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区县招商 产业园区 企业选址 优惠政策 新闻中心
浅析近年来内蒙古四上企业就业人员的变动情况

统计信息第[2017]352号随着内蒙古经济社会的发展以及城镇化水平的不断提高,近些年,我区就业人员特别是城镇地区就业人员持续增加,就业规模不断扩大。2010年,全区就业总人数为1184.7万人,其中城乡就业人员分别为465.2万人和719.5万人,二者之比为0.64:1。到2016年,全区就业人员增加到1474.0万人,比2010年增加了289.3万人,城乡就业人员分别为720.7万人和753.3万人,二者已经十分接近,且城镇就业人员增速明显快于乡村,三次产业就业结构逐步优化,基本形成了三一二的就业格局(2016年三次产业就业之比为40.1:15.9:44.1)。不过,我们也发现随着近两年我区经济增速的放缓以及化解过剩产能等政策的深化,传统产业受影响较大,尤其以第二产业更为突出,采矿业、制造业和建筑业就业人数从2014年以来持续减少,波及其上下游多个产业,直接导致全社会就业总量增速下降,特别是城镇地区的就业规模扩张缓慢,甚至收窄。按照制度要求,我们对全区所有成规模、重点的行业企业进行分季度全面调查,包括规模以上工业、限额以上批发和零售业、限额以上住宿餐饮业、有资质的建筑业、重点服务业和全部房地产企业,涉及16个行业(不包括农林牧渔业、金融业和公共管理业)超过1.1万家企业(简称“四上企业”),这些企业是我区容纳就业的重要力量,从中可以反映出我区全社会城乡间、企业间变动的趋势。一、就业人员持续减少,减幅放缓2014年,全区四上单位就业人员为205.7万人,2015年减至196.5万人,同比减少9.2万人,减幅为4.5%,2016年就业人员减至190.5万人,同比又减少6万人,减幅3.1%,减幅收窄1.4个百分点。从表1分季度数据也可以看出,2016年各季度与上年同期相比,平均每个季度人员减少均在7万人左右,而到了2017年前两个季度,同比平均仅减少2万人左右,就业人员的减幅正在放缓。二、就业减少人员集中在城镇地区我区四上企业中,城镇就业人员明显多于乡村,城镇就业人员占85%以上,城镇就业人员的变动情况影响了全部单位人员的变化趋势。从表1可以看出,2014—2016年,全区四上企业中城镇地区就业人员累计减少了14.7万人,减幅为8.3%,乡村就业人员累计减少0.5万人,减幅1.7%,就业人员减少的情况集中在城镇地区。三、各类规模企业就业人员均在减少,中型企业减幅最大分企业规模看,吸纳就业人员最多的是中型企业,其次为大型企业,小型和微型企业虽然数量众多,但吸纳就业的能力仍然偏弱。 就业人员减少最多的是中型企业,2016年与2014年相比,累计减少了8.5万人,减幅为11.4%,大型企业累计减少了2.6万人,减幅4.2%,小型和微型企业分别累计减少4.4万人和0.3万人,减幅分别达到7.3%和3.5%。四、预计2017年就业情况稳中向好随着我区产业转型升级步伐的调整,以及煤炭、钢材、有色金属等大宗商品价格持续走高,我区第二产业整体升温,就业形势逐步好转。从全区2017年一、二季度四上企业数据情况看,就业人员减幅明显收窄,二季度同比仅减少1.2万人,特别是大型企业就业人员同比已经增加。纵观全区,我们认为目前我区就业的利好因素仍然存在,对下半年及2018年的就业走势有着积极的影响。一是煤炭、焦炭、钢铁等重点产品量价齐增,拉动传统优势产业就业增长;二是呼和浩特地铁、和林机场、“呼张高铁”等一批重点项目陆续开工建设,对建筑、制造、交通运输等行业就业有着带动作用;三是2017年是自治区成立70周年,一定程度上刺激了旅游、文化娱乐等行业发展;四是我区制定出台多项就业创业政策,“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热情逐步高涨,拉动就业的能力逐渐提升。 表1:2014年—2017年2季度全区四上企业分规模分城乡就业人员变动情况表 单位:万人 合计 #大型 #中型 #小型 #微型 城镇 乡村 城镇 乡村 城镇 乡村 城镇 乡村 城镇 乡村 2014年报 205.7 176.3 29.4 62.6 56.3 6.3 74.7 63.8 10.9 60.1 48.3 11.8 8.6 8.3 0.3 2015.1 179.0 151.1 27.9 58.1 51.6 6.5 59.4 49.9 9.5 57.1 45.3 11.8 4.4 4.3 0.1 2015.2 194.0 167.6 26.4 61.3 56.1 5.2 67.1 57.9 9.2 60.7 48.9 11.8 4.9 4.7 0.2 2015.3 200.6 174.2 26.5 60.9 55.6 5.4 73.8 63.8 10 56.8 45.9 10.9 9.1 8.9 0.2 2015年报 196.5 167.4 29.1 61.6 55.4 6.2 67.6 56.4 11.2 57.3 45.9 11.4 10 9.7 0.3 2016.1 171.6 145.5 26.1 55.3 49.9 5.4 57.3 47.4 9.9 50.8 40.3 10.5 8.2 7.9 0.3 2016.2 185.3 158.9 26.4 59.8 54.6 5.2 64.1 53.6 10.5 52.7 42.5 10.2 8.7 8.2 0.5 2016.3 194.3 167.5 26.8 59.7 54.4 5.3 70 59.5 10.5 55.3 44.8 10.5 9.3 8.8 0.5 2016年报 190.5 161.6 28.9 60 54.5 5.5 66.2 54.4 11.8 55.7 44.4 11.3 8.3 7.9 0.4 2017.1 168.1 141.2 26.9 55.3 49.9 5.4 55.4 45.1 10.3 49.5 38.8 10.7 7.9 7.4 0.5 2017.2 184.1 156.5 27.6 62.11 56.9 5.2 62.1 51 11.1 52.1 41.1 11 7.8 7.5 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