发展带动产业结构调整和社会需求多样化、个性化的变化,着力满足经济形态和生活方式变革带来的增长需求,依托高科技产业园区,壮大技术、知识密集型产业,发展总部经济,促进生产过程全球化。多轴线、多中心、多组团完善大西安规划,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系统规划和建设关中城市群,创建开放型城市,形成吸引力强的专业人才、技术人才、管理人才聚集区,以创新引领工业化进程。

陕北要稳怎么稳?

位于延安市富县吉子现乡的华能延安电厂,正在紧锣密鼓地建设当中。

这是延安市目前最大的煤电项目。按照计划,该项目将于2019年底正式投产发电。

华能延安电厂是陕西省政府同华能集团在陕合作建设的第一批电源点项目。据介绍,该项目是陕北-关中750KV线路的重要电源支撑点,可实现电力就地消纳和长距离输送,具有指标领先、经济高效、技术超前、节能环保等特点。项目正式投产后,每年可发电66亿度,消耗延安本地煤炭250多万吨,实现工业总产值23亿元,创造利税近3亿元。它对于带动延安市建筑、运输等行业的发展,加快区域煤炭资源的就地转化,推动革命老区产业结构优化调整都将产生积极影响。

能源化工产业是陕北地区的主导产业,如今,“高端化”已成为陕北乃至全省能源化工产业发展的趋势。

延安市“十二五”期间初步完成了“三区九园”的能源化工布局,形成了炼化一体化、化工产业精细化、能源利用绿色化、工业发展生态化等相对完善的综合能源化工产业体系。

榆林市经过多年发展,已经构建了原煤-发电、原煤-兰炭-电石或铁合金-金属镁、原煤-兰炭-煤焦油-清洁燃料油、原煤(天然气)-甲醇-烯烃或醋酸、原盐-烧碱、聚氯乙烯等循环型产业链。形成了以煤、油、气、盐采掘为基础,电力、化工为主导的产业体系,成为国家“西煤东运”“西气东输”“西电东送”的重要基地。

陕西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苏园林在“五新”战略任务系列论坛理论研讨会上发言时说:“当前,能源初级产品价格总体仍处于低位,为我们深度转化提供了倒逼机制。陕北要继续遵循‘三个转化’的方针,大力实施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和能源替代工程,推进陕北神府、榆横、延安和关中彬长‘西电东送’煤炭基地建设。同时,陕北要建设世界一流现代化煤化工产业园区,打造高端能源工业产业集群,始终保持能源产业在全国的领先地位。”

陕北发展要稳,还要做强红色文化旅游产业,壮大金融、信息、广告、咨询、公用事业等现代服务业,促进第三产业高速增长,全面提升产业竞争力和区域辐射力。

陕南要兴怎么兴?

兴陕南,离不开绿色发展。

“漫山遍野全是油菜花,一株株簇拥着开放,黄灿灿的一片。风一吹,连片起伏的油菜花就像黄色的海浪。”今年3月,家住西安的李旭终于圆了去陕南赏油菜花的愿望。回忆起那次旅游,李旭至今感到意犹未尽:“有空我会再去一趟陕南,好好享受那里迷人的风景。西成高铁也快要开通了,以后去陕南游玩就更方便了。”

中坝大峡谷、安康双龙生态旅游度假区、瀛湖风景区、老君山、牛背梁国家森林公园、棣花古镇……陕南旅游资源富集、生态良好。

近年来,为确保一江清水送北京,陕南三市坚持走循环发展之路。随着生态旅游业的快速发展,陕南已经成为众多省内外游客休闲度假的首选之地。

与此同时,以绿色循环发展为总基调,陕南积极抢抓建设国家生态文明综合改革示范区的机遇,在新材料、新能源、生物医药等领域打造更加完善的绿色循环工业体系。陕南地区是我国重要的多金属成矿带,资源十分丰富。今年陕西省将矿产勘查重点转向新能源新材料上,汉中石墨资源开发将在勘查、科研、开发方面全方位发力,尽早实现成果转化,变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

陕西省第十三次党代会报告提出,陕南打造区域特色发展引领区,要突出绿色循环发展,呼应长江经济带战略,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健康养老、文化旅游等绿色产业,增强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建设“秦巴明珠”生态旅游城市,做到生态环境保护、产业发展和新型城镇化同步推进,加速赶上全国工业化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