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区县招商 产业园区 企业选址 优惠政策 新闻中心
地理国情普查见证青海大美——青海省第一次全国地理国情普查见闻

夏日的青海美不胜收,地理国情普查鏖战正酣。我们深入青海普查生产一线,见证了青海测绘地理信息人挥汗如雨、无私奉献的奋战场景……

平安 作业室里的忙碌

我们来到位于千年古驿平安县的平安饭店,来自青海省第一测绘院的地理国情普查小组成员就在这里住宿。一进宾馆房间,叠得整整齐齐的床铺、电脑、各种地图扑入眼帘,俨然一个移动的普查作业室。电脑前,是严肃的神情、专注的凝视、忙碌的身影。

每个房间都张贴着普查小组成员的房间号、名单及联系方式,显示这个小组共有21人,其中6名内业编辑人员、11名外业核查人员和4名司机。墙上还贴着一张作息时间表,表上显示他们每天清晨7时起床,一直忙到晚上23时。和队员们聊天才知道,他们起床的时间是固定的,但凌晨1时还没休息已成家常便饭。

平安县地理国情普查工作涉及769.15平方公里,包括3个镇、5个民族乡、111个行政村。普查对象包括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要素,如地形地貌、植被覆盖、水域、荒漠与裸露地、交通网络、居民地与设施、地理单元等。项目技术负责人张永明对记者说:“作业员来这里已经两周了,每天都坐在房间里对平安县各个片区的影像图进行内业解译。外业人员每天都要去野外进行调绘,有时候一天要步行将近200公里,早出晚归,十分辛苦。由于平安县近几年发展较快,城镇面貌有了很大变化,而卫星影像图是2012年的,导致外业核查工作量较大。”

无论是奔波在外的外业队员,还是整天在旅馆里对着电脑解译图斑的内业人员,长时间连轴工作,对身体和心理都是巨大的考验。内业编辑人员黄晓慧、何生娟告诉记者,由于时间紧、任务重,大家都放弃了双休日和休假。她们的孩子都很小,只能在繁忙的工作之余用电话和孩子说上两句。

大通 大山深处的跋涉

在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宝库乡孔家梁附近的崎岖山路上,我们看到青海省基础地理信息中心的一支普查小组正在进行外业核查。这里位于达坂山腹地,山高水深,地形复杂。我们和小组长兼司机兼外业核查员陈林攀谈起来。他们天不亮就起床,开车到达作业地点,迅速开始外业核查,每天都是在翻山越岭、长途跋涉中度过的。

带队的王来强对我们说:“当前的作业点宝库乡是大通县离西宁市最远的一个乡,为按时完成普查任务,我们每天8点半准时开始工作。宝库乡地理要素复杂,外业核查难度很大,每天要翻好几座山头采集数据,晚上还要整理数据样本。休假大家基本都不敢想,仅大通县地理国情普查全部完成就要到2015年,不能耽误全省理国情普查项目进展。”

王来强说,为了保质保量完成任务,他们按照《地理国情普查质量管理办法》《地理国情普查生产进度管理办法》的要求,对生产进度及成果质量进行控制,确保项目顺利推进,目前已完成内业解译48幅、外业核查10幅、一级检查7幅。

门源 花海中的幸福

门源回族自治县是北方小油菜发源地,素有“门源油,遍地流”的美誉,是全国乃至世界最大的小油菜种植区,这里的百里花海闻名遐迩。

在连绵起伏的达坂山脚下,首先映入我们眼帘的是身穿警示服、手持调绘平板的普查人员,他们的身影在蓝天白云和绿色草地的映衬下格外醒目,青海绘源龙图科技有限公司外业技术负责人李廷海和同事们正在进行外业遥感解译样本采集。

李廷海介绍说:“我们此次承担的是门源回族自治县8乡4镇共计约6381平方公里的地理国情普查任务。这里地形复杂,高差悬殊,测量面积大,平均海拔高,最高达5000多米,天气多变,给外业样本采集带来很大难度。但我们克服各种困难,坚持走到、看到、记到,加班加点、保质保量完成每天的工作任务。目前已完成全县基础资料、部分专业资料收集分析及外业样本数据采集,样本库正在建设中。”

当我们问每天置身在花海中辛苦工作有什么感受时,李廷海黝黑的脸庞绽放出笑容。他说:“一看到大山深处美丽的风景,我就觉得幸福与满足,那是不可预约、不期而遇的美丽。它是我们工作、生活中的快乐源泉。”

尖扎 黄河边的严谨

我们来到尖扎县,这里是农牧混合地区,山高谷深,旅游景点多,地物复杂。在清清的黄河水边,一小片一小片的麦子正在收割,与山地、林地、草地、菜地纵横交错,这给普查增加了极大的难度。

青海省地理国情普查工作技术组成员、省基础地理信息中心副主任王苑告诉我们,针对这里地形地物的复杂多样性,中心先后多次派作业人员对尖扎县康扬镇和其它乡镇进行样本采集、外业核查及全县国情要素调查。通过核查,掌握了尖扎县主要的地类类型。他们在普查工作中采用内外业一体化的作业方式,选调经验丰富的骨干作业人员,按照内业判读、外业核查、内业补绘的工艺流程实施。外业采用安装了普查软件的平板电脑,替代传统的纸质图,能快速采集样本、编辑调查数据、整理照片信息,不仅减少了内业整理工作量,还保证了外业调查成果客观可靠、精准统一,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在普查现场,我们见到一位年轻女孩,她叫李琳,是一名内业编辑人员,她为什么要到外业现场呢?我们一问才知道,为了确保内外业紧密衔接,中心规定内业编辑人员绘制出第一张图后,都要随外业队员一同核查,将影像图和实地情况认真对照,以利于快速准确进行图斑判定。测绘队员的严谨由此可见一斑。

这次地理国情普查一线采访让我们更加透彻地了解到,有这么一群测绘地理信息人,他们舍小家为大家,用智慧、青春、汗水致力于摸清大美青海的地理家底,为这片土地更加富饶、美丽默默奉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