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区县招商 产业园区 企业选址 优惠政策 新闻中心
嘉定打破时空限制的“大数据文化云”

“以前政府办文化活动,组织节目、预定时间,邀请观众很花时间,等人到了还要端茶倒水送小礼品,就算这样还常常是‘剃头挑子一头热’,有些观众领了小毛巾、小牙膏就走了。”嘉定区文广局相关负责人表示。现在,他们这样解决这个问题。

“以往要花很大精力去办的事,现在点几下手机屏幕就能做到,真的非常方便!”看着手机上的“文化嘉定云”APP,家住嘉定镇街道的年轻妈妈康红霞不禁感慨。她家孩子上幼儿园中班,她和其他几位家长组织了一个“家委会”,每周轮流带孩子们开展活动,找合适的活动场地是一件伤脑筋的事。

自从用上了“文化嘉定云”,用手机就能查到自己心仪的公共文化场馆是否可预约、何时可开展活动、可容纳人数是多少等信息,轻轻松松就能完成订场地的任务。解放·上观新闻了解到,“文化上海云”作为上海公共文化服务数字化重大项目已于2014年启动,上海市文广局与上海创图科技有限公司达成战略合作协议,率先在嘉定区、闵行区和原闸北区开展试点建设工作。嘉定素有“教化之城”的美誉,“文化嘉定云”上线后广受人们喜爱,如今已形成了由“文化嘉定云”网页版、“文化嘉定云”手机APP、文化嘉定微信公众号、文化嘉定新浪微博服务号等组成的公共文化数字信息服务集群。

11月9日至11日,由文化部公共文化司、上海市文化广播影视管理局、上海市嘉定区人民政府主办的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互联网+公共文化服务”主题区域文化联动活动在嘉定区举行,嘉定区文广局相关负责人向浙江嘉兴、山东东营、四川成都等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城市代表介绍了“文化嘉定云”的建设和运行情况。

从“活动找观众”到“观众找活动”

所谓“文化云”,顾名思义是聚焦文化领域、提供公众文化生活服务和文化消费的文化互联网平台,集活动预约、场馆预订、空间展示、社团风采、竞赛活动、文艺培训等为一体,为市民提供便捷的公共文化服务。这可不是拍脑袋想出来的时髦玩意,而是缘起于人们的文化需求对传统公共文化服务模式提出的挑战。

“以前政府办文化活动,组织节目、预定时间,邀请观众很花时间,等人到了还要端茶倒水送小礼品,就算这样还常常是‘剃头挑子一头热’,有些观众领了小毛巾、小牙膏就走了。”嘉定区文广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以往靠粘贴宣传单或口头告知文化活动的传统做法,导致部分百姓无法及时获取信息。同时,不少热门活动还需要通过电话预约、现场排队等传统方式领票,给百姓参与公共文化活动造成不便。另外,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政府配送文化项目也容易出现“百姓需要的不配送、百姓不需要的却一再配送”的尴尬,造成资源浪费。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文化嘉定云”平台上形成了“文化菜单——网上书房——数字展馆——场馆预订——精品资源”五大板块,用先进的互联网技术让市民及时便捷地获取文化资源。打开“文化嘉定云”,区、镇两级精彩文化活动一目了然,各类演出、讲座、展览等活动何时在哪个场馆举行、还剩多少票、剩余位子在哪里等信息清晰列明,还能在线订票,极大提高了百姓参与公共文化活动的积极性,实现了从“文化活动找观众”到“观众选择文化活动”的转变。

“高科技”的地方还不止这些。在“网上书房”板块,市民足不出户就能和3000余万篇文献资料、200万册中外文电子图书、110万条数据库信息、3万部文学作品原声录音等资源“亲密接触”。在“数字展馆”板块,嘉定孔庙、韩天衡美术馆等历史文化景点和嘉定竹刻、名家篆印等传统文化瑰宝通过3D技术呈现在网络上,一些出门不便的老人在网上就可身临其境地体验这些公共文化资源。

大数据分析让政府配送文化服务更精准

如今在嘉定,各文化单位已形成了“至少提前两周确定方案——活动前一周发布预告和领票信息——提前取得文化资源网络发布权——活动当天进行数字化录制——活动结束后一周内上传文化资源网络版”的标准化流程,文化活动的组织不再充满随意性。对“文化嘉定云”后台的各街镇活动数量、每场活动的售票速度、上座率等信息进行大数据分析,还可准确了解百姓对各项文化程度的喜爱程度,有助于政府更有针对性地提供公共文化服务。

目前,“文化嘉定云”平台上已聚合起嘉定区内文化馆、图书馆、博物馆、美术馆的众多服务资源,用户量已达到6万人左右,区、镇两级各类文体活动平均每月挂上“文化嘉定云”的数量达150场次。

了解到,本市16个区今年内将全部搭建数字化公共文化信息服务平台,并实现信息互联互通,全覆盖的“文化上海云”除了包括16个区的文化资源,还将囊括市级图书馆、博物馆、美术馆、旅游景点、非物质文化遗产等文化场所的数字资源,真正实现一站式服务。

在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互联网+公共文化服务”主题区域文化联动活动上,文化部公共文化司负责人要求各示范区创建城市切实把公共数字文化建设摆上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重要位置,建立健全公共数字文化建设工作机制,不断深化工作交流与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