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区县招商 产业园区 企业选址 优惠政策 新闻中心
从新能源汽车看2014陕西工业的绿色发展?

2014年,陕西工业围绕“稳中有为、提质增效”的总体要求,按照“大力打造支柱产业,坚决淘汰落后产能,保持工业经济持续稳定增长”的工作思路,攻坚克难,迎难而上,工业经济总量稳步扩张,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取得积极进展。

绿色发展倡导注重节能减排

目前,新能源汽车尚处于市场培育阶段,撬动行业发展的支点是政策扶持。2014年,陕西制定出台节能与新能源汽车重点产品推广销售奖励补贴办法,紧紧抓住西安列入国家新能源汽车试点城市机遇,积极落实省市各项优惠政策,有效撬动了陕西新能源汽车的市场发展,使得陕西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研发生产保持国内领先。陕汽天然气重卡产销全年可达1.5万辆,国内市场占有率45%以上;比亚迪“秦”新能源汽车全年产销1.4万辆,占全国新能源汽车市场份额30%以上,占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90%以上。此外,陕西扩大甲醇汽车试点,20辆甲醇出租车开始在西安市运行,宝鸡市扩大试点范围达到100辆规模,汉中和咸阳两市也相继启动运行。

积极创新实现三产融合发展

作为省级重大技改优秀项目和陕西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陕西竹园村食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根据经济发展新常态,通过转型升级,改变了原有粗放型生产、经营和管理方式,积极创新走出一二三产融合、全产业链发展的新道路。它先后在汉中建设300亩生态农场、在杨凌建设千亩设施农业基地和深加工工厂,并在全国三十多家餐饮门店,按照专业化生产方式实行清洁生产、环保生产和循环生产。此外,在杨凌设立的竹园村果蔬花卉专业合作社,为企业打造健康食品产业链提供了源头保障,使得农产品从田间到餐桌更加安全和顺畅,更为区域内特色农产品生产开辟了一条新道路。

科学转型工业发展获重大突破

目前国内煤炭市场面临“天花板”,但陕西多措并举科学转型,针对我省榆林兰炭产能释放不足50%的现状,以开发兰炭多用途利用为抓手,深耕市场,组织龙头企业和科研机构开展兰炭高炉喷吹、电厂掺烧、民用型煤、兰炭制气等领域专题研究和应用性试验,并取得阶段成果,产品经济性和节能减排效果突出。全年预计实现兰炭销售2500万吨,增加500万吨,粉焦价格由年初的200元上涨到230元左右,兰炭企业历年积攒的库存全部销完,并仍有订单等待供应。陕西不断开展煤化工产业深入研讨,确定以间接液化法和块煤热解提取煤焦油加氢法(“榆林版”煤制油)为主要路径,谋划煤制油等化工产业发展。目前延长靖边33万吨油煤共炼、安源45万吨全馏分加氢、榆横15万吨合成气制油等6个煤制油项目建成投产,油品产能翻两番,达到188万吨。

合理招商吸引人才促区域就业

2014年,陕西以引进集成电路和智能手机为方向,促使我省电子信息产业迎来爆发式增长。三星闪存芯片项目如期竣工量产,月均产量达到2.5万片,年内预计实现销售收入60亿元,吸引就业上万人。围绕三星项目,我省加快完善硅材料、芯片制造、封装测试、研发设计、设备制造等产业链重点环节,吸引聚集配套企业160余家。此外,陕西工信厅多次赴目标企业招商引资,协调西安市落实配套政策,相继促成中兴1500万台智能手机生产项目、比亚迪手机配套项目落户陕西,努力将我省建设成为西部最大的智能手机生产基地。这些措施和项目都将在很大程度上促进陕西高校人才的就业,缓解高校学生就业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