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区县招商 产业园区 企业选址 优惠政策 新闻中心
现代海洋经济成热点 多业态百花齐放指日可待

多业态“百花齐放”指日可待

——住青省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热议大力发展现代海洋经济

郭树清省长在今年的省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全面提升“两区一圈一带”发展水平,大力发展现代海洋经济。一直以来,海洋经济都是青岛的一大特色和优势,当前,“一谷两区”对全市海洋生产总值贡献率超过40%,成为全市经济的新引擎;董家口经济区、保税港区多点开花,竞相绽放;邮轮母港、灵山湾影视文化产业区、国际航运中心蓄势待发,前景无限……

特色文化产业示范区、东北亚区域邮轮母港、国际石墨烯创新中心……青岛正在由海洋科研之城向海洋产业之城迈进,海洋经济多业态“百花齐放”的局面指日可待。为此,住青省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展开热议,献计出策。

产业聚集形成蓝色新增长极

作为全国第九个、全省唯一一个国家级新区,西海岸新区的使命之一就是发展好海洋经济。去年,西海岸新区GDP总量接近2900亿元,海洋产业占30%左右,两三年内,影视、海洋科技、旅游三大产业集群将崛起在灵山湾,吸引1000家以上企业入驻、2000万以上旅游人口、10万人就业,建成国家级特色文化产业示范区。省人大代表、黄岛区区长李奉利说,海洋经济在新区的蓬勃发展源于“厚积薄发”。

“中国国家海洋基因库落户在西海岸,搭建基因、生命、扶贫及创业四大平台;藻类活性物质国家重点实验室也设立在此,是打造国家级海藻活性物质高效高值开发应用的研究平台。”李奉利说,通过这些项目的引进建设,不仅聚集起海洋机构,还储备了海洋科研方面的人才,以及最前沿的海洋技术,这样就带动海洋优势产业发展加速,成为经济发展的强大动力。

做大做强海洋经济,港口物流业是一个重要板块。省人大代表、青岛港集团总裁成新农告诉记者,新一代港口早已抛开“码头运营商”的定位,正在构建集约、高效的服务体系。

“作为港口来说,现在要把各种优势资源集聚起来,不能是单一的物流资源,我们更需要金融资源、信息资源,同时来促进贸易资源蓬勃发展。”成新农说,将来要通过港口带动服务产业越来越丰富,从而产生更多的业态,创造更多的盈利模式,形成蓝色新增长极。

探索“海洋+”大数据服务

“海洋+”“互联网+”是当下经济发展的热点,青岛也正在建设东北亚海洋信息服务中心,目标是实现海洋产业全面“触网联网”。省政协委员、青岛拥湾资产管理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刘佳生说,目前,在海工装备、海洋生物医药等工业领域引入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像是基于物联网的水下机器人、基于大数据的基因检测等产品正在推向市场。但在“海洋+”大数据服务建设方面,尚处于积累数据、搭建平台阶段。

为此,刘佳生建议,要抓住产业爆发的机遇,加快建设“海洋+”大数据服务平台,下一步,可以依托这些平台,将各类涉海信息资源进一步整合起来,更加充分地挖掘涉海大数据商业和管理价值。

科研院所汇集是青岛发展海洋经济的重要优势,面对新形势,如何调动科研人员力量来为海洋经济的发展做好智力支撑?省人大代表、中科院海洋研究所所长孙松提出建议:海洋科研单位当前更重要的是调整研究方向,要和海洋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衔接起来,青岛将来是一个海洋产品开发应用、海洋装备制造业发达的城市,科研人员要有前瞻性和针对性去做研究。

融入“一带一路”战略

国家在“一带一路”战略中赋予了青岛“新亚欧大陆桥经济走廊主要节点城市”和“海上合作战略支点”两大功能定位。省政协委员、农行青岛分行东海西路支行行长赵晋建议,青岛要在海洋合作、经贸合作、产业投资、金融服务、人文交流等重点领域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开展更为有效的合作。

“青岛作为节点城市,融入一带一路要充分发挥自己的基础优势,核心是构建海洋发展框架”,赵晋说,基础优势之一就要突出港口优势,发展基地经济,突出大数据链,发挥网络效应,这肯定是未来青岛港口发展的重要方向,希望“一带一路”战略能将青岛的港口经济带入更快的发展轨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