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区县招商 产业园区 企业选址 优惠政策 新闻中心
张江“管镇联动”改革 开发区和镇政府“做各自擅长事”

最近几天,沈健正在为张江高科技园区内一家企业的噪声污染问题头疼。

沈健是浦东新区张江镇的镇党委书记,放在过去,园区内这类问题轮不到他来伤脑筋。但就在一个月前,张江成为浦东重新划分开发区管委会和镇政府职能边界的试点地区,张江镇、村两级的招商引资、引税功能被取消,而园区管委会承担的社会管理职能则随之转由镇里负责。这在上海,乃至全国,尚属首次。

新体制下分工明确

在浦东,开发区与自然镇的关系十分微妙。

早在浦东新区成立之前,位于浦东地区的陆家嘴金融贸易区、外高桥保税区、金桥出口加工区(现金桥经济技术开发区)、张江高科技园区便已先行建立,成为重点开发地区。由于经济条件所限,开发区不可能“一口吃成个胖子”,只能由点及面一步步向外辐射。每向前推进一步,所涉街镇就要后退收缩。

1993年浦东新区正式成立,四个开发区的规划面积全部划入浦东,但街镇与开发区间此消彼长的发展模式并未改变。20多年你进我退后,张江镇42.96平方公里的镇域面积中,有25平方公里与园区重合,重合区域的就业人口超过21万。区域重合,带来的却是管理空白。过去,张江镇和园区分别设有一支城管中队,但地铁站周边小商贩摆摊设点的问题总也解决不了。不仅城管,张江的派出所也有镇域、园区两套配置,前者无权管理园区企业,后者没有户籍管理职能。有时,想要平息一场纷争,必须两队人马同时出动。

此次张江在全国率先试点“管镇联动”改革,目的就是建立分工明确的管镇联动新体制,推动张江开发建设和社会治理的一体化。用上海市委常委、浦东新区区委书记沈晓明的话说,就是通过重新梳理镇、区职能边界,“做各自擅长的事”。在区、镇政府和管委会三家参与下,张江镇梳理出经济发展类事权42项、社会管理类事权130项,其中10项经济发展类事权划入管委会名下;而园区管委会共梳理出社会管理类事权15项、经济发展类事权36项,其中10项社会管理类事权划归镇政府。

“费随事转”原则是财政保障的基础。今后,张江镇用于社会管理的费用标准,每年由管委会定额拨款。同时,整个张江地区新设企业带来的财政收入中,镇政府可以分到13.5%的发展红利。

为了督促改革后的张江镇“弱化镇的经济职能,取消镇的招商引资功能,强化镇的基础建设”,浦东新区专门调整督查考核机制,在A、B、C、D四个街镇类别外,将张江单独列为E类。在100分的总分值中,E类的社会治理分值45分、社会民生20分,经济发展15分;而张江曾经隶属的A类街镇,社会治理分值为35分、社会民生15分,经济发展30分。“我们正好把经济发展的15分,补到了社会治理、社会民生上。”沈健说。

变化已悄然显现

改革才满月,变化已悄然显现。在地铁2号线金科路站,每天早上匆匆赶路的白领们会发现,这里的环境焕然一新。地铁站口,黑车不见了,小摊贩与城管之间的“游击战”也少了,身穿红马甲的张江镇志愿者却越来越多。他们引导文明上下车,提供咨询服务,维护车站秩序,上班路变得舒服多了。

原来,就在体制改革后的第一天,张江镇就开始“接管”园区内的城市管理职能。当天,冒着细雨,“2015张江一号”百日集中整治行动正式开始。一支由镇域居民、机关、企事业单位职工、园区“张江男”、“张江女”构成的3000人左右的张江志愿者队伍正在组建,第一支由300人组成的张江地铁“志愿者服务队”已经上岗。沈健透露,张江镇将在三年内投入1亿元,实施以提升张江环境品质为目标的“五化工程”,即市容美化、环境绿化、道路净化、路网优化、管理强化,“让美丽张江成为产城融合的典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