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调研了解到,作为产业发展升级的空间载体——产业园区,近年来因各地争相上马四面开花,然而不少却已处于“摞荒”状态。如何通过重新规划布局使之再现生机,是摆在各地政府面前的一项重要改革发展任务。
――部分产业园区发展“先热后冷”
位于沈阳辽中县的沈阳近海经济区管委会门前,一只振翅欲飞的金色凤凰鸟雕塑格外醒目。管委会门前的展示墙上,有制作精美的经济区规划发展的主导产业介绍和规划图。然而,现实却令人担忧。
辽中县经信局2014年底发布在“辽中经济网”的一份《辽中近海工业新城汽车产业园发展建设情况》中显示,沈阳钧翔专用车有限公司投资8亿元、用地200亩的年产1万台专用车项目,一期已经竣工。然而记者近期在现场看到,大片的空地上,建成的一处厂房无人看护,有的门窗已破损。在斜对面的沈阳营口港物流公司,四层高的办公楼只留有一个看守的老人。他说,这家物流公司建成五六年了,但一直没有营业。
成立于8年前的这家省级经济开发区,规划总面积668平方公里,距母城沈阳45公里,距营口港69公里,一小时经济圈覆盖鞍山、本溪、抚顺、盘锦、辽阳等八大重工业城市。然而,这处曾被认为是“钻石节点”的处于中心位置的产业新区,现状显然与预想相距甚远。
在营口盖州市的北海新区,记者看到了类似的景象。2014年4月在此处开工奠基的辽宁中国科技五金商贸城,原计划投资50亿元,打造“工贸结合、前店后厂”。记者2015年11月5日在这家号称占地1000多亩的这家商贸城建设工地上看到,只有两座低矮的门房,以及矗立在中间的一个“中国科技五金城”的标志牌,身后则是茫茫的一片空地。
由于“重量轻质”,产业园区在规划布局上存在布点过多过急,产业选择也难以科学合理。在辽宁中部数个城市的60多个产业园区中,有12个规划发展装备制造业,有11个规划发展冶金、铸造产业,产业结构趋同。
“过去我们城市只有我们一家产业开发区,现在几乎每个区都有一两个。项目没拉来多少,人倒是越来越多。”辽宁西部某市一处省级开发区的官员对记者说。这个省级开发区所处的地市,经济并不发达,但各类概念的产业园区也几乎每个县区达到两处。
――聚“水”成池一些园区走出发展新路
记者调研中了解到,许多以“自上而下”模式发展的产业园区,多属于行政加力助推,缺少市场的自发性动力,往往经历“雷声大雨点小”的发展轨迹,最后曲高和寡陷入困境。相反,那些先有产业支撑和生产要素积聚,再“顺水推舟”筹建产业园区的发展效果则好得多。
德国宝马汽车集团2002年进入铁西开发区投资,随着在中国业务的不断发展,2010年6月,开始投资建设铁西工厂。2012年,宝马的发动机厂、研发中心也落户铁西。研发中心的500名科研人员也已经招聘完成,是宝马在全球唯一一个本土以外的研发中心。2014年,中央明确提出在沈阳建设中德两国合作的一个产业基地。于是,2014年8月,沈阳中德产业园正式启动。
先有雄厚的产业基础,再顺势建设产业园区,使得产业区的建设取得实效。沈阳铁西中德产业园区副主任张宝军介绍,目前,中德产业园区内,有来自德国、日本、加拿大、美国等9个国家共计48家世界500强企业入驻。产业园区也体现出更强的龙头带动作用,目前在沈阳经营的半数约60家德资企业,尤其是汽车机械、制药、电器等生产制造型企业纷纷落户沈阳铁西。
有了雄厚的产业基础,再加上积极不断的体制机制改革,才能为产业园区发展增添不竭动力。
本溪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副主任李乃涛说,本溪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立足打造“中国药都”,近年来在选人用人机制方面进行了有益探索。为进行专业化招商和专业化服务,目前开发区招商局的35名干部及工作人员,半数以上是从药科类大学引进的专业化人才。人才引领为开发区的发展打开新路。目前开发区已吸引上海医药集团、修正药业、华润医药等大批知名药企前来投资,而且沈阳药科大学、中国医科大学、辽宁医药大学也分别在此建立主校区或分校区,为此地的药企提供大量的后备人才队伍。产业、人才的集聚互动,使这个开发区的经济实现共生融合发展。
――梳理整合产业园区须重新合理布局
记者调研了解到,产业园区过多过滥的状况已受到关注,一些园区的成功做法也让人们受到启发,辽宁的一些地市已开始主动研究梳理整合并重新布局产业园区。
沈阳经济区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刘始杰、辽宁省信息中心副主任姜健力等业内专家建议,未来产业园区的发展要避免一味追求总量和速度,要更加重视和强调内涵式、质量型和效益型的发展模式。
一是对产业园区进行全面重新评估。建议采取政府部门主导、社会专业机构参与的办法,对产业园区进行一次全面系统的调研评估,摸清底数、评估效果、查找问题、调整提升发展思路。结合全球产业发展趋势,立足区域经济结构调整进行重新规划布局。
二是以市场为主导,加快探索产业园区管理体制机制改革。产业园区是开发性的建设主体,要求具有高效灵活的管理体制支撑。然而,目前不少地区仍存在领导体制不规范、放权不到位、选人用人机制不灵活等问题,制约了产业园区的发展。产业园区建设的投入与产出要形成良性循环,必须坚持市场主导。在开发区建设中可以引入公私合建模式,政府在前期征地拆迁和基础设施建设方面上可以更多主导;而在招商引资方面,可以更多采取市场化模式引入专业化的招商团队。
三是建立科学考评体系。围绕功能定位、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引进、城镇承载力、单位土地面积投资强度、财税贡献率、政府负债等指标开展常态化、制度化考评、约束和督导,增强产业园区集聚度和关联度。坚持功能定位互补,加强产业链条协同发展。
四是设立产业园区投资发展基金。资金短缺是制约产业园区发展的瓶颈之一。省市政府可以先拿出一定资金作为引导性资金,吸收社会资本组建若干基金,用于支持产业园区建设和发展。
产业园区的建设也需要有形建设与无形建设相结合。“东北不少地方习惯于发展‘园区经济’,热衷于建产业园区来招商,依靠土地和税收优惠来吸引投资。”辽宁大学经济学院教授林木西说,面对“互联网+”,政府宜重视发展“平台经济”,通过网络平台为实体经济插上“翅膀”。