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区县招商 产业园区 企业选址 优惠政策 新闻中心
华商报:总有一种梦想让人心潮激荡

秦岭苍苍,黄河泱泱,炎黄伟业,于此肇创。   提起陕西,这片承载了汉唐盛景的皇天后土,一路走来,足迹里刻满了无数个中国第一——第一帝都在此纵横捭阖,第一盛世在此气度煌煌,第一古都在此迎来万国朝贺,第一商帮在此叱咤风云……这源自陕西人敢为天下先的勇气,也源自陕西人骨子里家国一体的情怀。   中华民族数千年的文明史,陕西历来就是中流砥柱,这是历史赋予陕西的责任和担当,也是陕西人追逐汉唐荣耀的终极梦想。进入21世纪,陕西又让世界眼前一亮——打造“核心板块支撑、快捷交通连接、优美小镇点缀、都市农业衬托”的新型城市,做中国的城镇化进程的探路者,是陕西人的宏伟构想,位于西安咸阳两大古都之间占地800余平方公里的西咸新区成了当之无愧圆梦的华丽舞台。三年来,西咸新区实现了城市骨架基本拉开、生态环境明显改善、招商引资成效显著、新兴产业集聚发展,固定资产投资过千亿元的阶段性目标。   三年时间,利好一直不断,2013年9月份,国家主席习近平提出建设丝路经济带的构想。在一个更高更宽的时空范围内,作为丝路起点的陕西,一如历史关键时刻被委以重任,这也让位于陕西核心的西咸新区加速超车成为必然。   重磅利好就在2014年1月6日,国务院批复同意设立西咸新区,明确了“把西咸新区建设成为我国向西开放的重要枢纽、西部大开发的新引擎和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的范例”的发展定位,西咸新区成为首个以创新城市发展方式为主题的国家级新区。这是国家深入推进西部大开发、扩大向西开放、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推进新型城镇化的重大战略举措,是国家赋予陕西的重大战略任务,是陕西发展的重大战略机遇。   一份份构想勾勒出西咸新区美好的愿景,但所有的愿景离不开国家对西咸新区的殷殷期盼——“支点、枢纽、引擎、范例”四大功能定位,不难看出,这是一份厚望,也是一份信任。   不负重托,堪当大任。过去的一年,为了更好地诠释这四大功能定位,西咸新区一直用“新”说话——一座座高楼的崛起,一座座桥梁的贯通,一片片园区的建成,一个个项目的落地,这些表象注解着西咸新区全面发展的严谨逻辑:信息技术、文化旅游、新能源新材料、健康医疗、新型农业、临空科技产业6大科技创新产业项目矩阵产业雏形渐成并显示出强劲后劲。   其实,所有的理念和行动,说到底,是为让人更加享受城市的便捷和舒适,在这一点上,西咸新区牢记群众利益无小事——2014年,无论是保障房安置、户籍制度改革、就业指导培训还是学校医院建设、绿色生态环保建设,一切都是以百姓生活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做到贴心、安心、放心。   海绵城市、智慧城市、农业都市、产业新城、文化新城……所有标签都印证着在人、城、产、生态和谐共存健康发展的征程上,2014年,西咸新区又迈出一大步,这离不开省委省政府的高瞻远瞩——《中共陕西省委、陕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西咸新区发展的若干意见》,要求举全省之力支持西咸新区发展;也离不开与西安、咸阳两座城市的协作,更离不开每一位建设者的贡献。正是从上到下拧成一股绳形成巨大合力,“抢在前、走在前”的西咸新区才不负众望战绩不俗。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奔涌的江河,永远会为扬帆的巨轮涌动激流。经过三年发展,尤其是过去一年的全力加速,西咸新区用实力探索城市发展的新路,一个全新城市雏形已在两座古都之间渐露芳容。一张张生动的笑脸,一片片火热的工地,让抽象变得具体,让具体更生动,这才是有鲜活梦想的西咸,这也是让人心潮激荡的西咸。   加快西咸新区发展,对我省推动西咸一体化、建设关中城市群,深化改革开放、促进经济转型、推动西部地区发展、探索新型城镇化道路具有重要意义,这是省委省政府对西咸新区的定位,也是西咸的发展目标。   2015年大幕已拉开,在“新常态”大背景下,发展的路上将会面临更多挑战,但我们有理由相信,起跑迅速的西咸,一定会在加速途中昂首挺胸稳步向前,以优异的成绩开创新局面,实现新跨越!   (华商报记者 付军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