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区县招商 产业园区 企业选址 优惠政策 新闻中心
上海浦东加快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

国家发改委日前公布12个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试点地区方案要点,其中,浦东的重点任务包括探索开放型经济运行管理新模式等6项。

2016年5月,经党中央、国务院同意,决定在济南市、南昌市、唐山市、漳州市、东莞市、防城港市,以及浦东新区、两江新区、西咸新区、大连金普新区、武汉城市圈、苏州工业园区等12个城市和区域开展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综合试点试验。

就在上周,全国首个“科经委”在浦东挂牌,这也是浦东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综合试点试验的一项重大举措。根据国家部署,浦东入选开展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综合试点试验后,制定了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综合试点试验的实施方案,包括6个方面22条改革举措,其中第3条有关“推进政府部门机构改革”中,明确提出“适应经济发展新趋势和开放经济特点,深化产业经济、科技创新、国资管理等领域大部门改革,进一步理顺关系,提升行政效能。”

而在更早之前,浦东已于2014年1月将原工商、质监、食药监三部门整合,设立浦东新区市场监督管理局,首次探索大市场大监管模式;2014年11月将专利、商标、版权行政管理和综合执法职能整合,成立浦东知识产权局,成为全国首家单独设立的知识产权管理和执法机构。

浦东探索对外开放新模式的举措已经让不少企业受益。总部位于瑞士的诺华制药是全球知名制药企业,不久前,其位于浦东的诺华上海研发园区建成并投入使用,成为诺华制药继瑞士巴塞尔、美国麻省剑桥之后的全球三大研发中心之一。该公司对外关系总监王鹏曾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相比前两个研发中心,上海园区研发本身的进展存在一些滞后的现象,这与企业曾遇到的一些政策障碍有关。

举例来说,企业实验用的样本从国外进口,原有涉及进口的法律法规主要针对大宗货物贸易,但诺华制药进口的东西特点是批次多、量小,甚至有些进口化合物以毫克或微克来计量。“进口这些东西的时候,有的审批部门需要留样,一留样的话很可能我们用的都没有了。”王鹏说,但随着上海自贸区的设立,政策环境得到改善,检验检疫改革成为自贸区的一项措施,浦东相关部门还主动对接卫计委、检验检疫、海关等涉及到诺华制药所有实验材料进口的监管部门,积极推出改革措施,进口样本审批周期缩短近一个月,企业在推进项目时得以和全球同步。

像诺华这样的企业,能够同时享受到上海自贸区以及开放型经济试点地区的便利条件。在上海自贸区管委会政策研究局副局长郑海鳌看来,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意味着范围更宽、领域更多,可以在面上更好推动自贸区改革。与此同时,在自贸区建设中没有作为重点领域去突破的地方,也可以在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的试点中继续探索。

新区发改委方面透露,近日浦东已正式向国家发改委、商务部上报了试点实施方案:按照实施方案,浦东将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着眼于“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上海“四个中心”建设、中国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等国家战略的实施,进一步深化改革创新、扩大对外对内开放,统筹利用好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探索将上海自贸区制度创新成果复制推广至浦东全境,推进与国际高标准投资和贸易规则相适应的体制机制创新。

目标是到2017年底,基本建立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的制度框架,形成更多可复制、可推广的改革创新经验;到“十三五”期末,基本建成与经济发展新常态相适应、与国际投资贸易通行规则相衔接的开放型经济新体制。

相关链接

浦东新区试点的重点任务和改革措施

重点任务包括:一、探索开放型经济运行管理新模式。二、探索形成自贸试验区与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协同联动的科技创新服务新机制。三、探索推进国际投资合作新方式。四、探索建立质量效益导向型外贸促进新体系。五、探索金融服务开放型经济新举措。六、探索形成全方位开放新格局。

改革措施包括:一、以自贸试验区理念改造一级地方政府,探索开放型经济运行管理新模式。二、以创新要素高效配置为方向,探索形成自贸试验区与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协同联动的科技创新服务新机制。三、以完善投资管理制度为核心推进投资便利化,探索国际投资合作新方式。四、以贸易便利化为重点,推动贸易监管模式创新,探索外贸促进新体系。五、以金融服务实体经济为重点,探索金融服务开放型经济新举措。六、以多领域广范围合作交流为重点,探索形成全方位开放新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