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山东省商务厅公布了2016年全省省级经济开发区发展水平综合评价结果,沂水经济开发区首次进入全省131家省级经济开发区第一方阵、前30强,列第29位,取得了自建区以来的最好成绩。
超越期待的佳绩源自开发区的创新实干。近年来,沂水开发区坚持以“走在前列、争创强县”为引领,高举发展争先大旗,聚焦招大引强选优和“125”工程重点项目建设两大主业,以加快新旧动能转换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全力推进体制机制创新等重点工作,全面推进转型升级、创新发展。今年前三季度,开发区实现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867亿元,同比增长16%;实现税收19亿元,同比增长14%;完成进出口额8亿美元,同比增长24%,各项经济指标实现了高位增长。
新旧动能转换全面加速。开发区是全县招商引资和“125”工程项目建设的主战场,始终把招大引强选优作为“一号工程”,大力发展“飞地经济”,建立健全了财税分成机制,明确了引资方与落地方的权力与义务;坚持领导带头、全员招商、专业招商和以商招商相结合,集中攻坚世界500强、国内百强、上市公司、央企和行业龙头企业,全县招引签约落户开发区项目44个,其中杭萧钢构项目、中轻跨境产业园项目、万多福新材料项目等投资过5亿元项目9个。开发区内世界500强、上市公司投资的企业达到了26家。
“2017年开发区承担杭萧钢构项目、易通电商大厦、G233克黄线沂水绕城段改建工程等40项‘125’工程的重点项目、重点工程的建设推进。推进过程中,坚持强化包扶服务,细化推进方案,提前谋划,及时解决项目推进中的困难和问题,确保项目建设按期建成运营、投产达效。”沂水开发区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每个项目成立了以‘一名班子成员、两名工作人员’组成的服务班子,主动服务、倒逼警示、加快节点,在中央环保督察组进驻山东之前全部完成了环保等各项手续并顺利推进,既为项目早日投产达效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又加速了园区新旧动能转换步伐。”
体制机制改革全面深入。充分完善开发区中小企业公共服务中心的平台资源和服务政策,大胆实验、积极争取,“沂水县中小企业公共服务中心”被省商务厅、发改委、经信委、科技厅、财政厅和人社厅联合认定为全省首批经济开发区创新创业公共服务示范平台。整合开发区在项目评审审批、土地集约节约、综合执法等方面的经验做法,开发区成功入选为全省开发区体制机制创新试点开发区,承担项目审批机制、市场化开发运营机制两项试点内容。沂水县委、县政府专门制定了《沂水经济开发区体制机制创新试点工作方案》,对试点要求、试点内容和保障措施进行了明确规定,成立了由主要负责人任组长、分管领导任副组长、各职能部门主要负责人组成的开发区体制机制创新工作领导小组,积极推动试点工作。目前,各项试点工作正在有条不紊地向前推进。
“仅仅项目审批机制这一项试点,可将入园项目审批效率提高30%,为入园企业提供高效、优质、一流的服务,全面打消外来投资者的后顾之忧。”开发区负责体制机制创新的负责人的话掷地有声。
园区配套水平全面提升。不断完善基础、商贸等配套设施,累计投资30亿元,建设园区主次干道20余条、32.9公里,今年重点实施了克黄线绕城段、裕丰路中段、振兴路改建、昆达热电跨河管线更换等12项重点基础配套工程,园区形成了“六横六纵”的道路总框架;易通电商大厦、鲁南商贸物流城二期等商贸物流项目落地建设、快速推进,全面提升了城市品质,为开发区的转型升级提供了保障。
营商环境全面优化。扎实开展服务企业“暖心行动”,优化服务软环境,提升服务企业质量,为企业提供“店小二”式服务。尤其是今年以来,相继制定了关于提高行政效能、优化发展环境、推行服务承诺制、首问责任制、限时办结制、打通“放管服”改革最后一公里、保障新旧动能转换的系列意见、措施,将每月1至20日设定为重点企业“宁静工作日”,期间,除涉及安全生产、环境保护、食品药品监督、司法类案件调查外,各执法单位不得进入企业实施检查,为企业发展、项目建设提供了良好的发展环境。“为激发企业活力,‘抢跑’发展优势,我们组织企业参与了各类招聘会、咨询和座谈活动等60余场,上门走访和调研帮助企业解决了项目协调、项目申报、外来员工子女就学等各类问题80余个,满足企业发展需求。”沂水经济开发区有关负责人表示。
展望未来,开发区已迎来一个以创新、绿色与开放为引擎,加速发展的“黄金时代”。“30强是新的起点,也是更高的起点。”沂水经济开发区管委会常务副主任陈淑军表示,“我们将不忘初心,乘势而上,凝心聚力补短板,只争朝夕抓落实,全面推动开发区转型升级创新发展。”新时代新气象,新起点新作为,沂水开发区将以更大的力度、更实的举措,着力推进全县招商引资主战区、改革创新先行区、动能转换引领区、产城融合示范区、和谐文明幸福区“五区建设”,为实现“走在前列、争创强县”目标作出应有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