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春暖花开。
崇明,喜上眉梢。
先来看一幅鸟类诗意栖居的画面———截至去年年底,崇明东滩鸟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互花米草生态控制与鸟类栖息地优化工程基本完工,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东方白鹳在东滩保护区内重现身影,创下了建区以来的历史纪录;同时,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小天鹅的观测数量也由2016年最高纪录的62只攀升至2018年1月18日的190只;鸳鸯、黑脸琵鹭、白琵鹭等国家二级保护动物数量也稳中有升。
近年来,崇明区坚定不移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长江经济带发展“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的重要指示精神,始终把生态立岛理念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
“衡量生态环境好不好,就是要看鸟的翅膀往哪里飞、鱼的尾巴往哪儿游。
”农历戊戌新春首个工作日,上海市委书记李强用整整一天时间在崇明区调研世界级生态岛建设进展。
生态基础得到完善,生态内涵得以延展,更重要的是,生态绿色理念深入人心。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在这里切实转化为老百姓看得见、摸得着、享受得到的现实红利。
去年,《上海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促进和保障崇明世界级生态岛建设的决定》 正式施行。
如今,崇明生态岛发展目标直指“世界级”———与上海卓越的全球城市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目标愿景相匹配的世界级生态岛。
绿色基底色越调越浓 讲到绿化率,崇明区本就冠绝全市。
这两年,崇明区仍在推行一项新的“造绿计划”,打造观赏功能与互动功能兼具的生态景观廊道,让全域成为“森林公园”。
绿色,本来是生态岛的基底色,这个色调只能越调越浓———崇明这样注解。
为保基底色,环境治理是基础。
去年,崇明区以“打造世界级生态岛新品牌、新名片”为目标,着力推进生活垃圾分类减量,截至去年年底,生活垃圾分类减量实现全覆盖,基本建成三岛城乡一体化的生活垃圾分类收集、运输、处置管理运行体系。
每户有分类桶,每村有分类收集车、分类存储房,每镇有分类运输车和湿垃圾处理站。
生活垃圾总体资源化利用率达73%。
位于长江入海口的崇明区,同样着力于水质提升。
根据 《崇明世界级生态岛发展“十三五”规划》,到2020年,崇明区将实现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全覆盖,并在此基础上“自我加压”,力争于2018年完成全覆盖。
运用新能源,控制污染,增厚生态基底色。
到2020年,崇明三岛将形成风能、地热能、太阳能、生物质能多种可再生能源互补结合的绿色能源供应体系,初步建成清洁能源为主、能源高效利用的“绿色能源岛”,目前全域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容量为30.94万千瓦,处于国内领先地位。
全生态理念引领实践 崇明区坚定不移地走“生态立岛”发展之路,坚持全生态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建设的方方面面,在更多跨界互动中丰实生态价值和理念。
空间规划上,不断挖掘乡村价值,给城市开发“瘦身”,“瘦”出来的指标优先用于崇西、崇北生态景观优,旅游潜力大,但缺少用地指标的地区。
发展道路上,摒弃传统的“大开发”,走出一条生态文明发展、产业深度融合的新路,不断加强旅游、农业、体育、文化、健康等产业融合,发展崇明特色新兴产业,着力打造“旅游度假岛”“运动休闲岛”“文化创意岛”“养生健康岛”等,成为上海重要休闲地、国家长江口生态旅游基地。
崇明区特色产业也由此增添了新气色——— 崇明区正大力发展高品质都市绿色农业,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动力,以高科技、高品质、高附加值为引领,加快推进农业组织化、规模化、机械化、产业化、品牌化发展,积极构建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科创体系、服务体系五大体系。
崇明区农产品的品牌识别度高了,产业范围也拓展了。
在长兴镇的一些农场,工作人员研发试种出了能连皮吃的爽口橘子;在一些果蔬合作社内,经营者将梨加工成梨膏,一下打开了销路。
去年6月,崇明区首家开心农场开业,“坐在稻田喝咖啡”成了都市人争相追捧的新意境。
打造生态岛过程中,崇明区越来越重视统筹社会各方力量、深化政企合作,让生态岛建设成为“动听的合唱”。
去年4月,崇明区政府与建工、城投等12家大型企业集团集中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合作项目包括轨道交通站点上盖开发、光明田缘、东平特色小镇、前哨风情农场、长兴科技园、现代食品厂和现代农业研发中心等。
世界级生态岛建设需要世界级企业和人才,世界级企业和人才需要良好的营商环境。
对标国际最高标准、最好水平,为加快形成法治化、国际化、便利化的营商环境,崇明区不断提升政府服务水平,当好服务企业和人才发展的“店小二”。
生态落脚点归于惠民 这些年,崇明区生态环境不断改善,森林覆盖率达25.1%,地表水环境功能区达标率达90%,环境空气质量指数 (AQI) 优良率达到76.4%。
东滩湿地旅游区于去年9月被确定为首批十家国家湿地旅游示范基地之一。
环境优化、交通便利、产业丰富,直接改善了崇明区的经济民生,百姓的“钱袋子”鼓起来了,农村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从2012年的13868元提高到2017年的23120元,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从2012年的每人每月410元提高到2017年的每人每月850元。
生态,落脚点还是惠民。
今年,崇明区推出三项生态惠民政策:从1月起,给符合条件的人员发放每人每月40元的“生态养老补贴”;给本区户籍老人、未成年人等群体办理“生态惠民保险”;结合生态环境保护、生态项目维护等工作,积极开发生态就业岗位。
惠民,还体现在宜居上。
以自然生态美、宜居环境美、绿色生产美、乡风文明美、生活幸福美为引领,崇明区创新开展农村“五美社区”建设,入选首批全国农村社区治理实验区名单。
仙桥村创建成为首批全国农村幸福社区建设示范单位,村容村貌宛如一幅美丽动人的田园画卷。
现实的“生态红利”让人民群众在参与世界级生态岛建设中有了更多获得感和幸福感。
人人成了生态发展的主角,崇明区被确定为2018—2020年创建周期全国文明城区提名城区,自然生态等内容也被列入中小学校本课程,生态文明实现了成风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