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区县招商 产业园区 企业选址 优惠政策 新闻中心
改革创新 浦东发展的不竭动力

从一片农田滩涂到国际化大都市,改革创新是浦东的灵魂和动力。

浦东是一个能让梦想成为现实的奇迹之地。这里,有全国首个自贸试验区、首个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首个金融贸易区、首个出口加工区、首个保税区、首个外资银行、首个土地要素市场、首个证券市场、首个黄金交易所、首个钻石交易所、首个人才交易市场……在这些里程碑式的实践中,引领的力量正是改革创新。

如今的浦东,不仅注重数量增长,更看重的是结构优化、质量提高、效益提升;不仅要做大地区经济的总量和规模,更要把做强功能作为最重要的目标取向;不仅要在经济发展上力争率先,更要在促进社会全面进步上走在前列。

昨天,“浦东十大改革创新项目”新鲜出炉,让我们从这些项目中进一步感受改革创新的磅礴力量。十大项目代表着过去的成就,继往开来,世人期待浦东开发开放新的辉煌。

特别奖——中国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

建设中国自由贸易试验区,是党中央从国内外发展大势出发、统筹国际国内两个大局,在新形势下推进改革开放的重大举措。

自2013年9月29日挂牌以来,上海自贸试验区按照国务院批准的总体方案,着力推进投资、贸易、金融、事中事后等领域的制度创新。1年多来,以负面清单管理为核心的投资管理制度已经建立,以贸易便利化为重点的贸易监管制度平稳运行,以资本项目可兑换和金融服务业开放为目标的金融创新制度加速推进,以政府职能转变为导向的事中事后监管制度基本形成。

2014年12月28日,国务院决定推广上海自贸试验区试点经验并扩展上海自贸试验区范围。扩区后上海自贸试验区总面积达120.72平方公里,为推进制度创新提供了更好的检验和压力测试空间。上海自贸试验区管委会与浦东新区人民政府合署办公,共同推进各项改革试点任务,形成更多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

2015年4月27日,上海自贸试验区正式扩区,由此,上海自贸试验全面开启“2.0时代”,探索更大范围、更高层次、更广领域的试验——自贸区建设要与浦东综合配套改革相结合,与上海“四个中心”建设相结合,与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相结合。翻开上海自贸区的深化改革方案,会发现多了许多新提法,如“探索建立采信第三方信用产品和服务的制度安排”,“配合国家有关部门试点建立与开放市场环境相匹配的产业预警体系”……这些都是中国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中,亟需解决的难题。这也意味着,自贸区这块制度创新的“苗圃”,将向更难、更险的改革深水区迈进。

自贸区再次将浦东推到中国改革开放排头兵、创新发展先行者的风口浪尖。浦东将按照国家和上海的总体部署,主动承担推进自贸试验区建设的光荣使命,继续以制度创新为核心,在更高的起点、更广的领域、更大的空间深化改革、扩大开放。

金融中心建设改革创新项目

项目代表:中国人民银行上海总部入驻浦东

经过25年的发展,浦东已拥有了证券、期货、外汇、产权、钻石、石油、黄金等一批要素市场,集聚了人民银行第二总部等“一行三会”驻沪监管部门以及监管类金融机构844家。金融业增加值不仅占浦东地区生产总值的21%,更为上海乃至全国资源配置发挥了关键性节点作用。

1991年,小平同志在视察上海时就指出,“金融很重要,是现代经济的核心。金融搞好了,一着棋活,全盘皆活。”因此,浦东在开发之初,就肩负着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探路的重任,突破点和发力点就在于生产要素体系的建立与完善。浦东在率先建立完备的要素市场体系基础上,开展了一系列的先行先试,外资银行率先经营人民币业务,开展个人本外币兑换特许业务试点,探索实施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成立国内首批消费金融公司,开通沪港通等,进一步扩大资本市场开放度等。

上海正处在经济转型发展的关键时期,金融改革开放进入新阶段,上海的目标是要在2020年建成与我国经济实力和人民币地位相称的金融中心。国务院即将出台《关于推进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和自贸区联动发展的决定》,将成为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与自贸区联动发展的总体方案。中国首个自贸区的成立再一次使上海浦东站在了金融改革的风口浪尖,浦东必将全力助推金融中心建设,为上海建成国际金融中心作出自己的贡献。

航运中心建设改革创新项目

项目代表:单机单船融资租赁项目试点

2014年,外高桥港和洋山港集装箱吞吐量达3236万标箱,连续多年世界第一;洋山港水水中转、国际中转箱量的比例分别达50%和11%,口岸枢纽地位进一步突显。浦东已成为上海建设国际航运中心的主阵地。

依托口岸资源和城市综合优势,浦东始终以增强全球航运资源配置能力为航运改革总目标,以保税区为航运改革主载体,率先试点了单机单船融资租赁业务,大胆试行了启运港退税政策,积极探索了国际中转集拼以及开展国际船舶登记等。改革极大了提升了上海国际枢纽港的地位,促进了高端航运服务的发展,提升了全球服务能力。

作为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的核心区,浦东再次迎来新一轮大发展。今年2月12日,浦东十大“第一”航运项目公布,处于航运产业链关键环节的多家国际功能性机构落户,包括国内首个航空争议解决机构:上海国际航空仲裁院;国内首个航运创新试验区:洋泾国际航运服务创新试验区;国内首个航运金融产业基地;国内首个国际船级社联合组织;首家落户自贸试验区的航保中心;全球首个集装箱远期订舱平台;全国首家航运经纪先照后证;首家取得自贸试验区外资船舶管理执照:润元船舶管理公司;国内首家LNG专业船舶管理公司等。这些项目都具有标杆性,将引领航运市场主体在浦东形成集聚,增强全球航运资源配置能力,推动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实现新跨越。

贸易中心建设改革创新项目

项目代表:“跨境通”上线运行

2014年,浦东外贸进出口总额达2678亿美元,商贸服务业转型明显,贸易新业态、新模式快速发展,商品销售总额、电子商务交易额、服务贸易总额保持两位数增长。浦东向贸易中心建设迈出坚实步伐。

开发开放以来,浦东率先搭建了跨境电子商务平台、进口商品保税展示交易平台、大宗商品交易平台、国际财经信息平台、内外贸一体化平台等众多平台,提升了国内国际市场资源配置功能。同时,率先在跨境电子商务上发力,推动金桥跨境电子商务示范园区建设,“跨境通”上线试运行;积极延伸自贸区保税展示交易功能,森兰商都进口商品展示平台率先运营;率先启动亚太营运商计划,推动东方钢铁电子商务平台运营;率先实施先备后核、网上备案等税收办理简化模式,推进海关与出入境检验检疫部门“三个一”合作。

改革永无止境,创新不断前行。浦东将进一步建立和完善服务长三角和全国、面向世界开放的市场体系,增强国内国际市场资源配置功能,不断提升贸易便利化水平,为贸易中心建设砥砺前行。

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改革创新项目

项目代表:探索建立覆盖全产业链的公共技术服务平台

全国3个一类新药1个来自浦东,浦东新药申报成功率是全国平均水平3倍,国家重大新药创制专项资金浦东占1/3,研发投入、万人有效发明专利等指标远超全国平均。192家外资研发中心入驻浦东,占到全市一半以上。以中国商飞设计研发中心、超级计算中心为代表的30余家国家级研发机构落户,提升了浦东创新能级。科技创新正成为浦东永续发展的不竭动力。

浦东在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的路途上大胆试、大胆闯。率先建成了覆盖全产业链的公共技术服务平台,极大降低了科技型企业的研发成本;大胆探索了市场化科技经费投入机制、“股权+债权”融资体系、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缓解了创新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率先启动上海股权托管交易中心,极大地方便了资本市场与科技型中小型企业的对接。

上海加快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的号角已经吹响。今年5月,《关于加快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的意见》正式出台,22条新政针对性强,充满行动力——清除各种障碍,进行体制机制改革;创立和完善相关政策,吸引更多人才来沪创新创业;打破产学研用的“中梗阻”,构建市场导向的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机制。浦东作为科技创新中心的核心功能区,将充分发挥“双自联动”的优势,以改革为动力,以创新促发展,在科创中心建设中发挥主力军、排头兵的作用。

行政审批改革创新项目

项目代表:探索“一门式”审批服务

国际化营商环境的主要内涵就在于市场化、国际化和法治化,最大的难点就在于管住任性的政府权力。

开发开放以来,浦东在招商引资过程中,就强化了建立与国际规则相衔接的营商环境这一目标,并以简政放权作为行政改革的突破口,率先实施了六轮行政审批改革。率先探索了“一门式”审批服务,开创了全国集中行政审批服务先河;率先在全国试行“告知承诺”制度,为面上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积累了经验;率先实施外资批准文件、营业执照、组织机构代码证、税务登记证、食品前置许可“五证联办”;率先建立了“8+1”审批平台等,实现了审批事权最大限度地下放,方便了企业和群众。

行政审批事项从724项减少到204项,平均承诺审批时限从法定22个工作日压缩到8.4个工作日,平均审批环节从3.4个精简到2.8个,取消和停止征收收费252项。在国务院批复的上海自贸区“深化方案”25项内容中,有12项是关于政府职能转变的。未来,在浦东凡是没有行政许可的审批事项将全部取消,凡是市区两级依据规范性文件设定的行政权力将争取率先取消,凡是“红顶中介”将全部取消和放开。

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不仅使浦东成为全国行政效能最高、行政透明度最高、行政收费最低的地区之一,也推动形成了浦东开发开放以来最大软成果——国际化营商环境,而这一成果必将助推浦东在更高层次、更大范围的对内对外开放。

政府管理改革创新项目

项目代表:率先成立集工商、质监、食药监于一身的市场监督管理局

浦东始终以简政放权作为改革的先手棋、当头炮,保持了“小政府、大社会”的态势。开发开放25年来,浦东积极探索扁平化的管理体制,目前,浦东万人行政编制数不到全市平均数的1/2,机构数相当于其他区县的2/3。

2014年1月1日,浦东新区市场监督管理局正式挂牌,原浦东新区的工商、质监、食药监部门完成“三合一”整合,构建起覆盖生产、流通、消费全过程的监管体系。此后,上海的中心城区陆续在2014年内完成了市场监管力量的整合。今年上半年,各郊区县开始推进这一工作。

今年元旦,国内首个“三合一”知识产权局在浦东开始正式运行。“三合一”改革的第一步是让原来分别由专利、版权和商标三个部门承担的职责,由一个部门来承担。4月24日,全国首张“知识产权金融卡”在浦东发行,一张卡最高授信额度达到500万元,首批受益企业40家,这张卡最大的创新在于将专利、商标、版权价值打包融资,正是由于国内首家“三合一”知识产权局落户浦东,才有了这一创新金融产品。

今年3月17日,浦东在张江启动“管镇联动”改革试点,取消张江镇、村两级招商引资引税职能,与此同时,将张江高科技园区管委会承担的园区社会管理职能,原则上都转由张江镇来负责。让开发区管委会专注经济发展,把社会管理的舞台留给镇,各展所长激活“管镇联动”一盘棋。如今,试点已经取得初步成效,张江地区形成了综合管理、环境提升、志愿服务、文化融合等社会治理“十大创新平台”,城市管理出现了可喜变化,为张江“双自”联动和科创中心核心区建设营造了良好的发展环境。

社会治理改革创新项目

项目代表:浦东公益服务园成立

2014年,新区登记注册的社会组织数达1694家,其中民非组织1334家,占全市社会组织总数的1/7。浦东的社会组织在帮扶济困、为老助残、环境保护等诸多领域,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作为“公益事业的硅谷”,浦东公益服务园是一个由老厂房改造而成的园区,它不是人们司空见惯的工业园、产业园,也不是近年兴起的创意园。在这个以服务公益为功能的园区里,驻扎着一批草根公益组织以及一群怀有理想的公益人。一个个社会组织在公益服务园茁壮成长、壮大,浦东也走出了一条“组织聚在园中”的社会组织孵化培育新模式。公益服务园项目也拿下第六届“中国地方政府创新奖”。

浦东区域广、人口多、管理难度大,针对这一矛盾,浦东在全力发展经济的同时,充分发挥社会组织在社会共治上的积极作用,涌现了一批改革创新项目。川沙新镇探索推进“镇管社区”试点,浦东公益服务园成立,合庆镇率先探索“1+1+X”村民自治模式,陆家嘴街道设立“居民自治金”,塘桥街道开展“潮汐式停车”试点等,基层社会治理体系不断完善,社会治理能力逐步提升。

未来,浦东将进一步创新社会治理、加强基层建设,努力走出一条与浦东城乡一体化发展和特大区域特点相适应的社会治理新路。

公共服务改革创新项目

项目代表:实施全科医生家庭责任制

社会建设滞后于经济发展,一直是浦东之痛。开发开放以来,浦东就坚持社会建设与经济管理两手抓、两手都要硬,以公共服务均衡化为社会领域改革的着力点和突破口。率先探索研究设计有竞争力的薪酬和职业发展体系,吸引更多优秀的卫生、教育人才到郊区农村工作;率先探索“管理方式、办学制度、评价机制联动”的教育体制改革,全区实现了基础教育统一拨款标准、统一硬件配套、统一信息平台、统一教师培训机会。

全科医生制度建设是国家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浦东从2010年11月起率先在大团、康桥、高桥、塘桥、潍坊、金杨等6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进行试点。目前,全科医生模式已在浦东全部45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展,围绕基本医疗及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为浦东全体居民提供预防、保健、医疗、康复、健康教育和计划生育技术指导“六位一体”的服务。

让人民群众共享改革成果,是浦东不懈的追求。浦东将加快教育、医疗等改革步伐,进一步健全社会保障体系,推进公共服务均衡化优质化。

党建改革创新项目

项目代表:开展“走千听万”活动

一流党建是带动一流开发的根本保证。1993年浦东新区党工委成立伊始,就明确提出“一流党建促一流开发”的指导思想,坚持围绕发展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在实践中逐步形成了“三凝聚”、“三服务”、“三覆盖”的党建工作创新思路,做到开发建设到哪里,党的工作就开展到哪里。率先探索“楼宇党建”、“园区党建”,成立“阳光驿站”,全国最美基层干部吴慧芳工作室揭牌。

2010年,浦东开展“走千听万”工作,如今已经成为浦东党建工作的主要载体和一面旗帜。今年,新区打造升级版的“走千听万”,要求深化机关作风养成教育、改进机关工作作风,强化机关干部的群众观念、密切党群干群关系,不断提高处置问题和有效解决群众诉求的能力。

一条串联起居民区楼组与商务区楼宇的“金色纽带”7月10日在陆家嘴街道启动,将用创新的党建模式打破楼组与楼宇之间的差异,实现“党务共议、政务共商、事务共治”的一体化效应,在陆家嘴打造最具有活力的“社区大党建”。

党的建设制度改革既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内容,也是全面深化改革取得成功的重要保证。浦东将贯彻全面从严治党要求,把抓党建作为浦东一切工作的生命线,扎扎实实抓具体、抓深入、抓落实,为浦东开发开放二次创业提供强大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