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炎夏日,记者走进山东省菏泽市鄄城县什集镇陈庄村村民陈胜军的马扎加工作坊。一进厂,整齐堆放的木料和马扎支架映入眼帘,几名工人正在紧张而有序地忙碌着,他们有的在打磨木材、有的刷漆、有的在穿绳,好一排井然有序的景象。
“我干这行生意已经10多年了,过去和父亲一起做,如今在信用社的资金扶持下,有了自己的厂房,闯出了一条致富路。”陈胜军告诉记者,这个村大部分人都会木匠活,而他的父亲则是村里远近闻名的老木匠。自己高中毕业后,就跟着父亲在家里加工小马扎。由于他们做的马扎结实耐用,因此十分畅销。可那时全靠手工制作,费时又费力,效率很低,产品往往供不应求。他想:要想把生意做大,提高收入就要扩大生产规模。于是,2008年,他从当地信用社贷了5万元资金,租赁了3亩地,搭建起厂棚,购买了机器设备,进行批量生产。
“别看这些马扎小,需要的工序可不少。”陈胜军介绍道,要加工一个马扎首先要将板条截成段,然后通过开凿、打眼、砂光、安装、穿轴、打钉、喷漆、穿绳等十多道工序才能完工,除了人工外,所需要的机器设备包括多边锯、开凿机、砂光机、打眼机、安装机等设备。在一台打眼机前,只见工人将一段段木料排成一行,机器运作几下,就钻好眼了。在另一边,几名年近六十的妇女正在穿绳。一根长铁针在她们手里来回穿梭,一会功夫,就编织好一个。一位女工告诉记者,编织一个马扎可以挣5角钱,一天能挣30元钱,她们每天都会按时来这里上班,不出远门就可增加收入。脸上露出满意的笑容。
“这一只小马扎能卖到5到7元,能嫌5角钱,”陈胜军说,加工后的废料也不浪费,木条可以当柴火,锯末可以用来做种植肥料,也能换来一部分收益。
“这几年有信用社做后盾,俺才一步一个脚印发展经营,逐步扩大生产规模,慢慢走上了致富的道路。”陈胜军兴奋地说。
“像陈胜军这样的贷户,用钱比较频繁,但是额度又不大。而信用社‘一次核定,随用随贷,金额控制,周转实用’的授信模式,着实为他们使用信贷资金提供了极大的便利,是非常好的信贷模式。”鄄城县什集信用社主任赵咸华告诉记者。
据记者了解,近年来,鄄城县什集镇陈庄村小马扎加工业由小到大,由小作坊变成大产业,逐渐形成了稳定的市场,带动了周围群众致富。村里很多无法外出打工的妇女也纷纷到一些马扎加工大户家中打工,使马扎加工逐渐成为了留守妇女增收的好项目。同时,什集信用社也着眼于小马扎加工这一传统优势项目,把其作为一个助农增收的产业来扶持,充分发挥了“一次核定,随用随贷,金额控制,周转实用”的信贷模式,全力解决马扎专业户在资金方面的后顾之忧,真正发挥了信用社信贷效能,实现了贷动小作坊到大产业的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