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区县招商 产业园区 企业选址 优惠政策 新闻中心
山东新产业新业态成为农民增收新引擎

土地流转、特色种植,这两年,一大批新产业、新业态在山东各地农村蓬勃发展,传统单一的农业功能不断得到扩展,成为农民增收的新引擎。

东营市河口区义和镇农户王安英,去年将自家四十多亩土地流转给镇里的家庭农场,由农场统一种植甜瓜、油桃等特色作物。农忙时,王安英还带着村里的农户到基地打工,收入相当可观。

农户王安英:“在这儿打工,我一年一万多块钱;流转的土地,一年也七八千块钱。”

王安英所在的年丰家庭农场,流转土地超过一千亩,上游连着周边农村十多个蔬菜基地,带动二百多农户搞起了特色种植;下游依靠“黄河故道生态家”、电商、微信等网上销售模式,形成特色种植、农产品加工、采摘体验、线上线下销售一条清晰的产业链。

河口区义和镇年丰家庭农场杨庆云:“别看我这个农场小,但是一产、二产、三产都有,通过延长产业链,把产品附加值提高上去。”

在河口,对家庭农场,财政给予20%的奖补政策。仅仅在义和镇,去年的补贴就超过二百万元。当地定期聘请农业专家,为农户提供技术服务;如今,义和镇涌现出五个大型生态农场,带动22个种植基地的近千农户加入,成为远近有名的“农庄小镇”。

河口区义和镇农业农村综合服务中心主任王志丽:“最终以小的投入,换来的是两倍、甚至三倍、更多的产出。”

目前,一大批新产业、新业态在各地农村崛起。全省各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超过30万家,家庭农场4.7万家,农产品电商交易额突破四百亿元,为农村带来一百多万就业岗位。

山东省宏观经济研究院区域经济所所长高福一:“下一步还要继续推动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等新技术与现代农业融合,构建依托互联网的现代农业生产经营体系和服务体系,拓展农业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