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小夜灯装上红外开关,晚上起床就能被感应,电灯会被自动打开,这是红外探测器在生活中最简单的应用。小到小夜灯,大到医学成像,这些高科技成果,正在中科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禹城光电传感技术应用中心向产品转化。新常态下,禹城积极搭建科技平台,通过招才引智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动力结构转化、资源配置优化。目前禹城拥有省级以上研发平台达57个,高新技术产值占比42.98%,高于全省10个百分点。
与61家顶级科研院校合作,2800万元重奖创新创业
“我们是国内唯一能做到采油电缆耐温232摄氏度以上的企业,而其他一般是180摄氏度、最高的也只能205摄氏度。绝缘电阻我们能做到1万兆欧以上,一般厂家只能做到5000至6000兆欧,我们的产品指标都远远超过2000兆欧的国家标准。”说起这些,宝世达集团电缆公司总经理徐余良充满自豪。
油田电缆是宝世达集团核心产品,项目落户德州高新区后,借助于高新区这一平台,建起国家级的技术研发中心,设计研发上不断取得新突破。
不但要达到国家标准,还要超过标准,甚至做到唯一,这样企业才能站稳脚跟。而做到这些,创新是关键。禹城市积极搭建平台,借助已取得的国家高新区多项政策优势,积极实施创新驱动战略。
近年来,禹城市举全市之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出台融合创新“1+5”“科技13条”“5331”人才计划等扶持政策,在德州率先建成人才公寓,两年拿出2800万元奖励科技创新和科技人才。其中,以科技创新创业园、理想空间科技企业孵化器、人才公寓为核心的禹创中心,总建筑面积10万平方米,可容纳创新团队和科技小微企业300家,该市两年拿出2800万元重奖创新创业,营造了创新创业的浓厚氛围。目前禹创中心入驻中科院、北大、清华、山大等12家高校院所的研发中心、9个研发型实验室、16支创业型高端人才团队。
目前,该市已与国内外61家顶级科研院校建立紧密产学研合作关系,创建省级以上研发平台57个,引进培养院士8人、“千人计划”7人、“长江学者”5人、“泰山学者”5人、德州市现代产业首席专家16人,其他高层次人才165人。
引入三大“国字头”平台至少32项新技术在禹城孵化
9月22日,在中国·德州首届京津冀鲁技术交易大会禹城分会场签约仪式上,禹城市同国内27家科研院所与企业签署55份合作协议,其中包括中科(德州)创新创业示范基地、中国生物发酵产业技术孵化基地暨生物制造禹城研究院、中科院自动化研究所青岛智能产业技术研究院禹城分院等3个“国字头”创新平台项目。
3个“国字头”平台中,中国生物发酵产业技术孵化基地暨生物制造禹城研究院将推动国内领先生物产业高科技成果的转化和转移,实现科研—中试—产业化—落地的有机结合。中科(德州)创新创业示范基地和中科院自动化研究所青岛智能产业技术研究院禹城分院则围绕该市产业链布局创新链,发挥
技术研发、产业孵化、成果转化优势,促进科技服务业和智能产业发展。据禹城市科技局局长高长东介绍,预计3个平台建成后可推动至少32项新技术在禹城孵化。“过去我们的创新模式大多从某一个产品出发,以企业为主体,有了这3个‘国字头’平台,我们能够整合高校、科研院所的相关资源,推动他们的先进适用成果在禹城转移转化,从而转变企业单打独斗的局面,形成成果转化、金融投资、人才引进、技术创新等一站式服务,降低企业创新成本。”禹城市委书记张安民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