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东市通远堡经济开发区位于丹东凤城市通远堡镇,处于丹东市与本溪市的结合部,通远堡镇1956年被国务院批准为建制镇,1994年被确定为国家小城镇建设试点镇,1995和2000年分别被辽宁省政府授予辽宁省小城镇建设与经济发展试点镇。2009年9月成立丹东市通远堡经济开发区。
通远堡,2万年前的旧石器时代就有人类在这片热土上繁衍生息,山龙洞遗址目前古迹尚存。通远堡历史上又称为铜羊堡,相传两只金光闪闪的铜羊从东山的一座古墓中走出,到湖边喝水,后不见踪影。当地百姓为纪念此事,修建一座庙宇,将此地改名为铜羊堡。铜羊堡交通发达,修有驿站,从辽东都司(驻辽阳)到九连城的交通线上就建有驿站,元朝称龙凤站,明朝改称通远堡,意思是从这里可以通向远方的朝鲜半岛、日本群岛。
一、自然条件概况
1、地理位置
丹东通远堡经济开发区处于丹东市与本溪市的结合部,东与弟兄山镇接壤,西与四门子镇为邻,南靠刘家河,北接本溪市草河口镇,交通、商贸业辐射弟兄山、草河口、草河掌、刘家河、四门子、青城子等十余个乡镇。内有纵贯南北的沈丹高速公路、沈丹公路(国道304线)、沈丹铁路、沈丹客运专线(在建)和横跨东西的张庄公路(省道203线)穿越,距沈阳桃仙机场110公里,丹东机场100公里、海洋红亿吨大港120公里,构成了丹东地区乃至全省最便捷的交通运输网络,凭借独特的交通区位优势以及随之而来的人流、物流优势和周边地区丰富的硼铁、煤炭、建材等资源优势,逐渐成为丹东北部地区经济、交通、商贸、教育、医疗、文化中心。
2、地形地貌
通远堡经济开发区属丘陵地区,镇域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山岭耸立,群山环绕,平均海拔180米,境内有大小山峰几十座,西北部的大黑山,山高林密,海拔892.9米,为全镇第一高峰。
3、水文
通远堡经济开发区境内有大小河流12条,总流域长度84.5公里。其中最长、最宽的是草河,全长22公里,日径流量达到7000立方米,山羊峪河是第二大河,总长11公里,径流量5000立方米。镇内有小河流10余条,总长度51.5公路。
4、气候
通远堡经济开发区属温带湿润性季风气候,雨量充沛,日照充足。全年无霜期160天,最高气温34.9度,最低气温-32度,年均气温8度。年均无霜期160天,年降水量868-1236毫米。
5、自然资源
全镇总面积179.8平方公里,有耕地2.18万亩,其中,水田2000亩。境内森林资源丰富,有林面积16万亩,森林覆盖率70%。红松林4万亩,其中,25年生以上成林红松1.1万亩,还有落叶松4万亩,年木材采伐蓄积8600立方米,出材量6880立方米。镇内矿产资源丰富,已探明储量和有开发价值的有石灰石、硫化铁、铁、硅石、重晶石、页岩、蛭石等10余种,其中,铁矿储量402万吨,含铁37.36%;石灰石储量1.5亿吨;页岩储量300万吨。
二、人口与社会事业现状
通远堡经济开发区辖9个建制村、3个社区委员会,总人口近4万人,其中,农业人口1.8万人,流动人口6千人。
通远堡经济开发区是丹东市北部教育中心,全镇形成了重教育、重知识的文化氛围。镇内有小学11所,教师209人,其中大专55人,学生人数2202人。初中一所,教师总数170人,一级职称59人,二级职称24人。高中一所,是凤城所有乡镇中唯一设有高中的地区,教师150人,高级职称14人,学生2180人,每年为大中专院校输送大量人才。
通远堡经济开发区是丹东市北部地区的商贸物流中心,通远堡经济开发区内设有大型市场三个,农贸大市场、商业步行街和富民大市场;全镇共有工商业户2206户,其中个体工商业户2013户(包括农贸市场1100户),工业企业163户(其中500万元以上规模企业22户),产业活动单位30户。一、二、三产业比为5:70:25。通远堡经济开发区是丹东市北部的物流中心,镇内建有一个龙达物流和十余个配货站。
通远堡经济开发区是丹东市北部的建材中心,2个水泥厂,1个粉磨站,年产水泥70万吨,6个白灰加工企业,年产白灰20万吨,满足了丹东及沈阳建材市场水泥、白灰的需求。通远堡经济开发区现有闲置厂房8处,占地面积共约13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6万平方米。其中镇属两处,占地面积1.6万平方米,建筑面积4千平方米。
通远堡经济开发区是丹东市北部的医疗服务中心,凤城市第二医院坐落在通远堡。占地面积17890平方米,住院部床位150张,职工人数178人,其中高级职称1人,中级职称23人,初级职称115人。
通远堡经济开发区是丹东市北部的能源中心,建有一次变电站1个,二次变电站2个,现供电负荷达到2万KVA,供电半径小,电力充沛。通远堡经济开发区建有自来水站一个,每天供水2500吨,满足镇内居民和工业用水。
通远堡经济开发区是丹东市北部的宗教中心,凤城市双泉寺坐落通远堡镇老堡村,相传唐朝李世民东巡,路过老堡,发现这个地方风水非常好,就在此建了一座娘娘庙,香火一直延续到明朝,朱棣皇帝在永乐十八年又建了一座大雄宝殿。乾隆皇帝在乾隆十八年来东边道狩猎,到寺庙里休息喝水,发现寺里有两口泉水,水质清洌甘甜,就将寺庙赐名为“双泉寺”,又将寺庙扩建,从此香火更加旺盛和灵验,一直护佑着全辽东地区的百姓,后来寺庙毁于文革中。双泉寺重建于2006年,是一个由僧人独立管理的佛教寺院,占地36亩,现有建筑面积1200平方米,包括一座100平方米的娘娘殿,一座500平方米即将全部完工的大雄宝殿,另外还有僧舍多间、斋堂、念佛堂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