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区县招商 产业园区 企业选址 优惠政策 新闻中心
沪自贸区水产市场:进口水产品将成亮点

据上海水产行业协会统计,近三年来上海市水产品交易量平均每年在140万吨左右,年消费量85万吨。包括了江杨路、江阳路等地在内的大型水产市场承载了如此庞大的数量,这些批发市场颇为亲民接地气,但是在市场布局、交易服务、冷链物流等方面相对都比较滞后。

由上海水产行业协会、浙江省水产流通与加工协会、江苏省渔业协会和安徽省渔业协会联合主办的“2016长三角水产发展论坛”昨天在浦东举行。论坛上传出消息,毗邻上海自贸区的凌海国际农产品贸易中心即将在9月26日正式亮相。在铜川路市场即将关停之际,这座占地10万多平方米的贸易中心将成为上海消费者购买水产品的新去处。

自2004年6月以来,长三角水产发展论坛已经成功举办过六届。本次论坛聚焦于水产品行业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水产品流通和消费的转型升级,研讨长三角各省市水产行业的区域联合,交流区域渔业协作发展和行业协会服务功能的提升,探索进一步促进长三角地区水产业可持续发展。本次论坛的举办地正是在浦东高桥镇的凌海国际水产品贸易中心。

在不少消费者的心目中,铜川路一直是购买价廉物美的水产品首选去处。但伴随着城市更新,铜川路水产市场即将在10月31日全面关闭。据上海水产行业协会统计,近三年来上海市水产品交易量平均每年在140万吨左右,年消费量85万吨。包括了江杨路、江阳路等地在内的大型水产市场承载了如此庞大的数量,这些批发市场颇为亲民接地气,但是在市场布局、交易服务、冷链物流等方面相对都比较滞后。

在凌海国际,一间标准化的海鲜展位吸引了不少客商的眼球。走进房里,俨然是一家标准化的水产超市,各类水产品整齐的摆放在干净的橱窗里,据园区负责人介绍,所有进场客商都必须以此商铺为样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