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区县招商 产业园区 企业选址 优惠政策 新闻中心
格尔木市《促进昆仑玉产业健康发展的实施意见》

促进昆仑玉产业健康发展的实施意见

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及《青海省昆仑玉产业发展指导意见》(青政办〔2008〕113号),为提高资源对产业持续发展的保障能力,加快打造“中国格尔木昆仑玉”品牌,促进我市昆仑玉产业健康发展,使之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结合实际,现制定以下实施意见。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为指导,牢牢抓住国家深入推进西部大开发战略、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和支持藏区跨越发展的政策机遇,深入贯彻落实省、州、市关于全面深化改革、深入推进“三区”建设、发展循环经济、提质增效升级等一系列安排部署,立足资源优势,以市场为导向,以骨干龙头企业为依托,以提升昆仑玉市场形象和品牌号召力为目标,通过强化资源保护和管理,规范市场竞争秩序,增强创新能力,推进技术进步,努力提高昆仑玉研发设计和精细加工水平,形成资源节约、产品高档、环境友好、布局合理的产业体系,实现昆仑玉产业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二、基本原则

——坚持保护性开采、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加大地勘投入,加强勘查、开发、利用与保护的监督管理,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提高资源对产业持续发展的支撑和保障能力。

——坚持自主创新、走品牌化发展之路的原则。以昆仑文化、昆仑神话为主线,挖掘和光大昆仑玉文化底蕴,着力提高设计和加工工艺水平,走品牌化发展道路。

——坚持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发展的原则。强化技术创新,构筑以市场为导向、以企业为主体的产学研一体化科技开发体系,确保在国内珠宝行业产品研发上的高起点、高速度和低风险。

——坚持规范市场管理,推动提质升级的原则。依法加强税收征管,鼓励开展竞价销售等模式,激发市场活力;完善质量管理体系,加快品牌培育,形成诚实守信环境,促进昆仑玉产业持续、健康、快速发展。

三、产业布局

以昆仑玉开采加工销售为主导,着力构建勘探、开发、信息咨询的产前环节,技术指导、设计、切割、打磨、初步加工的产中环节,机械设备、精加工的产后环节,网络销售、市场建设、物流运输的流通环节,市场调查、营销策划、售后服务的消费环节等完善的产业链条,全面提升产品附加值。以昆仑玉研发加工基地为辅助,开发具有地方特色、文化特色、历史特色等高质量的工艺品,促进集约经营、规模经营、规范经营,鼓励企业在全国各大中城市建立昆仑玉器专卖连锁店,在省内外乃至国外发展多向高端销售网络,进一步推动昆仑玉产业不断发展壮大。以自然资源禀赋为依托,加快新区昆仑玉文化产业园建设,进一步完善昆仑玉批发交易中心和多个街区的昆仑玉加工销售网络,实现产业间的紧密衔接和良性互动,促进昆仑文化与旅游资源融合发展,把我市建设成为集学术交流、科技教育、文化传播、贸易展览、休闲旅游为一体的原矿石和成品集散中心。

四、目标任务

力争到2016年,初步建成集昆仑玉原石拍卖、加工销售、文化传播、贸易展览、产品认证、信息发布为一体的格尔木新区昆仑玉文化产业园;培育和扶持一批设计能力强、加工水平高、品牌实力强的骨干龙头企业,初步形成原石交易、产品销售竞争有序,管理规范的昆仑玉产业集群;加大信息平台建设,实现产业间紧密衔接和良性互动,推动昆仑玉产业发展壮大。通过5—10年的建设,昆仑玉交易规模进一步扩大,产业贡献度进一步提高,主体竞争力明显增强,管理水平明显提升,基本建立起资源有效配置、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原矿石和成品集散中心,把“昆仑玉”产业打造成为我市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

五、保障措施

(一)发挥政府职能,强化宏观调控。昆仑玉产业是我市重要的新兴产业和特色产业,各部门、各单位要认真按照职责分工,会同有关企业进一步完善昆仑玉发展规划和行业标准体系,促进规范管理。提高昆仑玉矿产资源开采准入门槛,通过市场竞争方式优化配置资源,选择符合条件的经营者进入资源开采领域,实现昆仑玉新工艺开采、保护性开发和有序开采。

(二)建立政策激励机制,有效保护资源。研究制定相关政策措施,形成政府主导、企业参与、市场开发的昆仑玉产业发展格局,进一步做大做强昆仑玉产业,不断提升昆仑玉的知名度、品牌形象和行业竞争力。进一步建立健全保护性开发机制,严厉打击采富弃贫、野蛮攫采等违规行为。

(三)调整产业结构,推动产业升级。探索昆仑玉矿山企业体制改革,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做到产权明晰,激发企业发展活力。引导和鼓励中小加工企业积极与大企业进行技术协作,形成昆仑玉加工产业链;在专业化分工与社会化协作的基础上,引导和鼓励玉雕加工企业与销售企业进行重组、并购,逐步形成昆仑玉产业规模经济;积极培育具有竞争力的行业龙头企业,逐步形成政府推动、龙头带动、市场驱动、科技拉动的昆仑玉产业发展格局。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培育和扶持一批资金实力雄厚、技术开发和市场拓展能力强的企业参与昆仑玉开发,优化和升级产业档次。

(四)加大监管力度,规范市场秩序。逐步建立原矿石年度开采数量控制机制,促进有序和限量开采,实现可持续发展。加强昆仑玉市场交易的监管,建立原石交易拍卖机制,逐步形成规范的原石及玉产品交易市场。进一步强化规范税收,推行以票控税管理措施,杜绝偷税漏税。坚决打击假冒伪劣,切实保护企业和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为各类市场主体创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

(五)支持自主创新,提高研发水平。培育和扶持一批设计能力强、加工水平高、品牌实力强的龙头骨干企业;鼓励有条件的加工企业建立研发中心,或与专业厂家、科研机构联合建立研发机构,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支持企业申报国家、省、市认定玉石加工企业技术中心。鼓励国家、省、市认定的玉石加工企业技术中心向业内外经营者开放,提供技术支持服务。对个人或小企业的国内外发明专利申请、维持等费用予以减免或给予资助。

(六)强化品牌意识,发展品牌战略。把昆仑玉作为我市乃至青海的特色优势产业体系,深入实施“以质取胜、品牌带动、技术标准”三大战略,加快昆仑玉产业发展,使昆仑玉在国际国内玉石行业占有重要位置。

1.加强昆仑玉原产地标志管理。积极做好昆仑玉地理标志产品的申报及宣传推广工作,使昆仑玉产品成为具有格尔木特定地域、传统文化特色的资源和产品品牌。

2.成立珠宝玉器检测机构。加快推进珠宝玉器检测机构建设,政府支持相关企业、检测机构建立昆仑玉第三方检测机构,为昆仑玉鉴测检定、市场监管提供技术保障。

3.提高工艺技术研发能力。与省内外工艺美术院校和有实力的技术培训机构建立战略合作关系,依托技术资源和优势联合开设玉石设计加工课程,全面提升昆仑玉行业从业人员的整体素质。建立培育具有本土特色的设计、雕刻大师与省内外知名设计、雕刻大师有机结合机制。同时,制定政策措施,广纳引进管理和专业技术人才。

(七)发挥行业组织作用,促进产业健康发展。加强行业协会的组织建设,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的作用,开展行业调查、行业信息的收集发布和人才培训,组织行业技术职称评定,制定行业指导、行规行约,保护知名品牌,开展同业议价、产业咨询、招商办展、对外联系与交流等工作,促进昆仑玉产业健康持续发展。

(八)加大宣传推介力度,提高昆仑玉知名度。以昆仑玉入选2008年北京奥运会奖牌“金镶玉”、 昆仑神话和独具特点特色的旅游资源为切入点,认真研究制定昆仑玉宣传推介方案,积极组织开展广播电视、报刊杂志、专题网页、免费发放宣传册等多种形式的宣传推介活动,形成强大的舆论声势和氛围,提高昆仑玉的知名度。加强营销策划,组织开展昆仑玉饰品设计大赛、收藏鉴宝等主题活动,促进昆仑玉产业发展。同时,结合高原特色旅游,加强昆仑玉产业宣传,增加昆仑玉特色旅游节点,开展参观玉石开采、玉石加工、玉石展览等旅游活动,加大昆仑玉等旅游商品开发力度,促进文化旅游融合发展。

(九)注重文化产业发展,提升竞争软实力。坚定不移地推动昆仑文化发展壮大,为格尔木实现转型跨越、进位赶超提供新的产业支撑。以“大昆仑文化”为突破点,积极构筑昆仑山文化、昆仑玉文化为主体的特色品牌文化,彰显格尔木的文化,着力构建文化主题旅游、企业文化会展等为主要内容的文化产业园区和聚集区,为加快昆仑玉等文化相关产业发展奠定基础。加强上下游产品开发,拉长产业链条,带动聚集文化旅游产品、文化旅游项目、文化企业发展,形成产业集群,全面提升文化产业综合实力和市场竞争力,努力将文化产业培育成经济发展的新支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