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区县招商 产业园区 企业选址 优惠政策 新闻中心
报告深读:新丝绸之路上的青海机遇

新丝绸之路经济带,是在古丝绸之路概念基础上形成的一个新的经济发展区域,包括西北五省区和西南四省区市,东牵亚太经济圈,西系欧洲经济圈,被认为是“世界上最长、最具有发展潜力的经济大走廊”。今年,青海继续在公路、轻轨、铁路、机场上大做文章,开启青海交通新格局。由此,必将带动青海经济大发展——

公路——服务我国西部西三角经济区

【报告摘登】“公路建设要适度超前”的理念,力争实现“三个基本、两个突破”,基本实现高速化公路通市州、二级以上公路通县区、硬化道路通乡镇,高速公路里程突破3000公里,二级以上公路里程突破1万公里。

【背景回放】在青海,经常能看到这样的风景照片:一条笔直的公路伸向云端。

2014年,以通玉树高速化公路基本建成为标志,我省高速化公路突破2000公里,我省初步形成了以西宁为中心、连接4个市州、辐射东部周边和柴达木循环经济试验区的高速公路骨架(除黄南、果洛外),全面建设覆盖全省主要城镇、延伸乡村、内外畅通的公路运输体系。

【报告深读】省交通运输厅介绍,今年,我省将继续完善交通基础设施网络:西宁南绕城、茶卡至格尔木、牙什尕至同仁、花石峡至大武等高速公路将陆续完工,果洛藏族自治州、黄南藏族自治州将告别没有高速公路的历史;加快推进西宁至塔尔寺、隆务峡经循化至大力加山高速公路;开工建设扎麻隆至倒淌河段高速公路,全面开工建设大通至小沙河一级公路等6个新建项目;建成国家西宁客运中心站;建设曹家堡保税物流园区等;各州府所在地建成二级以上客运站、东部区县城汽车站全部改造为二级以上客运站,确保全省交通运输“十二五”规划目标圆满完成,全省公路通车里程达到7.5万公里。

展望未来,省人大代表、省交通运输厅厅长韩建华说,完善我省路网体系是要实现从“走得了”向“走得好”转变,并借助出省通道,主动融入到兰西经济区、关中经济区、成渝经济区,服务我国西部的西三角经济区。

轻轨——缓解交通压力、提升城市形象

【报告摘登】今年,我省将推动西宁轨道交通前期工作取得积极进展。

【背景回放】2014年初,西宁市“两会”抛出一个重磅消息——西宁将建轻轨!时任西宁市发改委主任的宋晨曦介绍,西宁轻轨1号线试验段的线网规划工作已结束,规划将交由相关部门审批。

4月,都市报从西宁市发改委了解到,除试验段外,轻轨1号线正式开建时间尚未确定。6月,西宁市首次向社会公示“轨道交通建设规划及网线规划环境影响评价信息”。

【报告深读】西宁人期盼轻轨。省政协委员、青海大学省情研究中心的李臣玲认为省会城市、作为我省唯一适合宜居的大城市,西宁承担着服务全省的重任,随着人口和汽车保有量的增加,现有的交通基础设施已跟不上城市发展需要,而轨道交通能有效缓解人口与交通资源、汽车与交通设施的压力,为西宁市“治堵”发挥积极作用,还将提升城市形象,带动旅游发展,拉动周边地区经济发展。同时,也反映出西宁经济实力在提升,市民需求在提高,是城市综合实力的表现之一。

高铁——开启青海旅游3.0时代

【报告摘登】铁路建设要乘势而上,基本建成格敦铁路青海段,加快建设格库铁路,全力争取西成铁路开工。

【背景回放】2014年西宁至格尔木铁路新关角隧道开通运营、新建兰新高铁西宁站动车组投入运营,格尔木至库尔勒铁路开工建设。

省旅游局局长徐浩说,如果把西宁机场建成通航作为青海旅游的1.0版本,它拉近了青海与外界的距离,实现青海旅游的起步,那么,旅游2.0版就是以高速公路建设为标志的,方便快捷的出行方式让青海旅游实现腾飞。现在,高铁时代的来临则使青海旅游进入3.0时代,旅游应该结合生态立省的理念,打造升级版,实现更高水平上的跨越式科学发展。

【报告深读】今年,我省将基本建成格敦铁路青海段,加快建设格库铁路,全力争取西成铁路开工。意味着兰新铁路、青藏铁路、格敦铁路、格库铁路、西成铁路串联成的网络,将逐步使我省成为连接我国东部与西部、西南与西北、内地与边陲的交通枢纽,形成连接周边省区以及西北通往华中、华东、西南地区乃至中亚及欧洲各地的陆路铁路运输大通道,为促进我省资源开发和经济社会发展发挥重要支撑作用。

说到乘高铁旅游,省人大代表、海北藏族自治州州委书记尼玛卓玛信心百倍,“2015年,当乘坐高铁出行成为一种新时尚,我相信,海北旅游会更加红火,海北农牧民的日子会更加红火!”

机场——拉动投资增长、推动产业结构调整

【报告摘登】机场建设要大力推进,确保花土沟机场正式通航,果洛机场完成校飞,祁连机场和格尔木机场二期主体完工。

【背景回放】2014年,德令哈机场通航,西宁机场对外口岸建成投入使用,花土沟机场校飞,我省“一主六辅”的机场格局已建成。

【报告深读】进入2015年,我省机场建设将大力推进,确保花土沟机场正式通航,果洛机场完成校飞,祁连机场和格尔木机场二期主体完工,青海湖机场和久治机场前期工作取得积极进展,“一主八辅”的机场格局已形成。

在省政协委员、青海民用机场有限责任公司党委书记巴麻仁欠看来,机场是民航业发展的基础,而民航业的发展将为高端服务业发展打下基础,这表明,机场的建设和发展,将拉动我省投资增长,推动我省产业结构调整。此外,在服务“走出去、引进来”战略中,加强我省与外省及国外的交流与合作,扩大对外开放,促进资源开发的同时,带动当地旅游业发展。“机场建设,尤其是支线机场建设,将成为机场所在地的一大发展机遇,对推进区域经济发展、改善民众生活水平,增进民族团结进步,有效应对突发灾情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新丝绸之路上的遐想

借助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的东风,民革青海省委提出了“尽早将格尔木的区域战略上升为国家战略”的建议。民革青海省委认为,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为格尔木带来了极大的发展契机,将大大提升格尔木的战略价值,使其“东进、西出、北上、南下”国家的交通枢纽地位突出,尤其是格成铁路、格库铁路的建设,将形成格尔木综合运输大通道和综合交通枢纽地位,实现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及周边区域交通的互联互通,壮大和发展格尔木盐湖化工、油气化工、金属冶炼、农副产品加工等产业,加强民族融合,提高民众生活水平。

“高铁开通了,坐着高铁来我家吧!”高铁开通首日,一位来自海北藏族自治州的村民立即发出邀请,邀请省内外游客乘坐高铁去门源赏油菜花。去年夏天,这位村民开起了家庭宾馆,他坚信,高铁会给他拉来一车又一车的生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