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辽市深入贯彻落实自治区“8337”发展思路,充分依托煤炭、风能等优势资源,着力构建“保障首都、服务华北、面向全国的清洁能源输出基地”。
近年来,该市风电建设方兴未艾,光伏发电、生物质发电破题起步,能源生产结构得到进一步优化。据统计,2013年该市煤炭产量为5697.1万吨,同比下降11.7%。截至去年底,电力装机总量达到845.1万千瓦,其中可再生能源装机占电力装机总规模比重达46.9%,远远高于全区25%的平均水平。全市并网电量达到293.49亿度,同比增长8.9%,其中风电同比增长57.06%、光伏发电同比增长12%,可再生能源发电占到总发电量的22.44%。
目前,该市已完成清洁能源输出基地建设发展规划初稿。规划到2020年,全市电力装机总量达到4828万千瓦。其中,风电装机2280万千瓦、光伏装机100万千瓦、火电装机2438万千瓦;煤制气生产能力达到40亿立方米;风电供热面积达到500万平方米。届时,全市可再生能源电力装机将达到2390万千瓦,占全市电力装机总规模比重49.5%,几近半壁江山。
该市风电装机规模虽然位列自治区前茅,但本地消纳能力不足、输送通道有限。扎鲁特旗是国家级风电供热试点地区,该旗一期工程于2013年11月底投入运行后,年可节约标煤1.1万吨,年可减少排放烟尘105.4吨、二氧化硫180吨、氮氧化物170吨、二氧化碳2.7万吨。目前供热面积达到40.1万平方米,是全国面积最大的风电供热项目。
该市把风电输送通道建设列为重中之重。开鲁至科尔沁风电500千伏送出工程项目作为全区第一条专送通道,已于去年9月开工建设。该项目线路总长73.9公里,投资4.39亿元,截至去年底已完成投资5800万元。与此相连接的科尔沁至新民500千伏风电专送通道,目前也已完成可研审查并开展前期工作。该市加快推进风力、光伏、风光互补和天然气项目,重点建设开鲁至科尔沁、科尔沁至新民500千伏风电输送通道,年内清洁能源发电量将突破70亿度,构建起火电、风力、光伏和生物质发电多点布局、多元消纳的能源开发利用格局。(李玉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