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区县招商 产业园区 企业选址 优惠政策 新闻中心
我区县级市医院、卫生院发展状况、问题及建议

统计报告第[2017]152号县(市)级医院是临床治疗型医院,是老百姓看病的主要场所,是临床疑难常见病、多发病以及急危重病人的救治中心,是农村三级医疗网络的龙头,其目标任务是保证“小病不出县(市),大病才去大医院”。新医改明确要建立以县级医院为龙头,以乡镇卫生院为骨干,以村卫生室为基础的三级医疗辐射网络。县级医院除了承担对危重病人的治疗和抢救,还将承担对乡村卫生机构的业务技术指导和培训。卫生院是我国农村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份。所担负的功能与单纯的医院所担负的功能不同,它除了提供基本医疗服务任务外,还要提供预防保健、健康教育、康复等综合性服务;另外,受县级卫生行政部门委托,要承担辖区内公共卫生管理,负责对村级卫生机构技术指导和对乡村医生培训等。卫生院服务机构,可以为居民提供低价、就近、方便、快捷的医疗卫生服务,分流常见病、轻微病病人,进而实现有限医疗资源的最大化合理配置,真正解决居民看病难、看病贵的难题。一、我区县级市医院、卫生院发展现状根据城市年报数据表明,2016年末,我区县(市)级医院、卫生院数为331个,比2015年的308个增加了23个,增长了7.47%。医院、卫生院床位数13339张,比2015年增加了273张,增长2.09%。医生数(执业医师+执业助理医师)为9853人,比2015年增加了304人,增长了3.18%。注册护士为8438人,比2015增加了184人,增长了2.23%。从以上数据看,医院、卫生院个数的发展速度远远快于床位数、医生数和注册护士数的发展速度。二、我区县级市医院、卫生院存在的问题在解决看病贵、看病难的医疗困境上,县级市医院、卫生院被普遍寄予厚望。但是,却面临着“路很近,心很远”的尴尬境地。大医院里病人摩肩接踵,而县级市医院、卫生院却门可罗雀,原因大致有以下几点:1.缺钱、缺资源。县级市医院、卫生院的资金来源多是财政性投入与营业性收入相结合。由于资源短缺而在硬件设施、医疗设施、人员配备等方面捉襟见肘。2.缺人才。好的医生大多集中在大医院,造成了大医院“病人等医生”,而县级市医院、卫生院是“医生等病人”的迥异局面。有患者一语道破就医心理:“庙小不可能有大菩萨,看病还得到‘三甲’!”老百姓不愿去基层医院看病,关键是医疗水平低下,缺乏高素质的全科医师。3.缺信任。在患者固有的就医观念里,已对大医院形成心理依赖。最主要的原因是人们对县级市医院、卫生院的能力仍存顾虑。三、我区县级市医院、卫生院发展建议1.加强全科医生的培养,调动医生积极性。针对全科医生匮乏的问题,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大力培养全科医生。改变高等院校只注重专科医生培养,而不注重全科医生培养的局面,把全科医生的教育和培养作为一项重要任务,进行长远规划,以适应服务发展的需要。(2)建立全科医生的培训机制。为了适应全科医生的培养,国家有关管理部门可以规定基层医务人员到上一级医院定期培训,并以制度化的形式将定期培训确定下来。进一步完善卫生机构内部运行机制,加强全科医师人才培养,短期速成和集中脱产学习方式相结合,系统地、全面地学习全科医学知识,并广纳人才,以提高基层的整体素质。(3)组织大医院的医生支援县级市医院、卫生院,为基层医院提供服务或技术支持。大医院可以定期派专家对基层进行指导。同时,还可以组织基层医院的医生到大医院学习,建立大医院和基层医院信息交流的平台,帮助县级市医院、卫生院的医护人员提高技术水平和专业技能。2.将富有经验的退休老医生返聘至县级市医院、卫生院,以充实基层卫生服务队伍。3.提高县级市医院、卫生院的服务质量。(1)提供特色服务。县级市医院、卫生院服务具有广泛性、高质性、便捷性、经济性等特点,其发展对于加强老年病、慢性病的防治、康复保健、妇女和儿童保健等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应该发挥自身优势,在服务内容和方式上,积极推行多样化和主动性的服务。尤其是对多病、行动不便的老人,应该尽可能做到随传随到、上门服务,使老人能够享受到方便而低廉的医疗服务。(2)提供预防、保健、康复、健康教育等方面服务。可以改变居民的疾病意识,可以使居民走出有病才到医院治病的误区,使一些处于亚健康的居民,在较方便的情况下,就可以享受到家庭医生、健康咨询、个人健康顾问等医疗保健服务,避免病重才到医院看病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