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区县招商 产业园区 企业选址 优惠政策 新闻中心
对外投资上海样本: 民资占比达七成

记者,国内的经济和产业结构都处于调整期,对企业而言不一定有好投资机会。而在全球经济形势不佳、人民币汇率等因素的影响下,海外市场出现了较多的投资机会,能够很明显地看到项目的成本差和技术差异,企业在海外更容易获得资源整合的机会。

自贸区优势明显

在上海的资本出海中,自贸区扮演了极为重要的角色。

公开数据显示,2015年上海自贸区共办结境外投资项目636个,相当于2014年的4.3倍,中方投资额229亿美元,占全市的60%,相当于2014年的5.5倍。

其中,上海自贸区的金融政策构建出一个涵盖离岸和在岸业务、本外币一体化、与国际金融市场接轨的金融环境,通过自由贸易账户体系,帮助中国企业实现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统筹配置。

据悉,三年来在上海自贸区新建自由贸易账户超5.5万户,账户融资超5600亿元。同时,上海还在酝酿境外个人自由贸易账户的建立。

上海自贸区还于今年7月上线了全球并购网,引导国内资本通过自贸区“走出去”。

张晖明认为,以负面清单制度为核心,上海自贸区在金融领域的创新和投资管理体制规则的创新,对于对外投资而言优势明显,其中,自由贸易账户、跨境双向人民币资金池等政策,也成为民企增强投资动力的助推器。

尚玉英表示,自贸区将建立完善外商投资负面清单和市场准入负面清单为核心,推动投资便利化和扩大市场准入为重点的投资管理制度创新,深化国际贸易“单一窗口”2.0版建设,完善扩大货物状态分类监管试点范围,推进以贸易便利化为重点的贸易监管制度创新。

周师讯建议,在上海自贸区方面,应该加强贸易便利化体制机制创新,包括以下方法:跨境并购审批、简化审批手续、放宽外汇额度控制、放松企业跨境并购政策限制、加大跨境并购的事中事后监管等,同时还应加快资本项目的开放,为企业跨境并购提供跨境融资等创新金融工具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