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区县招商 产业园区 企业选址 优惠政策 新闻中心
霍林郭勒市积极构筑循环经济产业集群

霍林郭勒市依托煤炭资源优势和产业基础,立足煤,超越煤。坚持走煤电网铝加资源转化、综合利用、循环发展的新型工业化道路,积极实施能源就地转换,构筑局域微电网,全力建设铝产业基地,打造铝精深加工、粉煤灰综合利用等循环经济产业链条,实现资源利用生态化、工业建设新型化,经济社会运行质量和效益持续提升。

2016年,该市共确定自治区级、通辽市级重大项目13个。1—9月份,累计完成投资102.38亿元。其中,自治区级重大项目完成投资98.9亿元,完成年度计划的98.4%;通辽市级重大项目完成投资3.48亿元,完成年度计划的57.1%。工业项目共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82.7亿元,同比增加22.2%,额度及增速位居通辽市第一位。

不断壮大煤电铝产业链,推动主导产业集聚扩张。霍林郭勒市在全面落实供给侧改革中,因地制宜,因势利导,在去产能上做好“加法”。通过推动煤电铝一体化发展,铝产业链条延伸升级多元,实现煤炭转换企业与煤炭生产企业纵向紧密合作。2016年,力争实现煤炭就地转化达到80%以上,电力消纳达到80%以上,原铝就地转化达到50%以上,推动产能优势转化为产业链竞争优势。“十二五”期间,累计实施工业重点项目148个,现代服务业重点项目146个,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到69户,限额商贸企业达到62户。煤炭产能3340万吨,火电装机412万千瓦,原铝产能168万吨,铝后加工产品120多种。工业比重由58.8%上升到61.8%,煤炭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由33%下降到9.5%,电力、原铝及铝后加工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由27%上升到51%。主要经济指标高速增长,经济总量平均增长11.6%,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步入全区十强。“以煤发电、以电炼铝,以铝带电、以电促煤”的霍林河循环经济产业模式持续探索。

不断完善配套产业链条,初步形成循环经济共生网络。该市按照“企业小循环、产业大循环”发展思路,全面构建以循环型工业为主体、循环型服务业为辅助、循环型农业为补充、全社会资源循环利用体系为基础的循环经济发展格局。打造区域微电网,实现“风光火”同步发展。锦联172万千瓦、金源口10万千瓦火电机组,大唐、京能风电,竟日、欣盛、露天煤业光伏电站运行良好。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