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区县招商 产业园区 企业选址 优惠政策 新闻中心
青海省各区县书记畅谈海东新发展

“省政府工作报告在部署2017年工作时提到,要切实把扶贫扶在点上、扶在根上,确保11个贫困县摘帽、500个贫困村退出、14万贫困人口脱贫。就平安区而言,今年将重点做好六个方面的工作,确保精准脱贫工作得到群众认可,实现整区摘帽。”省人大代表、平安区委书记靳力说。

据靳力介绍,按照省、市的统一要求和部署,平安区全面完成了2016年确定的扶贫攻坚各项目标任务,贫困发生率由2015年底的8.99%下降至2016年底的4.99%,成效十分显著。今年,平安区将力促22个贫困村退出,1173户3769人脱贫,全区实现脱贫摘帽。

靳力表示,今年平安区将进一步加大精准扶贫相关政策的宣传力度,认真总结典型经验和好的工作做法,采取多形式进行宣传和推广,营造浓厚氛围,为下一步开展工作奠定基础;盯紧2017年计划脱贫的22个贫困村,1173户3769人脱贫的任务,紧紧围绕“八个一批”,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制定精准脱贫年度攻坚方案,确定产业扶持项目和措施,真正做到因村、因户、因人精准施策;全面完成今年扶贫易地搬迁的后续收尾工作,细化施工方案,完善基础配套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确保三合集中安置区二期和石灰窑乡上法台村搬迁安置任务全面完成,贫困群众及早搬迁入住。

同时,积极与国家开发银行青海省分行对接,围绕产业发展、人畜饮水、道路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文化旅游发展、基础教育发展等重点扶贫工程,争取贷款11亿元以上,进一步为各类扶贫项目顺利开工建设提供资金保障,2017年要实施贫困村道路硬化及田间道路工程328.18公里。在22个贫困村实施高原美丽乡村建设,在14个贫困村修建便民广场及配套健身器材,在13个贫困村修建村级办公楼,在27个贫困村建立垃圾处理及配套设施,在16个村按照“十个一”标准,建设村级综合文化活动室、文体广场、乡村小舞台等;进一步树立“互联网+扶贫”新理念,大力发展农村淘宝项目。在三合镇、洪水泉乡、古城乡、石灰窑乡建设10个村级电商服务站,服务站覆盖22个贫困村。促进全区富硒农畜产品及加工产品,平安绣、串珠等地方特色工艺品网上销售,让农村电商惠及更多贫困群众。

“我们还将继续加大各类项目和资金的申报和争取力度,提前做好2017年实施的投资1486万元的产业发展项目;投资1800万元实施6个村的旅游扶贫项目;做好投资1740万元的扶贫易地搬迁产业综合市场建设等扶贫重点项目开工前的各项准备工作,确保项目及早开工建设,及早发挥效益。”靳力说。

彰显东部门户生态形象

□时报 张娜

“省政府工作报告指出,生态是人们生产、生活的基本条件,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保护生态,人是关键和决定因素。要大力推进生态生产生活联动,全面落实国家主体功能区规划,科学布局生产空间、生活空间、生态空间,把生态文明渗透到群众的日常生产生活全过程,把人们的生产生活活动建立在环境保护和生态改善上,提高生产力发展与生态建设的联动效应,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努力在保护生态、发展生产、改善生活的实践中,探索走出一条青海绿色崛起之路。民和县作为青海东大门,更要进一步强化生态文明,促进绿色发展更加扎实有效。”在省十二届人大六次会议分团审议时,省大人代表、民和县委书记杨海林说。

近年来,民和县以创建生态文明先行区为契机,依托林业重点工程, 紧紧围绕“三绿”建设,突出脑山水源涵养区、浅山水土保持区、川水经济林区的国土绿化总体布局,统筹规划、乔灌结合、封造并举,大力实施林业生态建设工程,着力打造山清水秀天蓝的生态门户新形象。2016年,民和县用于林业重点项目建设的投资达8379万元,完成人工造林2.76万亩、封山育林3万亩、森林抚育2万亩,绿化新农村40个,义务植树100万株。

杨海林表示,报告中提到今后要以“碧水蓝天”和“家园美化”行动为抓手,全面推进水、大气、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落实“河长制”,谋划实施湟水河全流域综合治理。黄河、湟水河、大通河都从民和出省,民和的生态环境位置十分重要。民和县要统筹推进生态工程、节能减排、环境治理,坚决守住生态红线,着力改善东部门户生态环境;稳步推进南大山省级森林公园建设,重点实施好南北山绿化、巴州河国家级湿地公园等项目,促进绿色城镇、绿色村庄、绿色单位、绿色校园、绿色企业建设;加快百里长廊经济林带建设,因地制宜培育、延伸林业产业链,大力发展兼具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核桃等经济林和林下经济;持续开展环境综合整治,在建设中美化生态,不断健全完善城乡环境综合整治长效机制;扎实开展电解铝、水泥等重点行业的能耗控制和污染整治,强化对治污设施的运行管理;加强与红古等县的生态保护联防联治,加大城市扬尘、农业面源污染整治和水源地、矿山、河道等生态功能区的跟踪监管和生态恢复治理,持续改善城乡人居环境。

“输血”加“造血”力拔穷根

“精准扶贫脱贫是第一民生工程,直接关系到能否全面建成小康社会。2017年,化隆县将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四个扎扎实实’重大要求和省委王国生书记‘四个转变’的发展思路,坚持把‘输血’与‘造血’有机结合起来,精准发力,综合施策,努力走出一条符合化隆实际的精准脱贫路子。”省人大代表、化隆县委书记刘建昱说。

刘建昱表示,要进一步做好精准脱贫“回头看”工作,特别是以省、市级考核验收工作中发现的问题为导向,自我加压,跟踪整改,确保顺利通过国家级考核验收工作。同时,根据贫困退出标准程序,认真配合好第三方开展评估工作,力争按期高标准完成今年的脱贫任务。要抓紧完成全年脱贫工作程序报批等工作,将政策机遇转化为发展的内生动力,将自身的优势提升为发展的源头活力,利用国家开发银行青海省分行对化隆县扶贫开发项目和基础设施建设的信贷支持,整合各类涉农资金,积极启动产业到户项目,实现基础设施建设全覆盖,并提前疏理好易地扶贫搬迁等项目。要充分发挥互助资金作用,激发贫困户脱贫的积极性,彻底解决贫困户因发展生产缺资金的困难;引导组建10个“合作社+农户”模式的种养植服务合作社,鼓励更多贫困劳动力从土地中解放出来外出务工;对贫困村长期不能外出的劳动力,主动引导成立百家劳务承包服务公司,不断增加贫困户收入。要全力推进“带薪在岗实训+创业”计划,2017年计划合作开办20个“扶贫拉面店”,42个贫困村的2000多名建档立卡贫困户在“扶贫拉面店”店开展“带薪在岗实训+创业”培训,计划利用4年时间,使贫困村实现“百村百店”的目标,增加群众入股型收入和工资性收入,使“带薪在岗实训+创业”不断提档升级并延伸产业链。同时,加强贫困人口培训工作,已请省农口方面的专家学者,对化隆县700百余家种养殖合作社的带头人进行管理运行方面的培训两期;根据建档立卡贫困户的培训意愿,委托有资质的培训机构,今冬明春在化隆县各乡镇分别举办挖掘机、驾驶员、电焊工、烹饪、刺绣等为主的实用技术培训班,逐步实现培训一人,输出一人,脱贫一户的目标。

此外,还将充分发挥扶贫园区在精准脱贫工作中的平台作用和集聚效应,全力打造和建设实施拉面扶贫产业园、民族服饰扶贫产业园、卡力岗生态养鸡扶贫产业园等,增加就业岗位,提高贫困户收入水平。完善扶贫资金管理办法,加强扶贫专项资金的稽查、监管和使用,强化扶贫专项资金的监管力度,严格落实项目资金公示公告制度,确保扶贫专项资金的绝对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