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生态真好!”来到崇明,呼吸着带有青草和泥土香味的新鲜空气,看群鸟翱翔,大多数人会有此感受。“生态”二字原指生物在一定的自然环境下的生存和发展状态,而在坚持了十多年生态岛建设历程的崇明,“生态”二字有了特殊含义,成了一条底线、一张名片、一丝乡愁、一笔财富,给人以惬意感和舒适感。
从新世纪初确立“生态岛”定位至今,崇明生态岛建设已走过10多个年头。坚持生态立岛“一张蓝图绘到底”,是历届崇明县委、县政府领导的不懈努力与追求。要将人口众多、地域最大的一个河口冲积岛建设成世界级生态岛没有先例可循,更没有现成的模式可以照搬。面向“十三五”,崇明提出了“生态+”的发展理念。
在生态岛建设的进程中,前期主要聚焦水、土、林等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处于“补短板”阶段,积累了潜在的发展价值与后发优势;如今崇明逐步从生态优势向发展优势转变,正进入一个厚积薄发的时期。“生态+”战略的提出,是为了丰富生态岛建设新内涵、提升生态岛建设新水平、开创生态岛建设新境界。
今年9月6日到8日,第六届上海崇明生态岛国际论坛在崇明举行。论坛由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上海市崇明县人民政府、解放社联合主办,自2006年起,每两年一次在崇明岛举行,今年的论坛主题便是“生态引领、创新发展——‘生态+’发展战略的探索与实践”。
世界级生态岛是崇明生态发展的总目标,那这样的世界级生态岛到底应该是什么样?生态优势向发展优势转变需要哪些制度设计以形成可靠的系统的保障机制?崇明如何与周边地区形成区域联动发展机制?……在论坛上,国内外众多专家学者们将对相关问题进行深入讨论,为推进崇明生态岛建设提出真知灼见。
打造“生态高地”需更新战略设计
放眼全国,重视“生态发展”的地区不少,但到底应该是“+生态”还是“生态+”?这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生态”是一种先发展后治理的模式,是环境的逐步改善;“生态+”则是一种全新的发展战略,绝不是修修路、治治水、种种树这么简单。
中共崇明县委十一届十次全会首次提出以“生态+”作为崇明发展战略。首先,“生态+”是发展的新要求,既是中央提出的五大发展理念在崇明的具体展现,也是生态岛建设应遵循的原则。其次,“生态+”是发展的新动力,要将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的各方面和全过程,形成协同、创新推进新型产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和农业现代化的动力和源泉。另外,“生态+”是发展的新系统,既要着力推进生态与产业、科技的融合发展,也要推动生态与民生、人文素质的协调发展,更要不断丰富和充实生态文明建设的深刻内涵。
崇明提出“生态+”,是顺应时代潮流和上海战略部署的举措。如今,绿色低碳已经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潮流,绿色发展的要求在中央治国理政方略中的脉络越来越清晰、地位越来越凸显,全国各地都逐渐融入生态文明建设热潮中。另外,上海把绿色作为增强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要走出创新驱动发展新路。崇明作为上海极其重要的生态发展空间,有别于其他区发展模式。市“十三五”规划明确:“崇明生态岛,是上海城市未来发展的战略空间,要以生态底线为约束,高起点规划、高水平建设”。要适应新的发展态势,实践新的目标要求,就需要更新的战略指引、更系统的战略设计,“生态+”的提出正逢其时。
“生态+”,前提条件是厚植生态优势。经过十多年生态岛建设,崇明已走出了“还欠账、补缺漏”的阶段,生态建设的基础体系已经形成。厚植10年的生态优势和生态资本,如今已到了转化为经济社会发展优势的临界点。今后,崇明将从生态建设向风景塑造转变,从还债补缺向功能提升转变,从基础性的生态保育向主动性的“生态+”转变,使生态岛建设释放更多“生态红利”,广大市民享受更多“绿色福利”。
上海市政府发展研究中心新近完成的一份关于崇明世界级生态岛建设的调研报告中明确指出,崇明世界级生态岛建设应跨越工业经济时代“大规模造城”和“大面积建设产业园区”的发展模式,探索一条体现国际视野、国家战略、上海使命和崇明特色的生态经济发展道路。崇明生态岛定位应该是“三个岛”:国际生态示范岛、国际休闲度假岛、国际智慧科技岛。基于这样的定位,崇明未来的建设要树立正确的生态观和发展观,让“绿水青山”真正成为“金山银山”。
对崇明来说,建设世界级生态岛是一项长期的系统性工程。“生态+”作为一种新的发展模式,意义在于能对生态岛建设的方方面面作出系统性的制度保障,壮大生态岛建设的内在生命力。随着“生态+”战略的实施,崇明生态岛建设已迈向新的历史阶段,力争到2020年建成环境和谐优美、资源集约利用、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现代化生态岛。打造成上海“生态高地”的同时,百姓也将有更多获得感。
“撤县设区”助力生态岛建设
最近,崇明最大的新闻当属“撤县设区”。从明洪武年间开始叫了640多年的“崇明县”成为历史,今后崇明三岛绝大部分区域将成“崇明区”,上海城市发展进入新阶段。“撤县设区”之后,“生态+”战略是否会受到影响?崇明生态岛建设会否停滞不前?答案均是否定的。
对上海而言,崇明“撤县设区”可更好地践行五大发展理念,放大崇明独特生态优势,在更大范围统筹谋划人口、经济、生态布局和城市化格局。对崇明而言,撤县设区将让百姓得到更多实惠,区级建制有利于崇明和中心城区实现一体化发展,推动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
“很多人认为撤县设区不利于崇明生态岛建设,其实不然,生态保护反而更需要县改区的支撑。”上海市政府发展研究中心主任肖林认为,一方面,县改区之后,有利于从全市层面统筹规划发展,以及与其他区域的规划相协调;另一方面,也便于在更大范围、更高层面促进产业辐射和就业带动,探索符合世界潮流的生态发展新模式。“撤县设区之后,‘生态+’的想象空间更大了。”
上海社会科学院原社会学研究所所长卢汉龙认为,当代都市理论已经不把城市视为相对于乡村而言的区域存在,而是把城市作为全球化链接地方社区的一个枢纽。城乡是完整枢纽中的不同区位结构,城乡一体成为当代城市发展的必然趋势。所以崇明“县改区”不仅仅是行政区划的一个改革,更应是上海在建设国际化大都市进程中的一个都市化创新。“崇明县也好,崇明区也罢,发展规划一定要生态先行。崇明是上海乃至长三角的一块宝贵‘绿肺’,对生态发展的要求一定要坚持下去。今后交通更便捷了,经济水平上去了,崇明仍应坚决淘汰低端产业,大力发展生态农业、都市旅游等产业。”
华东师大中国行政区划研究中心主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海洋与城市教席首席专家林拓教授表示,大型岛屿已成为世界著名城市宝贵的战略资源,例如美国纽约市的长岛,以教育、科技研发、金融服务等高端产业为主,岛上主要是高素质人口,加之政府严格的生态保护措施,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非常协调。“对崇明来说,以县改区为重要推力,可更紧密地与中心城区联系,充分对接市区资本、人才、企业优势,以前的‘孤岛’将成‘枢纽’,树立全球新标杆,逐步向世界输出生态建设的‘崇明标准’,为今后上海生态技术、生态产业等‘走出去’尤其是服务‘一带一路’战略奠定基础。”
科技为“生态+”保驾护航
世界级生态岛是自然生态健康、人居生态和谐、产业生态高端的自然-经济-社会复合岛屿生态系统。世界级生态岛的目标定位,是要探索一条体现国际视野、国家战略、上海使命和崇明特色的生态经济发展道路。要实现这个目标,深入推进“生态+”战略的实施,应重视科技的支撑和引领作用,崇明生态岛建设是科技引领、转型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契合的典型案例。十多年来,《崇明生态岛建设科技支撑方案》、《崇明生态岛建设科技重大专项》、《崇明生态岛建设指标体系研究》等都系统解决生态岛建设中的关键科学技术问题,引领建设方向、规范建设行为、调控建设进程。
从2005年至今,上海市科委设立崇明重点专项,在科技部-上海市“部-市合作”框架下,结合崇明三岛规划,围绕自然生态、产业生态和人居生态三者协调、贯彻以村带镇、以镇促岛,协同推动生态岛建设的工作主线,突出“点线面结合”,为生态岛建设提供了项目、基地、人才等直接的科技支撑,构建了崇明科技公共服务平台,发挥了科技的辐射和科普作用。
崇明生态岛的科技支撑工作,始终是在国家科技部的支持下,将崇明发展的科技需求与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计划相结合,与国家重大重点科技项目相对接。结合崇明三岛规划,围绕自然生态、产业生态和人居生态三者协调,结合崇明本地的实际科技需求和行业部门在崇明布局的工作,充分显示了科技在崇明生态岛建设中的魅力。
在自然生态规划方面,一是“崇明发展指标体系”的颁布和落实,指引了社会发展各方面工作的评估和推进,引导了一大批重大发展建设项目的落地实施,对崇明的发展和建设真正起到了战略引领作用;二是崇明东滩、西滩、东风西沙等一批生态保育科技示范区的建成,重点区域环境质量和生态多样性不断提升,促进岛内生态环境的持续改善;三是河道整治、饮用水水源地整治与管控等关键技术的研发,支撑保障了基础重大工程的建设;四是崇明着眼于生态保护和安全系统建设,为生态平衡、生态保护、污染防治与资源循环提供技术保障。开展了生态承载力与生态安全预警系统研究、崇明岛生态指数研究、崇明岛综合评价指标体系与发展指数研究等,对崇明岛生态支撑经济、社会和谐发展的承载能力、环境容量进行量化,根据不同区域承载目标的发展差异,为产业的发展、空间布局提出意见和建议,为政府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比如,崇明正在编制域内水、森林、耕地、滩涂资源的“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并以此为抓手,探索对水、耕地、森林、滩涂等自然资源的确权登记,建立归属清晰、权责明确、监管有效的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和用途管制制度,让“生态资本”的累积和使用都能形成一本明白账。领导干部离任时,将对其进行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建立生态环境损害责任终身追究制度,这项工作近期就将开始试点。
在人居生态方面,支撑了陈家镇、瀛东村、东滩新城等一批代表性的新型村镇、社区建设,推进了农村分散污水等农村环境问题的解决,生态特色产业、风能/生物质能、电动汽车等新能源开发利用,提升村镇百姓生活质量和水平,让百姓切实感受到科技惠及民生。崇明着眼于建设自然和谐、资源循环、智能信息的人居环境,加快推进节能技术与新能源、绿色建筑、绿色交通等关键技术和战略产品在崇明的应用。
在产业生态领域,崇明着眼于高效生态农业、农林与农田生态环境安全、物种资源保护、农业产业化等四个方向的科技创新,均已取得一定成果。
生态环境保护必然是一个长期任务,要实践好“生态+”,科技支撑和引领是重要保障。未来,崇明将实现全岛碳排放为负,打造基于网络、智能、田园式的现代化生活,通过覆盖全岛的智能化cps运用建立生态岛管理信息应用系统和基础信息数据库,构建岛内自给型的清洁能源体系,探索可复制可推广的生态治理科学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