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区县招商 产业园区 企业选址 优惠政策 新闻中心
自贸区各领域集成共享改革成果频出

  在日前举行的2016自贸区论坛上,上海自贸区管委会副主任曹宏瑛在会上分别从投资、贸易、金融及政府管理方面介绍了近三年来上海自贸区的建设情况。

  曹宏瑛在会上透露,上海自贸区投资的领域和范围进一步扩大,优化完善了以贸易便利化为重点的贸易监管制度,探索深化了以资本项目可兑换和金融服务业试点开放为目标的金融创新制度等,并公布了一系列相关数据。

  管理平台基本建成

  上海自贸区对外商投资实行“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模式,减少和取消对外商投资者准入限制。经过近三年的运行,曹宏瑛表示,基本建成了以“负面清单”管理为核心的管理平台,这其中有三个关键词:透明、扩大、改革。

  “透明”主要是改变了我国长期以来的正面清单管理方式,建立了负面清单管理模式,大大提高了透明度。“目前外方投资有90%以上的项目在负面清单之外。以前要审批的,现在不审批了,改为备案。”曹宏瑛表示。

  “扩大”,主要是投资的领域和范围进行扩大,先后推出了54项服务业开放措施。

  “改革”是积极推进商事登记制度改革,将注册资本从实缴制改为认缴制,将企业年度检验制度改为年报公示制度,外商投资项目核准制和企业合同章程审批制改为备案制,以及推动“七证联办”、企业集中登记地改革等。

  贸易领域更便利灵活

  在贸易领域上,上海自贸区优化和完善了以贸易便利化为重点的贸易监管制度。

  据介绍,目前上海自贸区进一步简化手续,实现企业的便利通关。海关、检验检疫、海事等部门陆续推出了60多项创新举措。目前,全球高水平自由贸易协定中有关贸易便利化的60条核心措施,52条在上海自贸区内实施,区内进出口通关时间分别比区外减少了41.3%和36%。

  此外,借鉴国际经验,整合资源,实施国际贸易的单一窗口。目前共覆盖了6个功能板块,涉及20个口岸和贸易监管部门,目前有1200多家企业线上办理业务,大大降低了成本,提高通关效率。

  针对企业最为关心的货物状态分类监管,已对区内的保税和非保税货物进行同仓库存储分类监管的同步应用。目前,保税区内有19家企业实现了测试,运作了1900多票,涉及进出口货值约10亿元,经营成本得到明显降低。

  经济活力明显得到增强

  自贸区作为我国金融开放创新先行先试的重要载体,其金融开放的试点作用体现得更为明显。曹宏瑛在会上透露的数据显示:截至2月底,已经有42家商业银行、财务公司和证券公司开立了自由贸易账户4.8万个,累积办理跨境结算折合5万亿元。

  相关数据显示:在上海自贸区金改的带动下,2015年上海市金融市场交易额达到1463万亿元,相当于五年前的3.5倍。金融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2.9%,占上海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16%,其中浦东新区的比重更是达到26%。

  下一步,上海自贸区还将对照中央的要求,对标国际经验,对接企业的需求,服务国家战略,加大创新的力度,如全面对接科创中心的建设,通过制度创新、开放创新、金融创新的深度融合,促进人才机构优化配置、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