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调整产业结构。围绕节能减排、减少要素占用、提升产品档次,对精细化工、机械制造、纺织服装、新型建材、食品工业等传统产业实施高新技术改造,在技术、产品质量、品牌和环保等方面取得更大突破,着力抓好玻纤无碱玻璃纤维、阳光新材料聚脂纤维格栅等项目建设,全年完成技改投入170亿元,增长13%以上。加快发展新兴产业,全面对接“中国制造2025”,瞄准高端装备制造、现代医药、信息技术、新材料等产业,攻克关键技术,膨胀产业规模,尽快把新兴产业培植成为实体经济新的增长点,着力抓好润德复合材料、鲁岳生物等重点项目建设,年内新兴产业主营业务收入占比达到20%以上。加快发展中小微企业,推进联合绿色建材产业集聚区项目,用好场地租赁、税费减免、创业补贴、融资支持等优惠政策,强化创业培训,着力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加大规模企业规范化公司制改制“五年行动计划”推进力度,争取每年改制比例不低于10%,到2019年全区50%以上的规模企业完成规范化公司制改制,普遍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二是淘汰落后产能。按照“去库存、去产能、降成本”的要求,鼓励企业参加各类交易会、洽谈会及跨境电子交易,拓展国内外市场,拓宽产品销售渠道,推动企业产品去库存化,引导企业从满足“有”的粗放低水平数量扩张,转向满足“好”的集约和质量效益型发展。把处置停产半停产企业作为化解过剩产能的“牛鼻子”,对还在生产经营,但效益低下、持续亏损的企业,通过调整升级产品等手段尽快恢复其生机,做到“升级一批”;对企业产品有市场、技术不落后、设备质量较好,但因管理不当或债务沉重、资金紧缺导致无法经营的,通过产权转让、债务重组、企业兼并等方式,尽快盘活企业资产,做到“重组一批”;对确实没有存在价值的企业,开展好破产清算、职工安置等工作,按市场化原则有序退出,做到“出清一批”。充分运用倒逼机制,集中开展化工企业“打非治违”专项整治,持续推动以提升安全生产条件、环境治理和节能降耗为主要内容的化工企业转型升级。统筹研究制定政策措施,帮助企业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税费负担、社会保险费、财务成本、物流成本,为企业淘汰落后产能、实现转型升级创造条件。
三是实施创新驱动。深入落实全省创新驱动战略23条政策措施,推进实施“企业创新百强工程”,年内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工业总产值比重提高1个百分点以上。引导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深化产学研合作,支持骨干企业承担国家、省重大专项和重大计划,鼓励企业构建产业技术创新联盟,促进科研成果资本化、产业化,年内组建山东省示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家、泰安市产业技术研究院3家。扎实推进“品牌岱岳”建设,年内新增山东省著名商标2件。发挥企业家在推动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搞好企业家培训培养,转变经营理念,造就一批优秀企业家和高素质企业经营管理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