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区县招商 产业园区 企业选址 优惠政策 新闻中心
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 推进呼包鄂协同发展取得新成效

───前三季度呼包鄂地区经济运行情况分析统计报告[2017]131号呼包鄂城市群位于自治区中西部腹地,是华北和西北经济圈的结合部,自然资源丰富,区位优势明显,战略发展地位突出,是全区经济、政治、文化发展的核心区。近年来,自治区高度关注呼包鄂地区的发展,出台了一系列发展规划政策。借国家新一轮西部大开发战略和“一路一带”战略春风,依托自身资源禀赋和区位优势,呼包鄂地区经济逐步摆脱结构转型升级带来的阵痛,走出了一条“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之路,区域经济一体化态势更加明显,协同发展和辐射能力持续增强。一、 今年前三季度呼包鄂地区经济运行情况经济总量持续扩大。前三季度,呼包鄂三市地区生产总值合计达到8768.35亿元,占12个盟市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超过一半,为57.0%。其中,鄂尔多斯市GDP总量居各盟市之首,为3441.12亿元;包头市居第二位,为2990.23亿元;呼和浩特市居第三位,为2337.00亿元。呼包鄂三市不但经济总量排在全区的前三位,增速也处于全区前列。其中,鄂尔多斯市GDP增速位列全区首位,同比增长7.2%,快于全区2.2个百分点;包头市和呼和浩特市GDP分别同比增长6.6%和6.2%,分别位列全区第三位和第四位。工业支撑作用依然明显。经过多年的发展,呼和浩特已形成了乳业、电力、石油加工、生物制药等支柱产业,包头形成了钢铁、铝业、装备制造、电力、稀土及煤化工六大支柱产业,鄂尔多斯则形成了煤炭、燃气、电力、化工、石油加工及炼焦、冶金、纺织和汽车制造等支柱行业。呼包鄂三市工业发展水平较高,支撑作用依然明显。前三季度,呼包鄂三市工业增加值累计实现3593.37亿元,占12个盟市工业增加值的比重为53.7%。呼包鄂三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分别同比增长4.0%、6.0%和6.8%,分别位列全区第四位、第三位和第二位。投资、消费并驾齐驱。前三季度,呼包鄂三市500万元以上项目固定资产投资总额达到6829.67亿元,占12个盟市合计的比重为54.2%。其中,鄂尔多斯市投资总额为2746.37亿元,位居各盟市首位;包头市投资总额为2719.95亿元,位列全区第二;呼和浩特市投资总额为1363.35亿元,位列全区第三位。呼包鄂地区消费市场保持活跃,前三季度,三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合计为2769.98亿元,占12个盟市社零总额的比重为54.1%。其中,呼和浩特市、包头市和鄂尔多斯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分别为1129.63亿元、1079.34亿元和561.01亿元,分别位列全区的前三位。投资和消费这两架马车并驾齐驱、动力十足,“双引擎”共同拉动呼包鄂地区经济快速发展。财政对全区贡献作用突出。前三季度,呼包鄂三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合计为681.89亿元,占12个盟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的比重达59.7%。其中,鄂尔多斯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320.22亿元,占12个盟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合计的比重为28.1%,接近三成;呼和浩特市和包头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分别为191.91亿元和169.77亿元,分别位列全区第二位和第三位。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前三季度,呼包鄂三市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完成25254元、29789元和26275元,分别位列全区的第四位、第一位和第三位。分城乡情况来看,呼包鄂三市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完成32762元、33480元和31779元,分别位列全区的第二位、第一位和第三位;农村牧区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为10696元、11138元和11242元,分别位列全区的第五位、第四位和第三位。二、呼包鄂地区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总的来看,呼包鄂地区经济社会保持了快速发展的势头,现已成为内蒙古最具活力的城市经济圈,是内蒙古经济增长的火车头和助推器。但与国内其他城市群相比,呼包鄂经济发展上还存在一些问题,不容忽视。(一)多项经济指标增速有所放缓虽然呼包鄂三市多项经济指标总量居全区前列,但多项主要指标增速出现不同程度的下滑。前三季度,呼包鄂三市地区生产总值分别增长6.2%、6.6%和7.2%,比今年上半年分别回落1.1个、0.9个和0.3个百分点,呼、包两市比上年同期分别回落1.6个、1.0个百分点,鄂尔多斯市与上年同期持平;三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分别增长4.0%、6.0%和6.8%,比今年上半年分别回落1.2个、2.3个和1.2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期分别回落5.5个、2.8个和1.7个百分点;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下滑最为明显,呼和浩特市同比下降5.7%、包头市同比增长6.7%、鄂尔多斯市同比增长2.7%,比今年上半年分别回落22.2个、8.5个和5.3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期分别回落23.2个、8.3个和8.3个百分点。(二)产业结构调整、转型升级步伐不快虽然经过多年的发展,呼包鄂地区产业结构有所调整,但产业结构单一、层次不高的现状没有得到根本改变,转型升级的步伐不快。2016年呼包鄂地区三次产业结构由2015年的3.0:45.9:51.1转变为2.8:45.1:52.1,第三产业比重仅提高了1个百分点,而全区提高了2.1个百分点。另外,从全区六大支柱产业来看,前三季度,呼包鄂地区传统的能源工业、化学工业保持了较快增长,而新型行业中的高新技术业同比下降了27%,绿色农畜产品加工业仅增长1%。(三)创新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R&D经费支出占GDP比重是国际通用的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自主创新能力的重要指标。近年来,呼包鄂地区科技投入逐年加大,创新能力稳步提高,科技水平和创新能力明显高于全区平均水平,但与全国其他经济圈相比,明显处于落后状态。2016年,呼包鄂地区R&D经费支出占GDP比重的为1.10%,虽然高于全区0.31个百分点,却低于全国0.98个百分点,与邻近的京津冀经济圈相比,足足相差2.2个百分点。(四)协同发展的意识仍需进一步加强虽然在呼包鄂地区在协同发展上做出了一些工作,但一体化进程较为缓慢,均“各自为政”,真正的合作项目不多,核心定位不明确,也缺乏共同培育统一市场的全局观念和推进一体化进程的有力措施。更为关键的是多数项目引进和建设只从本地情况入手,未形成统一的市场大格局观念,存在趋同形象,造成一定的恶性竞争,未能发挥出优势互补的特点,严重影响整体竞争力。(五)辐射作用亟需进一步增强呼包鄂地区作为拉动全区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已成为全区经济增长排头兵,但着眼整体,其经济辐射作用并没有真正得以发挥,对周边地区的拉动作用不强,即使是呼包鄂三市仍有经济发展相对落后地区,经济发展、人民生活等多项指标低于全区平均水平。三、促进呼包鄂协同发展的几点建议新形势下,呼包鄂地区经济发展将面临诸多挑战,深度合作,协同发展更加重要。呼包鄂地区要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充分利用区位、资源、人才、科技和政策等优势,加快推进区域协同发展,发挥辐射带动作用,促进经济社会平稳健康发展。(一)加强顶层设计,完善协同发展机制为加快呼包鄂地区协同发展,自治区出台了《呼包鄂协同发展规划纲要(2016-2020年)》,各级各地要结合自身实际,出谋划策,不断完善协同发展相关体制和机制,并切实强化组织落实。加强顶层设计和顶层管理,站在全区乃至全国的高度,以项目建设为抓手,合理布局,避免重复建设、不良竞争。建立统一的政策机制,强化融合、共享,加强交流合作。(二)以产业发展引导,合理优化配置资源充分发挥呼包鄂各地自身优势,以需要侧为导向,加强三城市间分工协作,产业错位发展,形成区域间协同发展和上下游联动机制,建立优势互补、配套协调的产业分工体系,形成大格局。合理优化资源配置,强化管理,发挥各类园区的载体作用,统一规划开发区、高新技术园区等各类园区建设,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园区,大力推进园区整合发展,适当提高开发区集中度,避免恶性竞争。找准定位,以呼市为中心,建设绿色农畜产品加工基地和高新技术、电子信息、生物制药等产业集群;以包头为中心,建设新型有色金属生产加工和现代装备制造基地;以鄂尔多斯为中心,建设清洁能源输出和现代煤化工生产示范基地。同时,要加大科研力度,积极创新,不断挖掘适合自身发展、辐射带动性强的新增长点。(三)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构建一体化地区服务体系加快推进区域互联互通的综合性基础设施建设,搭建一体化的公共服务平台,以同城化、网络化、便捷化为目标,逐步建立统一的基础设施管理体系和信息共享平台,实现区域公共信息资源共享。以医疗卫生、教育文化、就业创业和社会保障等方面为重点,推进基本公共服务无差别化。(四)加强协同合作,加快推进区域经济一体化要加强区域协作,通过城乡一体化、城市圈、城市群的方式统一规划,明确各自城市功能定位与发展分工,特别要推进中心城市发展,强化其增长极作用,促使其尽快发展成为具有较强辐射带动力的城市,不断提高集中度。建立区域间信息共享机制,充分发挥各类组织的作用,推动形成区域间、城市间多层次的合作模式。促进三市产业互动互补,市场互融互通,基础设施共建共享,加快推进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的新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